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风窗》2014,(16):10-10
<正>这些年来,法官离职的大潮一直没有遏制住。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公布,众多法官对未来5到10年的改革充满了期待,一些原本打算辞职的法官,也多处于"观望"状态。我的多个法官朋友都说,"再等5年看看。"近期,在多轮公开和不公开的热烈讨论之后,最高法终于公布了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法院人事制度改革是其中一个重点,法官的权责、待遇、晋升等等方面,有望改善。然而,还是有法官等不及了。北京一个法官在改革纲要发布后仅10天,  相似文献   

2.
郭杰优 《法制博览》2022,(14):112-114
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法官惩戒委员会,作为我国法官惩戒制度中法官责任追究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负责对法官违反审判职责的行为提出审查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在整合相关意见与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出台了《法官惩戒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对于法官惩戒工作进行系统规范.但是新制度总是有其不完善性以及实际运行中的困境,因此在分析法官惩戒...  相似文献   

3.
丁琴 《法制博览》2015,(1):100-101
作为审判机关,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法官是司法运行的人力基础,人民法院应以审判为中心,确保法官在法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保障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全方位对司法制度作了谋划和部署,并提出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目标,建立分类科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让法官享有应有的职业尊荣,有助于法官回归职业本源,使我们可以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更加接近"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本文主要从改革的意义、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的角度对此次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法庭教育是指少年刑事案件中,少年法庭法官对未成年被告人,在有罪宣判后进行的教育。解构法庭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感化、挽救少年被告人上的作用。少年法庭的法官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法官、心理医生、导师的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对法庭教育设置阶段和内容等若干问题的反思与讨论,提出了适应少年审判实践和少年法庭法官使用的法庭教育语言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晓莲 《法制博览》2024,(9):118-120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对于巩固法官员额制,完善法官职业化、精英化的配套措施——法官助理制度变得格外重要。本文创新提出设置初级、中级、高级法官助理成长的培育环节,进一步细化法官助理培养制度,完善业绩管理和晋升考核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法官助理培养体系;进行分级别管理以及分阶段培养,打造“法官养成”模式;进一步细化法官助理的参与审判工作方式和内容,助力其学习积累审判工作经验,为遴选精英法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叶竹盛 《南风窗》2012,(2):36-37
在实际操作中,法院辖区的户籍人口是确定法官编制的首要指标。但是在类似东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数往往占了总人口很大的比例,根据户籍人口所确定的法官数量无法应对日益增多的案件。有一种状元叫做"办案状元"。郑州市金水区法院的"办案状元"郑文文法官靠下面这组数字走上了"状元之路":"郑文文结案情况:2007年,164件;2008年,177件;2009年,273件;2010年,332件;2011年,截至目前收案561件,结案95%。"  相似文献   

7.
叶竹盛 《南风窗》2014,(11):28-30
<正>如何使法官身份符合"职业特点",使司法活动回归审判规律,这无疑是新一轮司法改革要回应的关键问题之一。"法官,是一个让我困惑且充满魅力的词汇……但当提起笔想探究一下中国法官的真正含义却备感困难。"一位获得审判资格已6年多的法官,在追寻自己所属群体的身份意识时产生了困惑。在哈姆雷特似的"留下还是离开"的自我追问中,他用相对隐晦的方式表达了选择留下的人将要面对的挑战—"要接受科层制下的晋升体制,要靠结交和利用体制内的朋友获得稀缺的上升空间。"他对法官身份意识的困惑与追问  相似文献   

8.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选拔和任用法官上显现出较为随意的弊病,我国也没有建立严格科学、规范有序的法官管理制度,于是导造成现有的法官队伍人事源头复杂、素质良莠不齐,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司法腐败倾向。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执法人的工具,如若执法者无知、盲从、不专业,那么司法权力的神圣纯洁性就会变质。也因此,公众和社会对法官的威信失去尊重,对法律的效力失去信任。建立和完善一套既适应我国的实际,又与世界通行做法相一致的法官选任制度,以迅速提高我国法官队伍素质,提升法律的公信力,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朱珍华  王雪珂 《法制博览》2013,(10):215-216,187
司法公正是人类永恒不懈的追求。而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关键在于构建以法官独立为核心的现代化法官制度。同样,我国要建立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法官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社会阶段下我国法官独立制度的现状、原因以及法官独立制度对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力图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为我国法官独立制度的进步与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燎原 《南风窗》2014,(17):24-25
<正>在新一轮司法改革已经启动的当下,法官腐败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做出决定,撤销原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院长李和鹏"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李和鹏是河南首个"全国模范法官"。此前的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以受贿罪、贪污罪、诈骗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李和鹏有期  相似文献   

11.
王亚卓 《法制博览》2022,(15):132-134
审执分离、执行机构改革是推行司法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索民事执行体制改革的路径,通过体制改革促进权力的高效运转,以权力的高效运转来破解"执行难"难题.本文通过介绍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和运行现状,阐述公正与效率和"法官责任制"与"行政化"管理模式两组对立统一体在民事执行权中的博弈过程,分析"法官责任...  相似文献   

12.
《工会博览》2004,(21):73-73
日前,北京市高级法院正式发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当事人及其律师相互关系的六条禁止性规定,以遏制法官审理过程中的钱权交易,构筑法官和当事人及其律师问的“隔离带”,还司法公正。法官只要违反“六条禁令”之一者,将给予撤职或开除等严厉处罚。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民事案件中法官泄露当事人隐私问题,分别从心理学以及法律法规等视角分析,承办法官应尊重案件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依法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鉴于法官泄露案件当事人隐私屡见不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防范化解对策与建议:法院加强对法官进行有关保护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教育培训;法官放低姿态,树立依法保护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意识;法院应依法严肃处理泄露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法官;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当事人应及时联系案件承办法官止损。  相似文献   

14.
<正>干练的短发、快言快语、春风般的笑容,这是记者见到她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基层民事法官,我深知,自己在整个法治建设中就是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滴水藏海,只要有心,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法治的光芒。"说这些话时,虽然没在法庭上,但办公桌前的刘黎仍旧散发出公正的光辉。作为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里的骨干,刘黎承担了大量涉外、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在她看来,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法官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法官。  相似文献   

15.
杜高峰 《法制博览》2013,(3):135-13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作为党的一项基本方略写入宪法。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有政治素质好、道德水准高、业务知识熟、执法事业心强的执法者,否则再好的法律也会因为执行不好而形同虚设。人民法官作为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行使国家审判权,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制约着执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形象的好坏和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因此法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治尊严至关重要。因此应规范和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树立法律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安庄  何晓峰 《法制博览》2015,(3):152+151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要求,司法改革要实现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则对我国的法官独立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仅对中国的法官独立原则适用存在的问题障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基层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自1987年9月开始,一直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已经有23个年头了。作为我国第一代从事少年审判的法官,我有幸经历了我院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开始建立到全面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我眼中,少年法庭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就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初生赤子慢慢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学者型法官就能不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学者型法官,只不过是专业知识更丰厚一些,人格却不见得更高尚,学者型法官和一般法官相比,腐败的可能性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陈丹 《法制博览》2015,(6):270+24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随之拉开序幕,加强司法责任制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心。而司法责任制的关键在于法官责任制。虽然我国的法官责任制不断致力于绩效激励和提高司法公信力之间寻求有机平衡,但其本身仍然存在不足。通过层层分析法官责任制的现实缺陷,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中国的司法制度能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杨光志 《法制博览》2009,(20):37-37
很久以前,一个人偷了一袋洋葱,被人捉住后送到了法官面前。 法官提出了三个惩罚方案让这个人自行选择: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葱;二、鞭打一百下;三、交纳罚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