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淳朴的民风民情……广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为契机,在全域旅游战略的推动下,广西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聚力前行,步入发展快车道:一批特色旅游名镇(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生态旅游示范区、星级乡村旅游区与农家乐等成长快速,呈现出“花花世界、绿绿葱葱、红红火火、津津有味”的  相似文献   

2.
曹晓鲜 《求索》2010,(7):74-75,159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兼具文化价值、生态质量又极具体验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借鉴现有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尝试构建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湖南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邓永进  郭山 《思想战线》2001,27(2):69-71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民族生态旅游接待示范村是生态旅游开发的一种有效途径.中甸霞给村的开发模式,既能让旅游者饱览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又能欣赏到浓郁的民族风情,领略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使当地的居民在经济上得到收益.  相似文献   

4.
饶蕊 《今日民族》2011,(12):53-55
追求自然,享受田园风光,感受多样性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吃风味,住民居,游自然,观民俗,赏田园,购民间工艺品也成为现代城市人的一种时尚,我国各地城市边缘的乡村文化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逐渐失衡。本文在阐述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贵州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地调查,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探讨了如何优化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问题,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在实践中要注意保持其平衡。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9)
生态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化,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此项工作,必须与民族群众的减贫脱贫特别是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深入广西桂中民族贫困地区的独峒乡和六巷乡进行田野调查,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精准扶贫和生态旅游、生态文明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等关系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兴义市南龙村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为例,结合南龙村的具体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南龙村生态旅游相关开发原则、开发思路、产品开发方向,提出了南龙村乡村旅游开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培训,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依法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等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昊  郭静伟 《思想战线》2011,(Z1):31-32
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觉,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好民族文化的目的。云南省弥勒县的一个小山村可邑就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开发与藏族社区文化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积极寻求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它是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呼唤下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模式。对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开发的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可以初步揭示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生态旅游对于文化的自觉保护开发 ,是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保持独特风格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新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但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值得反思的问题,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可以概括为:社区文化产业主体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社区社会冲突;产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规律失调,消解社区的深层文化结构;产业开发影响到社区内外民族关系的和谐,存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风险;产业开发造成社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及乡村社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与重大机遇。但生态环境脆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阻碍着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多管齐下、科学规划、转变理念,才能把握机遇、展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陈刚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160-164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把发展旅游当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讨论了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发展人类学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并以云南泸沽湖摩梭文化生态旅游为例,探讨了国外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里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欣赏式探询法在国内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响等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呈现出同一性特征。乡土传统文化模式的重构推动着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前者涉及乡村旅游受益主体、开发客体,后者为时间、空间之维,显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乡村旅游能让少数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还能唤起人们共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5.
乡村生态旅游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却面临基础设施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旅游项目缺乏特色等困境。发挥乡村生态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需要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多元主体协调机制,精准设计多产业融合并举机制,精准识别乡村旅游扶贫人群,精准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杨峰 《江西政报》2006,(15):40-41
婺源县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县域面积2947平方公里,总人口33.5万。境内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最后的香格里拉”,是全国首批16个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之一、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实验区、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把“中国最美乡村”这一美誉提升为全县人民的工作目标,激励全县上下建设一个以“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为内涵的“中国最美乡村”。在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引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地区通常孕育着极其丰富且宝贵的原生态地域传统文化,相对于原生态自然资源脆弱急需保护的特征.封闭的原生态地域民族传统文化更具有易破坏与易涵化性.作为生态旅游大省贵州,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如何兼顾地域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现区域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贵州...  相似文献   

18.
罗兰 《理论月刊》2022,(7):75-81
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发挥文化的主体性,更要彰显民族资源的内生性与差异性。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生态结构破坏、治理主体缺位、民族特色消弭等现实困境,要以强调生存性、激活内生性、凸显差异性为发展逻辑,依循民族资源构建乡村品牌、文化空间培育乡村审美、特色产业重塑乡村生态三种治理路径,激活民族地区村落社会与村民之间的发展潜能,完成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赋新与意蕴构建。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 《理论月刊》2006,(8):31-33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旅游业本身又蕴藏着丰富的和谐要素,特别是通过发展民族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边境旅游,促进民族和谐、城乡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少和  张伟强 《思想战线》2004,30(3):122-125
文化势差形成旅游动力。在生态旅游中,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等重要,它离不开文化人类学、社会文化学与生态旅游学理论的指导。文化生态旅游需要和谐发展,解决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引导性、自然性的文化嫁接,形成文化的继承发展;系统性、生态性的文化保护,形成文化生态旅游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