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1998,(6)
靳怀刚,祖籍山东省邹县,1918年2月22日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新兴的大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家庭。家族赫赫有名,其伯父靳云鹏曾两度出任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务总理;其父靳云鹗曾任吴佩孚的副司令、河南省省长。在当时矛盾重重的黑暗社会里,以及腐朽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年轻的靳怀刚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受到了校园中日渐高涨的抗日舆论的影响,亲眼目睹侵华日军发动的天津事变,结识了一些进  相似文献   

2.
《春秋》2021,(2)
正在北洋军阀中,他出自直系却非直系首领曹锟、吴佩孚嫡系在北洋军阀后期,他与吴佩孚、张作霖并称"北洋三大军阀"在北伐战争中,他坐山观虎斗,岂料唇亡齿寒,一败涂地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直、皖、奉三大派系,随后又裂变为许多小的派系,孙传芳就是从直系军阀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20世纪20年代中期,孙传芳控制着浙、闽、苏、皖、赣等东南富庶地区,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3.
<正>九、北伐骁将1926年,军阀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及河南沿京汉地带,拥有军队约20万人: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各省及津浦铁路北端广大地区,拥有军队  相似文献   

4.
蒋跃波 《求索》2014,(2):146-150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率军攻打吴佩孚,而抗日战争时蒋介石却在吴氏死后对其既痛悼,又褒奖。究其原因,尽管与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形势、吴佩孚对日伪势力的态度以及蒋吴之间交情等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与吴佩孚和蒋介石有着敌视中国共产党的相似政见相关,也就是说蒋介石悼念吴佩孚并非真情所致,而是政治见解相近使然。通过分析蒋介石悼念吴佩孚的原因,还引发对如何评价吴佩孚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世界》2005,(5):44-45
大家都知道民族英雄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在危难时挽救了中华民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富有反叛精神的张学良早在1927年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1927年春,盘踞在长江流域的孙传芳、吴佩孚等大军阀被南方的北伐军打落花流水,向北逃窜,投靠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决定派长子张学良统率奉军三、四方面军的精锐进入河南,对抗北伐军。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5,(4)
于学忠,字孝侯,山东省蓬莱市于家庄乡于家庄村人,生于一八九○年十一月九日。于学忠幼年随父在宋庆军营中。一九○四年肄业于毅军所办营学堂,一九○八年考入通州速成学堂步兵科,一九一一年毕业。随后在毅军中任排、连长。一九一四年提拔为镇守使公署中校副官长。一九一七年被北洋陆军第十八混成旅赵荣华旅长任为炮营营长。一九二三年冬,赵荣华因违背军令等罪被吴佩孚撤职查办,当即任命于学忠为十八混成旅旅长。一九二五年吴佩孚又任命于学忠为第二十六师师长。一九二六年吴佩孚电令于学忠为第九军军长。一九二八年六月,于学忠投靠张作霖父子部下,直到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东北军大部约十七万军队,交由于学忠统领。后被蒋介石收缩为五十一军,担任军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冯自由将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至今已经过去一个世纪。然有明确指出三民主义之不足并阐明为何不足者,难免使人感到意外,这样做的,非皓首穷经的学者或理论家,而是分别出身于土匪与秀才的张作霖与吴佩孚。  相似文献   

8.
风雨人生路     
通州区委书记1912年12月23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8岁时我随父亲到了城里,从此离开了农村老家。我的伯父姚介忱曾参加兴中会,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1912年当了参议院议员,但在反袁斗争中差一点掉了脑袋。后来,他又因反对曹锟、吴佩孚、张作霖而被通缉,逃到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的北伐准备工作。他一生追求革命,我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受到了伯父的很大影响。我生长在中国充满民族忧患的苦难时代。1930年6月我在北京潞河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9.
1874年4月22日,吴佩孚出生于山东渤海之滨的古城蓬莱。6岁时吴佩孚入私塾求学,不幸的是不久其父便死了,靠其兄开的烟馆维持学业。23岁时考中了山东第87名秀才,而后虽挑灯夜读,但两次秋闱均名落孙山,偏偏此时又因酒后打了当地县城电报局长的贵戚,县太爷一道令牌下来捉拿吴佩孚,吴佩孚最终流落北京街头,以卖字占卦为生,从此也绝了他的科举之路。为生活所迫去投军,开始了他不寻常的军旅生涯。当时具有秀才身份当兵的很少,这也为吴佩孚奠定了飞黄腾达的基础。接下来便是镇压“二次革命”,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复出任执政段祺瑞在直皖战争中丧失了在北方的霸主地位,1921年初移居天津日租界,一直静候了4年。在这4年中,他随时窥测动向,等待再起时机。随着直、奉两系之间争夺权势和地盘矛盾的加剧,段祺瑞暗中勾结张作霖,并联络坚持反对直系军阀的孙中山,图谋再起。1g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的国民军挥师北京,推翻了直系的统治。得胜的冯玉祥、张作霖急需要物色一个人来主持北京政权。此时,段祺瑞、冯玉祥、张作霖联名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讨组织政府事宜。孙中山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决定政府组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决意拥袁张作霖在镇压急进会的同时,袁世凯再度出山。但袁已无效忠清廷之意,只是企图利用革命力量,打击威胁清廷,准备取而代之。张作霖起初并不了解袁世凯的野心,还认为他以保全清廷对付革命军,是对清廷忠心耿耿。因此张作霖与冯麟阁、马龙潭等33名军人,联名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四、孙中山任命孙洪伊为广州大元帅府内政总长1917年5月,北京政府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持不下之际,段祺瑞通过其心腹徐树铮策动各省督军麇集徐州,拟嗾使张勋领头以武力推翻黎元洪并解散国会。黎元洪得到消息后,于5月23日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段被免职后,通电不承认,并表示该免职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7,(1)
张作霖,字雨亭,按史书所载应为辽宁海城人。前段有的文章说他的祖籍是山东,这一点在以往的史料中也提及过,但据此而又引伸说张作霖本身就是闯关东的山东汉子,这就十分谬误了。据我所知,张作霖的父亲叫张德才,字有禄,以字行世,在海城以兽医为业。因其去世较早,年幼的张作霖和母亲难以度日,只好投奔黑山县赵家庙村其外祖家,并曾在一户姓赵的人家当过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5,(6)
张学良,字汉卿,号逸安。一九○一年六月三日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他出生时,正逢其父张作霖头一回打了个胜仗,故给他取乳名叫「双喜」(见《张学良在台湾》一书中的《张学良谈张学良》一节)。张学良十九岁就读于东北讲武堂,四科考试全获第一,可见他自幼才思聪敏,颖悟过人。他二十岁便当上了陆军少将。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他的父亲张作霖同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联军作战失败后,在退回东北的路上,乘火车经过皇姑屯(今属沈阳)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死。一九二九年一月张学良接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1889-1927)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广为人知的是,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躯,于1927年4月6日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同月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无疑,张作霖是杀害李大钊的元凶,但实施杀害的主要凶手是谁?他们当时是何等身份?这恐怕就少有人知了。请惠阅——  相似文献   

16.
<正>朱启钤,从晚清到民国,曾担任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国务总理。他在晚清创办了"京师警察",他第一个提出:"修旧如旧"他也是营造学社的创办者。为此耗尽家财。直至今日,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框架还是营造学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在韩国国会4月19日的表决中,执政的开放国民党女议员韩明淑以182张的赞成票,77张的反对票通过了国务总理提名,并于20日正式上任,接替因“高尔夫球丑闻”辞职的李海瓒,成为韩国自1948年建国近60年来的首位女总理,并成为韩国政坛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8.
孔令春 《乡音》2013,(8):44-45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政潮动荡,短短的16年时间里就有29个人担任过国务总理,称之为"走马灯"式的轮换一点儿也不过分。在这29位国务总理当中,有一位出自河北(当时称直隶省)籍的,他就是王士珍。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生于1861年,是正定县牛家庄村人。他的祖上是从山西逃荒来到正定牛家庄村的,定居下来以后慢慢走上了读书路,因而说王  相似文献   

19.
《春秋》1996,(1)
吴佩孚,字子玉,1874年生于山东蓬莱县一个小市民家庭里。自幼丧父,依母营生,生活清贫。1896年,考中清末秀才。次年,因得罪当地豪绅被革去秀才并遭通缉,逃往北京,以摆摊算命为生。吴佩孚步入军界政界是从1895年开始的。是年,他得堂兄吴亮孚的资助,投淮军聂士成部。开始,当勤务兵,后入开平武备学堂。肄业后,回军任后路炮队队官,但不久即遭裁减。1902年,他改投直隶总督袁世凯,又入保定武师范学堂,至1904年毕业于测量科。同年日俄战争爆发。北洋督练公所与日军秘密合作,选派吴佩孚等人去东北刺探俄军  相似文献   

20.
吴佩孚在北平居所留影在近现代的山东人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很有几个,如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山东督办张宗昌,十四省联军总司令吴佩孚,等等;但职位最高、影响最大的恐怕要算吴佩孚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