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向广大台湾同胞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川台交流合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顺、合家欢!2017年,四川持续推进川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增台资企业118家,15家企业增资,新增投资总额5.57亿美元,在川台资企业累计达1979家,投资总额185.17亿美元。实现赴台交流项目823  相似文献   

2.
数字     
67亿美元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3月10日透露,到2007年11月,累计投资大陆农业的台资已经达到67亿美元。其中,2007年新增台资企业接近300家,新增投资近4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向广大台湾同胞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川台交流合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2018年,四川持续推进川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增台资企业158家,19家台资企业增资,新增投资总额11.67亿美元,在川台资企业累计  相似文献   

4.
南昌地处都湖之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这座京九中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凭借其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台商投资热点。今年上半年,又新增台资企业6家,全市台资企业已达318家,总投资458亿美元,利用台资208亿美元,涉及橡胶、轻工、农牧产品深加工等众多领域。江西泰丰轮胎有限公司是台湾泰丰公司于1996年通过购买江西橡胶厂部分产权而成立的台商独资企业,投资达1500万美元,是南昌地区最大的台资企业。泰丰公司的发展被誉为“泰丰模式”。被收购部分产权的江西橡胶厂是一家老字号国有企业,泰丰公司事实…  相似文献   

5.
10月 18日,近百名台商代表在东晖国际大酒店聚会,庆祝青岛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三周年。青岛市台资企业协会成立于 1997年。三年来,在沟通政府与台商的联系,维护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展各项联谊交流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协会会员企业已发展到 157家,代表着 210多家台资企业,占青岛市已开工台资企业的 42%,成为广大台商和台资企业信赖的“台商之家”。截至目前,来青岛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达 l109家,总投资额达 17.5亿美元,合同投资额 13.l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纺织、铸造、建材、电子…  相似文献   

6.
顾泳潮 《台声》2001,(8):30-3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家看好上海,据一项不完全统计,至今常住上海的台胞已达数万人,其中台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1984年上海成立第一家台资企业,1994年发展到2100家,目前,在沪台资企业已达3800多家。许多台商为了能在大陆安心发展事业,把在台湾的亲属迁来沪上长期居住,仅虹桥地区的古北小区就居住着700多户台商家庭,逐渐形成了一个台湾人的小社区。房产“黑马” 已届不惑之年的静安律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先生,出生在台湾彰化县农家,毕业于辅仁大学社会系和新竹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从事房地产业已10余载。蔡先生于90…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上半年我们与清华大学台研所昆山研究中心、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市台办就我市民营中小企业与台资企业配套协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昆山市民营中小企业依托台资、外资聚集优势,搞好配套协作,成效显著。据统计,昆山市共有292家民营中小企业为396家台资企业配套。配套项目447个,年销售总额为40.4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3月9日,重庆市经信委在综合考量企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税收等指标基础上,公布了2018年度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和100户成长型工业企业名单。其中,达丰、英业达、旭硕、纬创等11家台资企业上榜重点工业企业100强。据重庆市台办统计,2017年重庆市新增台资企业93家(个体工商户34家),同比增加14.8%。93家企业分别投向制造、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截  相似文献   

9.
吴福美 《政协天地》2008,(11):15-16
一、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升闽台产业合作的层次与水平1、进一步完善闽台两地产业链配套建设。对闽台企业加强对接引导,推动两地产业发展互补、互联、相互依赖,提高闽台产业关联度。鼓励本地企业投资台商投资企业的配套行业,成为台资领头企业或台湾贸易商的卫星厂或协作生产基地,提高本地制造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当地投资建厂。注重本地优势产业与台资相结合,加强台资企业与本地主导产业合作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0.
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周到细致的服务,使江西省九江市成为台商投资热土。到目前为止,在九江落户的台资企业239家,总投资达15亿美元,其中,出口型企业18家。2010年前11个月九江市18家台资企业共出口创汇1.4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20%,所有出口企业中排名前两位的都是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11.
金秋,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放眼展望上海的台资企业,呈现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势头.截至1993年10月底,上海又新增台资企业592家,其中合资326家,合作的为186家,独资79家,股份制1家,协议总投资15.6亿美元,其中台资为10.O8亿美元.据有关方面预测,年内在沪投资台资企业累计总数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台湾“投审会”通过的赴祖国大陆投资项目,其中落户江苏的项目得的比例较高、规模较大、高新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较多。赴江苏考察、投资情况的报道,常见之于台湾的一些报刊,有的标题醒目,内容新颖,引人注目。台资电子业抢占苏州地盘目前苏州币的台资企业,与电子项目相关的已超过20%。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包括了辆样电、鸿海、明基、声宝及仁宝等上市企业。生产线尚未开始的尚有国巨、力捷等大型台资电子企业。据了解,最近还有几家大型的台资电子企业准备签订投资协议。台商电子企业集中的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忠清表示,该开…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四川正以它得天独厚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投资者。目前,台商正掀起“瞄准四川,抢占成都,进军重庆,落脚全省”的投资热潮。台商对四川的投资,始于1988年,但发展较快只是近两年。据统计,截至1994年11月,四川的台资仓业达到1074家,投资总额近12亿美元,引进台资8亿美元。其中,近两年开办的台资企业和引进的台湾资金,均占目前全省台资企业总数和引进台湾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由于台商加快入川投资步伐,使台资企业在四川三资企业中的地位大大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福建新批合同台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92.1%;2006年1至10月,福建签约台资项目1000个,合同台资18.1亿美元,实际到资11.8亿美元,这样的大幅增长在台资“冷落”福建之后,已经多年未有。2000年以来,福建台资企业平均单项合同金额超过300万美元。目前,在闽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项目共669个,合同台资180亿美元。台湾历年百大企业中有40多家来闽投资,合同台资90亿美元。闽台企业合作日益紧密,闽台产业对接领域已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电力电子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拓展,并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来闽投资,已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聚集及规模效应。 种种迹象表明,福建省在度过数年台资滑坡的“寒冬”之后,这个一度“失落”的老牌的台资大省重新点燃了台商的投资激情,新一波的台资浪潮正在涌回福建。  相似文献   

15.
高辉  李峰 《台声》2004,(7):37-39
自从1984年上海诞生了第一家台资企业开始。20年来,上海平均一天半就要新注册一家台资企业。特别是90年代中期,台商到上海投资最为集中,平均每天要新增3家台资企业。90年代末台商蜂拥西进抢滩,在台湾岛内开始形成了“上海热”。由于上海的投资环境比较优越和稳定,法制比较健全,台商投资的成功率比较高,出现了一批社会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台资企业和著名品牌。生产迪比特手机的大霸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商在北京投资已渐成规模,投资项目从制造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建筑业、农业等,扩展到科技研发与软件、IT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这些台资企业在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强化市场经济力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到2003年10月,北京市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11家,投资总额达22亿美元,台胞直接投资14亿美元。在北京海关注册并正常经营的台资  相似文献   

17.
何哲良  刘伟波 《台声》2002,(10):18-19
近一年来,16家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台资企业先后落户海口,给琼台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在这批台资企业“新贵”中,电子信息产业类企业6家,汽车配件工业类企业5家,生物科技类企业3家,其他高新技术企业2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台资企业争相涌入大陆,伴随企业而来的是带有几分憧憬,还有几分顾虑的台籍管理人员,人称“台籍干部”。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有5万多家,估计在大陆台资企业或机构工作的台籍干部已达50万人。  相似文献   

19.
檀国柱 《台声》2010,(7):48-49
20年,人生弱冠.充满着勃勃生机:20年.事业新起点,见证了两岸的发展。这是在北京台资企业协会20周年大会上,经常听到的话语。作为在大陆成立的第一家台资企业协会,北京台资企业协会自]990年成立以来,遵循“服务、沟通、交流、合作”的理念,同北京市台资企业一道打造了京台交流的宽阔平台。  相似文献   

20.
钟邰升 《台声》2008,(5):23-23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最近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三四年,大陆主要银行共为大陆台资企业提供融资7000多亿元人民币,涉及台资企业6300多家次。 近年来,大陆各银行根据台资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了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台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