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就听说昭通人爱学习,这句话可不假。2010年10月有幸到昭通参观了解当地的农家书屋,其间的所见所闻,让记者对昭通人爱学习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正>滇东北的乌蒙山脉中,鸡鸣三省的昭通,我们走一程,看一程,捡拾昭通散居民族地区民族发展的经验和故事。民族干部、致富带头人、少数民族群众……一张张脸孔,散发着对未来的期待,和被那期待激发出的滚烫的兴奋。兴奋,并不是狂热,也非盲目。在喜悦于当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昭通人也在认真思考下一  相似文献   

3.
<正>开放,不仅仅指道路通达,更多是思想和眼界的开阔。飞跃乌蒙,致富带头人是探索者。跟着他们的脚步,昭通人的路子越来越活。"昭通的好东西还是多的。"在昭通各县区采访,总能听到这句话。好气候、好物产、好风景细细数过来,说昭通是座"宝山"也不为过。身居"宝山",自然不能过着穷日子。近年来,随着昭通一条条公路、铁路、油路穿过乌蒙山脉,编织起昭通发展的大动脉。  相似文献   

4.
苗族是昭通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有151763人,占云南省苗族总人口的1/6。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昭通地区苗族干部的状况如何?本文想就此问题进行粗略的研究,以求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一、昭通地区苗族干部队伍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昭通地区培养选拔苗族干部工作在地委、行署的重视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采取了升学深造倾斜、招工录用照顾等一些措施,使这个解放前受苦极深、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相似文献   

5.
一些人,可以照亮一座城市,那就是好人;一种行为,可以塑造一座城市,那就是善举。古朴而神奇的昭通从不乏好人,也不乏善举。近年来,昭通涌现出一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草根英雄”,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昭通好人”。好人引领道德风尚,善举凝聚向上力量。特别是2013年以来,昭通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弘扬“云南精神”、“昭通精神”,提出了打造“昭通好人”品牌,推凡人善举、奖平民英雄,全面展现“最美昭通人”风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激发了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提振了促进跨越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6.
杨立华 《创造》2004,(5):19-20
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昭通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发利用不足,构成了制约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通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来构筑昭通人才高地,开发昭通丰富的水能、矿产、生物等优势资源,是昭通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昭通地区民委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建立的机构。十五年来,在昭通地委、行署的领导下,我们凭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山区各族人民的朴素感情,在大力宣传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推进民族散杂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维护民族散杂地区的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做好团结的表率昭通地区有20多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440981人,占全区总人口10%,是全省民族杂散地区的一个缩影。昭通地区又是一个贫困地区,全省700万贫困人口有150万在昭通,而少数…  相似文献   

8.
大千昭通     
普艺 《今日民族》2003,(5):33-36
秋冬之交,当暖暖的阳光洒落在乌蒙山的群峰和山间的湿地上时,群群仙鹤振翅而起,在流光溢彩的山水间翩翩起舞。清凉的风从山顶吹过来,让人感觉到说不尽的清新与畅快……这个让人感觉清新与畅快的地方就是昭通。2002年夏初,我第一次来到昭通。行进在山间田野,行进在古街老巷,看金沙江水浩瀚而去,看乌蒙群山逶迤而来,撞击心怀的就是当年毛泽东同志“金沙水拍云崖暖,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不朽诗行。昭通的美是大气的,是磅礴的,是淳朴的,是自然的。在昭通行走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心灵被昭通风物的感化和洗礼。在昭通,山川清淑有磅礴大气,民情醇…  相似文献   

9.
地处滇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昭通地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散杂居地区。区内少数民族有23个,47万多人。人口较多的苗族15-8万人、彝族15-4万人、回族14-9万人。多年来,昭通地委、行署在民族工作中有硬措施,使全区一直保持了民族和睦,团结友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好形势。      昭通地委、行署 民族工作有硬措施          ● 文成端 认识到位,民族工作有位子历届昭通地委、行署的领导总是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民族团结关系的加强,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关…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底的统计数据反映,昭通地区苗族干部的数量有所减少。昭通地区的苗族人口16万,居全区少数民族人数之首,约占云南省苗族总人数的1/6。看现状有喜更有化对昭通地区苗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昭通地委、行署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苗族干部队伍出现了领导干部和任实职的领导干部都增长较快的好势头。但是在整体上苗族干部的数量却相对有所下降。全区苗族干部数1992年为1200人,到IM年,只有llpe人,时隔5年,减少6人,减少0.5%。而同期比较,全区干部数增长8.5%,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增长1…  相似文献   

11.
选点探路初见成效在昭通地区,至今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生活一贫如洗,吃不饱饭、喝不上清洁水、点不上灯、缺衣少粮,儿童上不起学的,仍有12万户60多万人,这其中,永善县马楠乡石灰窑社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上至中央、下到省地不少领导都亲自看访过它。石灰窑社24户104人,全是苗族。这里海拔2700米,地处马楠山顶的北风口上,种粮十年九遭灾,户户权权房,家家缺钱粮。乡村干部无可奈何,说石灰窑“要想面貌起变化,除非挖出金娃娃。”1994年,昭通地委、行署发出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为全区脱贫作贡献的号召,地区民委、永善县民委积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昆铁路建设的加快 ,促使昭通及滇东北区域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 ,事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和持续协调发展 ,因而对此的前瞻研究和科学规划 ,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研究云南、就需要研究昭通 ,研究好昭通能更好地为云南经济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抓住历史机遇 ,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云南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而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昭通地区 ,也从某种意义上属于云南的“西部地区”。因而抓住内昆机遇 ,加快云南“西部地区”开发 ,同样在云南经济大发展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昭通地区背靠云南 ,面向四川 ,前出中原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地位。昭通地处滇川黔结合部 ,与重庆、成都、贵阳和昆明等省会城市直线距离为500公里左右 ,与攀枝花、西昌、乐山、宜宾、六盘水、安顺、毕节和曲靖等西南重要城市直线距离都在400公里以内 ,是整个大西南的腹心地带。内昆铁路是1995年3月国务院总理朱基视察云南昆明、昭通等地后 ,亲自将其作为国家重点扶贫项目确定下来的。这条铁路 ,北起四川内江、南至云南昆明 ,途经贵州六盘水 ,全长879公里 ,其中穿越昭通地区四县一市约367公里。内昆铁路是西南地区唯一...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底文山扶贫工作会议上,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出异地开发扶贫的举措后,在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支持下,昭通地区通过半年的努力,已将失去生存条件的高寒民族山区的群众,有组织地向思茅等地区,输送了异地开发扶贫人员两批共1283人。对此举动,目前多数人积极支持,少数人怀疑观望,也还有个别人泼冷水。笔者在高寒特困民族山区工作10多年,并直接参与昭通地区异地开发扶贫的启动工作。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想就异地开发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关心此事者共商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昭通高寒特困民族山区的严酷现实众所周知,昭通在扶…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昭通地区民宗局在昭通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积极认真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从全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干部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形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的增长速度与全区的干部增长速度逐步趋于平衡。从1998年的统计数来看,昭通地区有少数民族干部6145人,占昭通地区干部总数的8-7%,干部比例仅低于人口比例一个百分点。大批优秀民族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肩负起历史重任,与汉族干部一道,带领各…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昭通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是中国内地连接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勤劳智慧的昭通各族人民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随着历史的推移,今天的昭通却成为了云南偏远、贫困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江仕敏 《创造》2016,(11):23-25
正云南的市场在全国,农村的市场在城市。这就需要围绕市场来思考农业,围绕全国来思考云南。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云南昭通展区内的昭通富士苹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过,60块钱一箱5公斤的苹果如何带回去却让市民犯了难。"没关系,您可以在淘宝网上下单,可以送货上门的。"展区负责人邓书行表示。邓书行介绍,自己的昭通苹果早在2014年就开始做线上销售,2015年,  相似文献   

17.
周琼 《贵州民族研究》2001,21(3):115-123
鄂尔泰在滇东北实行的武力改流将雍正朝的“改土归流”推向了最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使清王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陷入了危机:频繁的变乱和对变乱的血腥屠杀,使改土归流的成果面临流产。在此危急关头,高其倬东山复出,再任云贵总督,在残破的昭通地区进行移民屯垦,使昭通的社会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得到了迅速恢复,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彻底改变了昭通的社会面貌,为这一地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昭通屯垦入手,初步对滇东北改土归流成果的巩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六月,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报告,特别强调了要抓好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要注视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并且对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怀贫困民族地区,为使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采取的有力措施。对此,我们要结合昭通地区民族教育的实际,认真领会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客观地总结昭通地区民族教育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切实采取措施抓好昭通地区的民族教育。昭通地区有23种少数民族,川万多人口,分居在约3000多个自然村、农业社中。这些村社大都是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秋,对于生长在山区的王玉珍等50位苗、彝、回族青年来说,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会坐在昭通师专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专学生。这是昭通行署民委、地区教委为提高昭通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干部和教师,缓解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矛盾,促进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举措之一。从1993年秋到现在已招收了三届共150名学生,他们全部都是来自昭通地区各市县的少数民族乡村高考落榜的青年。师专校长彭文虎对办民族班很有一番感慨:如果不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让他们(指民族班学生)…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昭通地区十县一市,均为省级和国家级贫困县市,山高地少人多,贫困面广,热点问题突出,警察不仅办案经费特缺,不少民警每月仅领得百十元工资,曾因案件积压、年上访案件高达数千件。昭通地区公安局也因队伍接连出事和年上访案件高达数千件,成为云南省公安厅党委和公安部“三项教育”督导组重点整治单位。我们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这里,走进昭通警察中间。在黄牌警告中奋力自新昭通市公安局长彭昭龙从省厅调任刚两个月,就遇到那件极耻辱的事:到省城领江普生厅长代表厅党委颁发的黄牌!这是给1999年昭通市局险些夺得全省执法质量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