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科、白崇禧等人主张"联德、绝英" 1940年7月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七中全会.2日,讨论外交问题,首由外交部长王宠惠报告国际形势,谈到日本逼迫法国政府关闭滇越铁路,断绝中国对外通道,成功后又逼迫英国断绝中国通过香港和缅甸的对外交通,英国正在考虑中,等等.  相似文献   

2.
邱巍 《今日浙江》2021,(12):46-51
1853年,太平军战舰遮天蔽日,沿江而下,攻克南京. 大陆另一端的马克思正流亡伦敦,通过观察这场他称为"惊心动魄的革命"来审视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大国.他在社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英国的"效率稽核"、"续阶方案"(The next steps program)和"公民宪章"(Citizens Charter),美国政府的再造,加拿大的公共服务2000计划,欧盟倡导的公共服务改革,新西兰的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等等."重塑政府"、"政府再造"、"企业化政府"成为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由此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有多种名称,如:在英国被称为"管理主义",在美国被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其他一些国家又被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这一范式是对传统的官僚制范式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4.
消除英国一直以来给人的古板映象,向人们展示英国的新形象,新技术和创造力.英国驻沪总领事馆设台大时代广场门前,灯光聚射,音律脉动,"创意英国"汽车总动员,决定颠覆"绅士"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为调研了解英国在市场开放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情况,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委外事办")有关同志利用参加2018"双百工程"赴英国培训班契机,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区域研究中心、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伦敦大学、旅游机构、企业等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14)
正尽管我们对英国的需求减少了,但英国对我们的需求反而更多了,实际上对中国来说是个机遇,有可能会掀起新一轮的全球化合作,这些都有可能降低或者减少英国退出欧盟所带来的影响。当地时间6月24日上午,英国"脱欧"公投计票结果揭晓,英国将正式脱离欧盟。这一结果势必对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
马丁·雅克 《台声》2014,(11):43-43
<正>此次香港发生针对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发生的"占中"事件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在此需要提及的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被迫成为英国殖民地,直至1997年回归中国。英国统治香港的155年中,28名港督均由英国政府任命。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殖民地的香港享有了一定程度的法制和抗议权利。但在英国统治期间,香港甚至连形式上的民主都从未享有。政府官员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等民主观念,事实上是  相似文献   

8.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小说《美好的工作》被誉为当代"英国状况"小说新篇章。小说描写了当代英国社会的种种病态并认为同一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隔膜和分裂,是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小说延续了福斯特"只有联结"的社会"治疗"方案。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学疗法,具有从英国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继承而来的丰厚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9.
刘恕 《中国减灾》2009,(9):44-45
英国是世界上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前不久,笔者随"英国气候之旅"代表团对伦敦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记者所到之处,无不体会到英国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感,也了解到英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用心良苦". 正是在这些"绿色"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于靖园 《小康》2012,(2):60-63
正《牛津英语词典》编撰者曾宣布"2011年度热词"是"受挤压的的中间阶层"。英国和中国的中产情况并不相同,但以同样的定义来描述中国中产们,一样合适。物价、房价、子女教育在诸多的现实压力面前,中国中产濒临"沦陷",或上升,或下落  相似文献   

11.
新右派是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世界性大危机的产物,是作为填补凯恩斯主义的空白而出现的.英国作为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保守主义的发源地,新右派在英国的发展和传播有其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新右派是英国统治阶级和政治体制特殊发展过程的产物.英国的新右派包括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两部分.前者强调自由、市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而后者更加强调国家权威和秩序.两者因为都反对社会主义和维护私人产权而联合在一起,新右派提出的"自由的经济,强大的国家"的对策,成为反对战后英国共识政治,反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对付滞胀危机进而治疗"英国病"的一剂新药方.  相似文献   

12.
警务绩效管理改革是英国警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1年起,英国内政部在英国各级地方警务绩效管理中推行了警务绩效评估框架(PPAF)和"绩效雷达"方法,为促进英国的警务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警务绩效评估框架与"绩效雷达"方法涉及6个领域、16项指标,其特点表现在价值观和技术选择上的公民导向,相对绩效指标的公平性追求,指标选择的广泛性、创新性以及警务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关于英国单方面决定改变部分香港中国公民的国籍问题,中国政府已多次表明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是,英方竟置中国方面的正当要求于不顾,仍执意在议会提出"1990年英国国籍(香港)法"。对于英方如此严重违反自己的庄严承诺和中英双方的有关协议,中国政府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中国政府再次重申,所有香港中国同胞,不论其是否持有《英国属土公民护照》,都  相似文献   

14.
李友唐 《传承》2010,(19):15-17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使用中国文字的人已经开始出现快速记录。当时文字由"隶书"演变到"草书",就是为了快速。英国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九世纪,中国唐朝出现一种快速记录方法,几乎可以与语言的速度相等。可惜具体的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中国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论断“英国可以没有政府,但不可以没有设计。”"虽然“中国制造”开始在全球获得越来越多的影响力,但在这场盛宴中,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却远低于那些负责核心技术研发和品牌行销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的中国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而无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中国不能再做国外一流品牌“秘书”,要真正把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做大做强,自主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而当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对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进行“创新”。"创新中国@晓舟 @陶建群 @曾金胜…  相似文献   

16.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以往我们都是对其高度评价.但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环境治理,才改变了环境污染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形成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晓叶  凌宁 《新东方》2013,(3):46-53
2010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提出了"大社会"的竞选口号,在成功将连续执政13年的工党挤下台之后,戴维·卡梅伦的"大社会"计划似乎并不像竞选时那么受到民众的追捧,在保守党与自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领导下",大社会"计划在理论上仍显稚嫩,在实践中也困难重重。但是英国"大社会"的计划所需要的基本的社会土壤、政治土壤仍然不成熟,在国情差异较大的中国推行类似的做法未必可行。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也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大国的援助和支持。而同为世界大国之一,英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近年来,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国在远东地区实施绥靖政策,纵容日本的侵略扩张,对中国抗战几乎没什么贡献,甚至  相似文献   

19.
欧洲人权法院就Malone v.the United Kingdom一案判决英国败诉促使英国制定并颁布了《1985年通信截收法》,从而改变了英国通信截收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局面。2000年7月28日,英国颁布了《2000年侦查权规制法》,同时宣布废除《1985年通信截收法》,这是英国通信截收制度步入法治化轨道的标志。对英国通信截收制度的立法沿革、法律架构、立法得失进行探讨和评价,对我国秘密侦查的法治化尤其是"技术侦察"的法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1868年之前.由于热心支持犹太人的解放事业,自由党赢得了大多数英国犹太人的支持.而自1868年起.犹太人与自由党的关系呈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在与犹太人利益相关的国内外政策方面.两党在犹太人"-3中的人心向背情况逐渐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而1886年自由党的分裂,是犹太人与自由党决裂和犹太保守主义对犹太自由主义取得全面胜利的转折点.英国犹太人不仅见证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演变.而且是英国政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