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起诉便宜主义为各国所重视,赋予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我国裁量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保障人权、节约司法资源、教育挽救嫌疑人,我们应当在坚持有限权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制度的先进成果,合理地构建我国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制度。  相似文献   

2.
祁建建 《人民检察》2022,(21):63-66
公共利益是域外检察机关不起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公共利益考量因素包括犯罪的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被害人的权益与诉求,证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益,非犯罪化、非刑罚化措施以及起诉作为保护公共利益手段的比较等。对于没有犯罪发生或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不起诉;对于不起诉更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的案件,可以不起诉。在法治、权利、秩序、安全、效率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英美德法等国不起诉的公共利益考量因素有趋同的一面,而我国与之相比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独特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不起诉裁量权指对某些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公诉,允许检察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拘泥于法律的一般规定,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提起公诉的灵活处分权。它不仅包括法律后果、处理方式上的裁量权,还应当包括“法律事实构成”方面的裁量权,即就案件的证据运用、事实判断和实体、程序法律适用方面酌情作出公正、合理决定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5.
6.
相对不起诉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吸收免予起诉合理因素基础上作出的新的立法规定。它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在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法院审判更为适宜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相对不起诉制度体现了执法上的灵活性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可宽大性特点,它既顺应了当今世界以起诉便宜主义取代起诉法定主义的刑事诉讼发展趋势,又保留了免予起诉曾经在分化、瓦解罪犯及教育挽救罪犯方面的积极作用,因而不失为一种好的刑事诉讼制度。然而,任何一项好的立法,其宗旨的实现都有赖于执法。作为相对不起诉适用主体的检…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第146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眼,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95条规定,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害人或者…  相似文献   

8.
不起诉制度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即调和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时恢复被侵害的社会关系。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在追求和谐执法的过程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拟从我国不起诉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完善不起诉制度,以实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起诉制度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适用酌定不起诉情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玲  杨秀春 《政法论丛》2009,(4):109-112,F0003
酌定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原则而确立的,其通过对轻微犯罪进行非刑罚化的处置,适时终结已经启动的不必要的刑事追诉诉讼程序,是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载体。由于在法律规定、理解适用、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仍然极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效果,亟待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强化适用不起诉制度的权力制约与权利救济,是正确实施不起诉制度、正确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然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由于适用范围之狭窄、标准设置之模糊等因素导致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基于此,本文首先界定了不起诉裁量权的含义,分析其特点、法理基础,针对我国不起诉裁量权的缺陷、成因,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以期借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契机扩大和完善我国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  相似文献   

12.
孙卫新 《法制与社会》2013,(24):142-143
不起诉裁量权的制约机制是保障不起诉裁量权良好运行的关键。当前我国对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的制约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完善不起诉裁量权制约机制的研究,以期对我国不起诉裁量权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持起诉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源自前苏联对民事诉讼的社会干预理论.但是对支持起诉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价值所在与制度构造,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检察机关正在开展支持起诉的试点与探索,对此,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分析.笔者主张对支持起诉原则进行改造,构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检察实践为例,通过价值分析、运行流程并结合实践案例对检察机关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工作运行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尚保华  金朝 《法制与社会》2012,(11):297-298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与救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针对被害人救助司法机关也开展诸多实务尝试.而对于检察机关而言,目前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重点和焦点在于不起诉案件被害人救助.本文从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权利保护与救济概述出发,逐步阐述检察机关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济的理念与原则,根据检察机关相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工作实务探讨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并以本院不起诉案件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实际案例为试点初步建立不起诉案件被害人救助工作办法.  相似文献   

16.
论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起诉裁量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对某些依照法律规定既可以提起公诉又可以不提起公诉的案件的灵活处分权。即对某些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公诉,允许检察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拘泥于法律的一般规定,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或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央启动了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的新一轮司法改革,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意见的实施意见》,司法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所谓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一些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8.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轻罪案件非犯罪化处理的一种起诉替代措施,具有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司法效率等积极作用,成为近年来刑事诉讼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我国许多地方的检察机关陆续开展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中国的运行模式。温州市检察机关结合工作情况,对附条件不起诉实践运行基本情况、取得效果、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为我国合理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以合规激励为核心的合作性司法模式,合规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原则的又一适用场域。如何明确和限制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在探索合规不起诉制度时应该关注的问题。从比较法的视野来看,美国的内部控制模式和英国的司法监督模式是目前限制合规不起诉裁量权的两种主要代表模式。内部控制模式以美国司法部的内部文件的约束为主要手段,侧重发挥合规不起诉制度的犯罪预防和社会治理功能。司法监督模式以法官的司法审查为主要手段,关注对合规不起诉裁量权的实际控制问题。我国对合规不起诉裁量权的限制采用的是双重控制模式,即以保护民营企业这一基本原则与合规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为内部约束,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与合规听证为外部监督机制。作为主管部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文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细化合规不起诉适用对象的遴选条件,明确有效合规的标准,促进程序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20.
李莹莹 《法制与社会》2011,(34):289+293-289,293
酌定不起诉既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制度,也是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这项权力在行使过程中遭遇了理论难题和实践困境,适用的频率并不高。本文认为,酌定不起诉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权力之所以被束之高阁,既有制度本身的原因,也有操作方面的原因,应当加以完善,使其更好地为司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