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爸和我     
老爸,20年前(也就是1978年)是河南省修武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我,则是20年后(也就是1998年)河南省修武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警察。老爸上班时步行去局里,他有一辆脚楼被磨成了古铜色套着人造革皮座套,除了铃不响其余哪都响的老永久,那是一辆公车,公车者,就是办公事时才能骑的车。因此我极少有机会享受坐在我爸公车横梁上的滋味,虽然那滋味并不太好受,但毕竟那是坐车不是走路。而同样是警察的我,有一辆属于我自己的建设雅马哈150,在我办公事的时候可以骑它,在我不办公事的时候一样可以用此交通工具带着我的女儿到大街潇洒走一…  相似文献   

2.
老爸回来了!他被当年的英属马来西亚殖民政府驱逐出境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从福建老家安溪回来了。回到居塞自从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政府允许他回来的那一天,我和弟妹们就盼望着老爸回到他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而老爸答应又答应,失约再失约,三催四请,说来又不来,他宁愿住在福建老家过粗茶淡饭的日子。这一回,在家人的千呼万唤之下,86岁的老爸真的回来了!老爸此番回大马,是为了编著家谱和修茸祖屋,还要为祖父扫墓。我首先陪他南下居銮,那是他刻骨铭心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在那里施展才华、艰苦创业,在那里养…  相似文献   

3.
他是我老爸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小易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来回揉着左右眼,心里正在犯嘀咕的时候,就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位老人,身体正倚着树干软软地向下溜。他喊了一声不好,就撇开车子救老人。此时,老人已经瘫坐在地,背靠大树,花白的头颅无力地歪向一边,双目紧闭,面部抽搐,两手哆嗦,小易一看这样,就知道老人和他死去的父亲一样患有心脏病,便心急火燎地在他身上的衣兜内翻开来。一般的心脏病患者,都在身上的某个衣兜内装着俗称“炸弹”的抢救药。毛手毛脚的越是心急,小易越是找不到药。他的身后,很快就围上了一圈看热闹的人。就在小易弯腰…  相似文献   

4.
说来惭愧,自己在作品中写过很多警察,但真正同警察打交道的情况好像一次也没有碰到过。书中有关警察的故事,几乎全都是采访来的。一直到了写《十面埋伏》时,才算正儿巴经地同警察打过一回交道。   那是一次解救人质行动。因为我在采访时曾向他们夸过海口,下一次如果有什么惊险任务时,一定叫上我,也好让我见识见识体验体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那次解救行动他们真的叫上了我。   大概是觉得新奇,当时我想也没想一口就答应了。等到了车上,看到刑警队员手里明晃晃的武器时,才渐渐意识到这可不是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出发…  相似文献   

5.
过节放假,我回家准备享几天清福。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就听爸妈屋里又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早已熟悉了这种声音的家人谁也没理会,只有嫂子对着我笑了一下,我知道不出三分钟我就会被叫去当糊涂裁判。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我国公安学历教育大发展时期的《公安教育》迎来了100期纪念日。1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阵痛,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在严峻的考验中得到了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屈指可数的几家行业教育杂志之一,也是我国公安教育部门和公安院校唯一的专业性教育杂志——《公安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容不断丰富,栏目不断更新,覆盖了我国整个公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在职培训,思想教育、专业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由双月刊发展为月刊,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迁进新校舍的时候,我曾亲手捆扎好《公安教育》,整整齐齐,从创刊号开始一本不缺。他们没有灰尘,只是纸页有些微黄。可能是出于职业的习惯吧,我总是无意识地把所有书报分类存放,且一定要排列叠放整齐。那些书报里满载的是我的生活,我的情感。因此,我倍加呵护,生怕哪一天他们会离我而去,连招呼也不打一声。他们确实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赋予我知识,拓展我的视野,丰富我的生活,陶冶我的性情。他们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在午后的阳光里激发着淡淡的幽香,在深夜的枕边伴我一起疲惫地睡去。有时,他们又会在我的脑海里一闪,相互碰撞着,产生灵光一现的…  相似文献   

8.
老爸行伍出身,戎马生涯近40载,十几年前被安置到城里的干休所休息。然而从进入干休所的那天起,老爸就没有真正地休息过。老爸闲不住。刚退下来那阵子,老爸经常参与干休所管委会的工作,筹建活动定室搬桌摆椅啦,清理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啦,研究离休干部门的各项活动安排啦,甚至吃完晚饭还接着开会,真比我们年轻人还忙。有时我们劝老爸休息一会儿,他总是说:“工作习惯了,闲下来怪不舒服的,再说,这也是发挥余热嘛!”随着干休所合类管理眼旁人围逐步配齐,想着艺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谁知他又在家中H辟了“发挥余辆”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9.
<正>相识是偶然,也是缘分。可能是与《公安教育》杂志有着特殊的缘分,我从基层派出所调到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出差去外地参加的第一个会议,就是1993年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由公安部教育局召开的《公安教育》杂志年会,那次会议给我留下了深刻  相似文献   

10.
光阴似箭,转瞬间,《人民公安》杂志从创刊、停刊再复刊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世纪,步入了“知天命”之年。我作为一名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参加公安工作、警龄与她复刊号“同岁”的忠实读者,那种特有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同它一样,难于言表。虽说二十几年过去了,可初次与《人民公安》打照面儿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五六月间,当时,我作为一名身着上白下蓝“五九”式老警服的新民警,偶然的机会,在我们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的办公桌上见到了一本刚刚出版还散发着一股淡淡油墨香味的《人民公安》杂志。信手翻…  相似文献   

11.
一、建议废止“公安干警”的称谓,使用“公安警察”的规范称谓 其一,“干警”一词系干部警察的简称。这一称谓似源于“文革”初期而沿用至今。1984年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派出所、看守所、刑警队、交通队属于职工待遇的民警统一转为国家干部。公安人员从此不复有干警之分。依照形式逻辑学的规则,无论称“公安干部”,  相似文献   

12.
有时两个人坐在厚厚的地毯上,翻阅着我珍藏的那期《人民公安》杂志,偶尔抬头相视一笑,愉悦的感觉顿时弥漫了周围的空间。不是所有的快乐都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从书柜里,我翻开尘封已久、已经发黄了的1985年第10期《人民公安》杂志,这是我一生的最爱。浏览着眼前这本杂志,我的思绪荡起了一波波涟漪,是这本杂志给了我爱情,让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时光倒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那时刚从学校分配到公安局工作,具体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13.
老爸茶     
正对一个地域的文化进行描述不应该是枯燥的理论写作,或者说,不能仅限于经院式理论的探讨。一个地域的文化是活生生的现实,是每一代人繁衍的经历,是每一天吃喝拉撒睡的积累并传承的结果。以海南的文化为例,细数起来,有不计其数的文化渊源被记载,今天依然在每一个人的行为中体现。若说全部表达,恐怕要以多卷本来阐述,因而此文只简单讲两点小小的表征文化,这表征文化更多地呈现于海口及周边市县,比如,老爸茶。  相似文献   

14.
<正>33年栉风沐雨,33年征途漫漫。《公安教育》已经出版了300期。她的成长壮大,浸透着刊物编辑老师的涔涔汗水,凝结着作者、读者的闪光智慧。《公安教育》的33年,始终坚持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为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宣传国家及公安部有关公安教育训练的政策精神,传播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先进经验,研讨公安教育训练的热点问题,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努力发挥宣传媒介作  相似文献   

15.
我常喜读书,却也因此平添烦恼。世上书籍林林总总,若要一一通读,全盘吸收,虽呕心沥血亦不可得。所幸,在苦于阅书无从甄选,几近厌倦后,终明白道理: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才须咀嚼消化。《公安教育》是值得咀嚼消化的书。如此评价,倒不全因我忝为公安教育工作者,职责所在,行须研读。弗·培根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我以为,“博彩”自不可取,“怡情”、“长才”则于己大有好处。读《公安教育》不失为“怡情”、“长才”之妙招。幽居独处时,沏一杯清茶,沉醉于个中篇章,读到妙处拍案叫绝,掩卷后思绪连连,不觉间又有所悟。…  相似文献   

16.
阳光老爸     
爸爸的气质一点一滴注入我生命,我一生的基调都是爸爸定的。南方的阴雨天,小马打着伞啃根油条去相亲。一位小官员看中他的小才气,有心介绍自己的老妹给他做老  相似文献   

17.
文守君 《人民公安》2012,(21):59-59
提起《人民公安》杂志,不禁让我想起一段心酸的往事:高三那年,我到邮局,看到《人民公安》这本杂志,出于对警察职业的好奇,我信手拿过来翻看一下子被其内容所吸引,毫不犹豫地从身上摸出仅有的钱,买下了我人生的第一本杂志。虽只一两元钱,但我家境贫寒,那是我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我享受了杂志带来的精神慰藉,也饱尝了几天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1)
正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时,断肠人洒落地球各角落人不知。朋友友情约稿清明追忆随笔!抛出一句:写啥你都说了算!这个时节、这个几乎被界定的主题,还是亲情在上,追忆自己父母!是啊!善情感的人类你活在哪一时段,不能忘却的就应该是自己老父老母。写些什么呢?几乎不愿去揭开的回忆,但却被人性的思维所左右。爸爸、妈妈!久违了最具穿透力的语言,你们匆匆抛儿女而去,让我这个女儿,坚强而善良在  相似文献   

19.
十年的历程,只是岁月短暂的一瞬,可她释放的能量,可与沧海桑田历经巨变创造的奇迹媲美。她那图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文章,以及那新颖的栏目,把读者的视线都吸引进了她敞开的心扉:“警官信箱”,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把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个读者的心坎里;“安全试验场”,散发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馨香;“安全指南”,教给人们如何停泊于幸福的港湾;“本刊特稿”,为世人树起了一面面旗帜;“晨钟暮鼓”,犹如警钟长鸣;“社会广角”,警示芸芸众生绕开暗礁。她凝聚了编辑们多少磨砺,多少心血,功勋卓著,气壮山河。金色的十月,丰收的十月,…  相似文献   

20.
张艳阳 《人民公安》2012,(20):58-58
《人民公安》已经在枕边陪伴了我20余年,除了妻子,只有它的“枕边风”吹得最多。当然。还要继续吹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