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历史上,佛教和道教财产一直归属于寺庙宫观等佛道教组织,寺院宫观等宗教组织的法人地位不仅得到其内部宗教教义的确认,也得到了政府的默认或者确认,从而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确立了宗教法人制度。同时,除一些家庙或乡村小庙之外,寺院的基础和重心在于僧人的集合体——僧团,因此,应当将寺庙宫观等宗教组织定位为社团法人而非财团法人。  相似文献   

2.
加强宗教工作法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宗教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趋势下宗教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云南是一个宗教类型多、分布广、宗教信仰颇具特色的边疆民族省份,宗教工作法治建设情况特殊、任务繁重。基于云南宗教工作实践研究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法治建设问题,无疑有助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3.
法人实在说为法人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说,但对法人的运作、法人的消灭等问题却无法进行解释.拟制说虽为法人侵权中的两罚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却在根本上否认了法人的侵权行为能力.无主财产说为法人破产制度,受益者主体说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管理者主体说为法人治理结构也都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证明.所以,对于法人本质问题应当持开放的态度,以利法人制度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学术使命决定大学必须自治,而大学自治的法律基础在于大学学术法人制度.我国应以学术法人制度为核心,构建大学自治的法律保障体系:一是要明确大学的公法人地位,赋予大学公权力与公义务以及相应的自治权;二是要构建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要制订和完善大学章程;四是要落实大学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5.
宗教活动场所是当代宗教信仰的发生地,是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场域,也是宗教问题和宗教矛盾的多发地。做好宗教场所治理,影响社会治理大局,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总结研究我国宗教场所治理重点难点,是坚持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现有和谐政教关系的需要,也是提升政府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水平与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宗教场所治理重点应集中在权属保障、教职人员齐整、财务有序、商业开发、佛道场所的仪式仪轨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是我国独特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仅包括公益类的事业单位,也包括监督管理类和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这种独特的单位制度是符合我国历史发展和行政建制的,对其改革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法人制度解决,更不能以所谓财政负担和人员臃肿为出发点设计相应改革方案。其改革应该基于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事业单位性”和“法人性”进行,前者决定了其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后者决定了其独立性。以法人理论思考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改革是其法理所在。  相似文献   

7.
于绍莉 《工会论坛》2002,8(2):21-22
加强法人治理结构条件下的职代会建设 ,应依法调整、规范职代会的职权 ,充实新的内容 ,拓展新的领域 ,还要善于处理变化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制度规范建设是宗教中国化制度保证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制度建设必须以“五大认同”为纲,进一步坚持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法治认同的原则,实现宗教建筑的中国化、宗教活动仪式的中国化、宗教理论发展的中国化、宗教思想的中国化、宗教文化的中国化以及宗教队伍的中国化。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制度规范建设,必须着力推进宗教教义建设的制度化、场所建设的制度化、戒律体系的制度化、团体职能的制度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背景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就现代国家建设而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意味着必须反对宗教“逆中国化”“去中国化”,反对宗教极端化、政治化。与此同时,宗教必须坚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程同频;在路径选择上要保持好常量,挖掘好存量,阐释好变量,做到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宗教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我国是由坚持无神论的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国没有信仰宗教的公民远远多于有宗教信仰的公民,所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保障公民宗教自由方面面临着更为特殊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因此需要在法制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来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本文通过探讨在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现状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的困境,为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提出法制建议,以全面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本文认为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从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进一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结构等8个方面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宗教和法律是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解释,有各自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宗教工作法治化能有效地协调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对宗教及宗教工作的认识、有关宗教事务的立法、宗教管理体制、宗教工作队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了宗教工作法治化的进程。为此,必须以党的宗教政策为指导,不断完善宗教法律制度体系,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高宗教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改善宗教工作法治化的社会氛围,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基层宗教工作法治化存在工作力量不足、执法力量薄弱、非法宗教活动监管难度大以及宗教界人士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困难与挑战,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有效路径主要包括:加强宗教工作队伍法治化建设,着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水平;加强宗教工作法律法规培训,着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依法开展宗教活动能力;持续创新基层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宗教工作法治化主要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奠基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丰富阶段,实现了从主要依靠政策主导向依法管理的转变,这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宗教发展的新情况,对宗教管理提出新要求。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创新宗教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应逐步消除宗教管理的计划体制痕迹,牢牢抓住宗教工作的主题,使宗教活动健康有序,推动宗教在深层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在宗教管理中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宗教事务去政治化、去特殊化、去敏感化,以社会服务为理念,推动宗教工作进一步向法制化、社会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建设,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实施了专业法人制度。建立专业法人制度不仅可以在降低办学成本与保证师资质量之间达到平衡,更可以激励教师自觉地融入社会,使教师的责、权、利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7.
18.
公益事业单位既是中国事业单位集群的主体,也是分类改革后能够继续保留在国家事业序列内的唯一类型。现有公益事业单位虽然在职能目标上符合国家事业的要求,但在组织形态上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成为"现代公益事业组织"。在法人自治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公益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构建与组织属性相符合的法人治理结构。公益事业单位由于其职能范围的广泛性、组织地位的独立性以及行为目标的公共性,适宜采用"理事会+执行负责人"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应建立一个由利益相关人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架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宗教工作法治化也是其要求的内容之一。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对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首先必须解决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即以法治思维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是深化宗教工作法治化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法人犯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各种社会矛盾共同导致的结果,转型期的经济体制不健全、权力商品化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嬗变是法人犯罪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法人犯罪直接危害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执政党形象。预防制止法人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