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到那个以盗尸起家的巧伪人德纳第先生时说:“世界上有一种人就象虾子似的不断地退向黑暗。”这样的人“闻尸味而垂涎,以偷盗为胜利”,“鬼鬼祟祟,却一身都是胆。”  相似文献   

2.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读雨果的《九三年》可以感受大革命的暴风骤雨、血雨腥风,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则可认识法国革命前的政治,而这往往是被人所忽略或遗忘的.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法国大文豪雨果曾预言欧洲总有一天要实现统一。他说“这一天终将来临,这一天,法国、俄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欧洲大陆所有的国家,在不丧失你们各自特性及你们光荣个性的同时,在一个高级的联合体中重铸……”  相似文献   

4.
巴黎专电 驶离高速公路,间着麦黄和翠绿迎面而来的是田野迷人的恬静。放眼望去,塞纳—马恩省的沃土上处处闪烁着现代农业的成熟之美。雨果笔下的“变幻的锦缎”已出落为盛装:几十年来法国农业经营规模的改换与领土整治同步进行。“农民”这个饱含乡土气息的称呼如今在法国已经很少听到了。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躯体总是以惹人厌烦告终。除思想以外,没有什么优美和有意思的东西留下来,因为思想就是生命。”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说过:“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古往今来,真正有力量,有作为的人,都是有思想的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只能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他活着,除了金钱之外,不会知道  相似文献   

6.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相似文献   

7.
王军 《瞭望》2005,(27)
当雨果的《向拆房者宣战》来到中国的时候,巴黎古城的改造者奥斯曼却成为国内城市长官效仿的对象。北京与巴黎这两个世界文化城市在演绎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新德里专电翻开中外文学名著,不管哪朝哪代,都不乏这样的描述,戚容满面、乳房枯瘪的母亲,抱着新生的婴儿泣道:“我拿什么来养活你呢!”不要以为这早已是雨果和狄更斯笔下的往事,或是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南部落里的孤立现象。不,今天哭泣的已不只是一个个贫妇,而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我们只能有一个的地球,她已经病体支离、精疲力竭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来自世界50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近代欧洲的一些经典作家,如雨果、歌德、托尔斯泰等,都非常推崇中国文化。歌德就曾讲过这样一个中国故事:“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处中很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俩不得不在同一间房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他说的故事虽然比较简单,情节也有点变异,但我们读采仍感到十分亲切,这与春秋时代柳下惠“坐怀不乱”有关。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作为历史美谈,后被用采泛指心地纯洁的人在男女关系方面正大光明。歌德对这个故事十分赞赏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  相似文献   

10.
坚守善良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是善良。有了善良,人类才会和动物不一样;一旦抛弃了善良,人很可能就会如猛虎,似豺狼,没有慈悲,没有友爱,没有真情,甚至连一些动物都会有的怜  相似文献   

11.
薛涌 《瞭望》1989,(10)
建筑,在西方社会中一直广泛地吸引着文化界和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一些社区的公共住宅设计方案,往往要经过该社区的公民投票才能决定;一些著名的文化巨子,则动不动就要对建筑大发议论,如歌德、雨果、丹纳、拉斯金等等;而那些建筑师们更是神气  相似文献   

12.
易杳 《瞭望》1994,(26)
世人眼中,那是永远都难以重现的灿烂辉煌。 法国大文豪雨果以惋惜、悲愤之笔写道:“只要想象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尽汇于其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掠劫,另一个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于是,刀光剑影、烈火硝烟之中,“万园之园”的一代皇家苑林颓然倾圮、消失,只留给后世几处残垣断壁、一片荒芜……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真理     
“道德是真理之花。”这句话,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的。他说得有道理。道德与真理,是不可分离的伴侣。从来没有没道德的真理,也不存在没真理的道德。真理,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她最集中地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最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道德的秘密是爱”,所以,为真理而奋斗,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爱的最高境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产党人,80年来的奋斗,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其实也是为真理,为爱而奋斗。他们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道德最高  相似文献   

14.
锦句     
《党政论坛》2014,(2):49-49
当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保持心境平稳,不受动摇,没有恨,不生不净烦恼,总是觉得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幸福的人们不免心狠!自己是多么满足!此外就一无所需了!当他们达到了幸福这个人生的假目的之后,竟把天职这个真目的忘掉了!——雨果《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一年,保定地区农村最先出现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新事物,至今已有五年。五年间,这里的七百万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新的发展。 高阳县蒲口乡一个普通农民家里,桌上摆着《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女主人一边奶着孩子,一边看名著。她叫杨艳芬,今年二十八岁,正在参加全国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学习。去年通过了哲学、党史考试,最近正准备参加外国文学考试。小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长期以来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报刊舆论,每当论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时,普遍都是把“快“字摆在“好“字的前面。但是最近一年多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两者的排序来了个颠倒,“好“字排在了“快“字的前面。不久前召开的十七大,“促进国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道德中,“忠”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要“忠”必然“公”。“忠”是为国之本,“公”是治国之本,而“忠”与“公”的实现则在于“义”和“廉”。“忠”与“公”属于理念的范畴,“义”和“廉”则属于实践范畴,如果说“胸怀天下,忠公为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义”和“廉”便是爱国主义行动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18.
“有位”与“有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有位”和“有为”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到底是“有位”才能“有为”,还是“有为”才能“有位”?意见常常莫衷一是。其实,这是个“说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如同争论世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有位”与“有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上下”、“左右”关系一样,你能说清哪个为先、哪个为后?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上”就没有“下”,同样没有“位”就没有“为”,没有“为”就没有“位”,二者相辅相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同时更加突  相似文献   

19.
1.“本体世界”是从“此岸世界”抽象出来的。传统哲学以彼岸本体世界为图景“设计”和“安排”此岸世界 ,试图建立“人间天国”,这种“违规操作”使它陷入空前危机。2 .“存在本体化”和“哲学本体论化”的深层根源 ,在于哲学思维方式沿用了从科学思维方式中异化出来的极端理性主义思维方式 ,导致哲学世界观要么指向极端“理性世界”,要么诉诸物性“经验世界”。 3.海德格尔所谓“被遗忘的存在”,其实是一个超越传统哲学视野的“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既不能从“神”,也不能从“物”入手 ,而只能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 4.哲学只有抛弃形而上学固守的神性本体世界 ,退出科学占据的物性经验世界 ,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才能进入自己的“世界”——那个科学无法“分割”、“量化”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古希腊,伴随奴隶制的产生,出现了城市团体“poliso”,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曰城邦国家。古罗马奴隶制的国家也叫城邦国家。一用“Civitas”表示,和希腊“Polis”相当;一用“respublica”表示。“国家”一词由法文“etat”,德文“staat”,英文“state”而来,而英文、法文、德文的“state”、“etat”、“staat”都来源于罗马语“status”(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