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来,东正教在政教关系层面具有"依附性"的观点一直为国内学界所认同,甚至已经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演化为解析当代俄罗斯政治生活的重要范式之一。但被学界泛化为解释工具的依附性政教关系,并非东正教之原初政治理念。东正教原初的政治理念缘起于拜占廷帝国,是由东正教的"出世性"价值取向所界定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尊崇世俗权威的表象之下,所彰显的是"教会-国家共同体"观念。与之相对,自彼得一世以来,俄罗斯东正教会更倾向于在行政意义上突显世俗权威的核心地位,进而使其政教关系陷入了某种依附性悖论:即教会对世俗权威的行政依附程度愈深,则对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感就愈加弱化。  相似文献   

2.
越南十八世纪作家邓陈琨的汉文乐府诗《征妇吟曲》是吸取中国文化的丰富养料创作成功的典型范例。 《征妇吟曲》是十七、十八世纪越南社会战乱及其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真实写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征妇形象;它从描写妇女悲惨命运、刻画女性细腻心态两方面开创了批判现实的越南古典文学之先河。 《征妇吟曲》的创作成功与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镌刻于作品中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的鲜明印记有力地证明:它是中越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欧亚大陆一直被地缘政治学家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霸权国家和谋取霸权的国家试图施展自身控制力的地区,而欧亚大陆中路地区更是在地理上和战略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寻找机会在该地区扩大影响,而"9·11"事件的发生和随后进行的反恐战争,使美国十分顺利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可以说这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巨大收获,但事实上,美国之所得又远远超越了地缘政治.  相似文献   

4.
叶江 《美国研究》2003,17(4):7-21
"安全困境"概念源自于霍布斯悲观的"自然状态"理念,自其运用于国际政治研究以来,不论防御性现实主义还是新制度自由主义,乃至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进攻性现实主义都承认它的真实性.但是,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可以通过"囚徒困境"博弈来解决"安全困境",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能部分地运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解决"安全困境",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则认为不能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解决"安全困境".进攻性现实主义强调在安全困境中国家不可能通过制度和合作,而只能通过主动进攻和扩张权力,乃至通过建立区域霸权来争取本国的安全.但进攻性现实主义却反对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因为该战略以建立世界帝国为目的,从而模糊了国家的安全目标,以致不利于美国在安全困境中谋求真正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与陆权属性形成俄罗斯地缘特征的不安全性。局部扩张和对外制衡,是俄罗斯国家对外目标的两个基本方面。以扩张为防御手段,是俄罗斯解决地缘开放性问题的传统方法。由于俄罗斯处于弱势大国地位,对外制衡成为其维护国际均势、利用均势机制维系国家生存与安全的必要手段。俄罗斯与外部世界处于程度较高的安全竞争之中,需要将大量的国内资源用于对外事务。在要素效率落后、经济资源不足的前提下,要求以集权式的社会(军事)动员体制超经济汲取社会资源,导致用于国内发展的资源受到挤占。加上集权体制对个人自由与创造性的压抑,发展的落后性将长期存在。而发展的落后性及安全环境的竞争性,又导致依赖通过局部扩张维持或扩大国家规模,以弥补经济资源的不足,并扩大防御纵深;通过对外制衡,维持国际均势结构,以维护国家生存与安全;通过集权体制以较高比例汲取社会资源并稳定国内秩序;从而出现安全逻辑结构的循环。地缘不安全与对外目标的稳定性,及其对集权体制的依赖,导致权威主义领导下的集体主义和契合对外扩张的救世主义思想,因仍具现实意义与思维惯性,而得以传承与存续。为了应对地缘不安全而形成的对外目标、动员体制、思想观念,因要素效率落后的传动机制,与发展的落后性形成互为因果、彼此强化的稳态循环,使俄罗斯的安全结构呈现出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复杂的时空变迁和外部力量的政治博弈之下,摩尔多瓦在独立以后长期面临民族认同和国家身份定位、“德左”和加告兹地区分离主义、国家治理能力弱等问题。受俄乌冲突影响,“德左”以及摩尔多瓦的经济社会形势雪上加霜。西方基于摩尔多瓦地缘战略地位上升大幅增加战略投入,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也加强与摩尔多瓦的合作,促使摩政府采取激进的政策,加速推进罗马尼亚化和去俄化,加快与欧盟和北约合作的步伐,导致摩政府与“德左”当局的关系以及摩俄两国关系持续恶化,摩尔多瓦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博弈的又一个“前哨”。俄罗斯、西方、乌克兰、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德左”各有利益诉求,摩尔多瓦以及“德左”的走向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内在俄乌对峙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在“德左”及摩俄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看这种风险呈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朋友和同行冯绍雷教授请我谈一谈我对俄罗斯"中国年"的想法,对此我欣然应允。3月26日,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两国领导人——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讲话中强调了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意义,强调了两国人民命运和两国主要发展目标上的历史共性。实际上,正是两国领导人自己提出了举办这种大规模活动的倡议。中国艺术家们在克里姆林宫剧院的大型演出,成为中国音乐、舞蹈和杂技艺术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真实展示。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范围来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各国都认识到大学不仅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储备库 ,也是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把发展高等教育看作知识经济的驱动器。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 ,规模来看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精英型、大众型、普及型三个阶段。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丁·特罗教授指出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 2 0岁 )入学率在 15 %以内为精英型的高等教育阶段 ;15~ 5 0 %为大众型的高等教育阶段 ;5 0 %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现在 ,日本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 ,其入学率达到了 46 % ,18~ 2 1岁人口中有…  相似文献   

9.
正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缘环境和地区格局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抓住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大力推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进程,积极融入国际与地区经济金融体系,使经济长期保持近10%的年均增长率,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并在2010年首次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开始积极融入并参与建设东亚地区经贸合作机制,一举改变了东亚区域经济由美国长期主导的尴尬局面,一跃  相似文献   

10.
韩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兼谈韩国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经验●王留栓韩国发展高等教育应该从1948年算起,但是它还可追溯到1886年5月31日由一位美国牧师之妻史克兰顿(M·F·Scranton)在汉城创办的“梨花学堂”——韩国著名私立高等学府梨花女子大...  相似文献   

11.
在很长时期内,泰国是个石油净进口国。落后的能源工业很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十几年来,世界石油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泰国的政治和经济。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政局异常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几乎回到五十年代的水平。严重依赖外国石油的危害性日益明显。虽然近年来在拓展能源工业方面有所进展,但能源结构的脆弱性远未消  相似文献   

12.
同样是执政联盟失去2/3多数国会议席的优势,但2008年3月8日大选后,马来西亚却没有像1969年大选那样爆发种族暴力冲突.本文以比较的视野,在回顾1969年"513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维持局势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原因."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朝野斗争非常激烈,政治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缅甸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从三十年代开始,稻田面积不断增加,因此,大米出口也随之增加。农产品出口是缅甸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五十年代,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其中大米一项就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米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百分之四十以上。 当前,农业在缅甸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其产值约占国内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国家认同问题上面临着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的困扰。在共时性层面,俄罗斯需要在同周边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动态互动中形成内部的统一;在历时性层面,俄罗斯需要克服传统的"路径依赖",重构历史观念。俄罗斯国家认同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它所赖以维系的国家意识形态被抽离,但是地缘政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一方面,地理观念作为国家认同的知识传统和基础,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记忆不可分离,基于地理的领土扩张是俄罗斯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另一方面,苏联解体所导致的地缘政治巨变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后苏联空间的不断侵蚀,导致地缘综合征在俄罗斯社会的蔓延,从而促进了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出现了大量的地缘政治话语,反映了它在国家、地区和世界三个层面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和追求。俄罗斯在国家层面所致力确认的身份,是一个通过传统价值凝聚起来、具有独特性的完全的主权国家;在地区身份的塑造上,俄罗斯不再追求以前的"主宰性"角色,而是试图确立自己的"主导性"地位,将后苏联空间纳入其势力范围;在全球身份的追求中,俄罗斯希望成为大国协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并不挑战现行的国际秩序,而是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作为加强认同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动员工具,地缘政治具有对抗性与零和博弈的特点,其负面效果显而易见。从传统的观念和当代的现实来看,俄罗斯无法摆脱"地理的诅咒",迷失在地缘政治中也许是俄罗斯的宿命。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赓续与繁衍,需要继承前人的遗产,更需要创新。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在摄取、继承和改造儒家文化,成功地实现儒学与现代化的结合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元田永孚的“保教”、“立教”论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日本被迫打开国门。于是,西方文化浪潮开始猛烈冲击以儒学为主体的日本传统文化。一批仁人志士首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继而,又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艺术即“技术”),“器械艺术取于彼,仁义忠孝存于我”的思想对待西方文化。元田水孚作为传统派的代表,极为主张在教育主导思想上保持儒教主义。明治12年(1879年)元田著《教学大旨》指出:“专访西洋教育而尚智识才艺,视道德仁义为固陋”,是必须克服的不良“世风”。他利用任天皇侍读一职之便,借天皇名义,将其设想化为现实。他组织编写的《教育圣旨》、《幼学纲要》,劝诫学于奉“孝行”、“忠节”之“德”。其内容大多来源于《论语》为主体的儒教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特区建设问题上,陈云的思路十分清晰:一是特区要办;二是要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这一思路从始贯终,没有变化。既有政策操作方面的意义,也有方法论层面的意义。这一思路也是中央领导集体在20世纪80年代举办经济特区,探索路径中的共识。没有邓小平的积极倡导和全力支持,经济特区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是不可能的。陈云强调不断总结经验的...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应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邀请,2007年8月9日,印度尼西亚国防部国防战略司总司长丹迪·苏森托(MG.Dadi Susanto)上将对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进行了访问,并做了题为"区域安全观与中国-印尼国防合作"的学术报告,对印尼在21世纪的国防战略做了系统阐释,并对中国与印尼之间的防务合作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世纪的交替,暨南大学走过了风雨沧桑的95年历程.在这充满科技和人才激烈竞争的21世纪,暨南大学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华侨最高学府的优势,学校在2001-2015年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方针,突出"侨"字特色,力争把我校建成"侨校+名校"的国内知名大学.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信息综合中心,是一所面向21世纪的国际都市的综合信息中枢,是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而建成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中心设施。它的建成不仅活跃了大阪市立大学广泛的信息交流,而且为发展国际化的大阪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亚洲价值"被吵得沸沸扬扬,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被认为是东亚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却让"亚洲价值"顷刻之间容光尽失,人们又把导致危机的一切弊端的发端指向了"亚洲价值".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对"亚洲价值"的讨论也已经冷却了许多.本文试图对"亚洲价值"在危机之前和之后的不同遭遇作出分析,并从历史的纵向的视角对"亚洲价值"进行再考察,提出"亚洲价值"的扇形分布结构图以及可分解的、有容纳性的、流动的"亚洲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