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解信访老案是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从数量上看,信访老案在组织部门受理的整个信访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历史较长、情况复杂、信访主体相对比较特殊等因素的影响,组织部门在处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妨碍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组织部门的威信和形象,甚至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只有将信访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现行制度体系结合起来,信访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从而走出信访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陈于平 《理论探索》2006,(6):130-132
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主要有政治参与、政治监督、政民联系、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信访制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必须探讨完善信访制度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汉刺史制度是当时中央政府解决其与地方矛盾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监督地方政府、惩治吏治、镇压地方叛乱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它的缺陷。分析其利弊,对中国当今监察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文靖 《理论探索》2006,(5):130-132
我国特有的信访制度作为政策回应的制度化渠道,在社会和谐与稳定中承载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但信访制度设计还存在定位不准确、职能不清晰、机构不独立、监督乏力等缺陷。而在实践中,信访制度又受到公务人员、信访人及公众、各级政府首长或行政领导等人的因素的制约。要改革信访制度与实践,需要从制度定位、管理权限与机构建设、主客体素质建设、信访危机管理等方面加以思考与推进。  相似文献   

6.
谭波 《理论参考》2010,(8):28-30
目前,我国的行政信访体制采取的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模式,这种体制不适合当前社会矛盾多样化的形势,也不符合权责一致、管理重心适当下移的治理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信访体制改革应采取中央信访机构巡回制度、省级信访机构垂直管理的模式,并结合其他各项制度改革对信访分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中央与地方信访分权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的政治制度,对缓解社会矛盾与维护社会稳定曾发挥过"春风化雨"的作用。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信访洪峰"的出现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使信访制度陷入困境。对此,学者们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和特点、主要缺陷和改革的基本取向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梳理,并作一反思。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联邦议会和各州、市和乡镇的议会中的"请求和申诉委员会"可以视为一种专门的信访机构。他们要承担实质审查的任务,不光是转办。但是在其他的机关里,如果是以反对意见的方式进行申诉,那么申诉接受方是办理该事件的主办人。  相似文献   

9.
10.
蔡爱红 《民主》2010,(1):51-51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中央三个《意见》基本涵盖了近年来信访工作具有普遍性的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和办理既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两项职能一般均由行政审判庭行使。实践中,行政审判庭办理的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往往比行政诉讼案件多,有的甚至高出数倍、数十倍?行政审判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行政强制执行工作上,而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中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占多数。  相似文献   

12.
肇始于建国初期的信访制度是我国国情的具体体现之一.现实表明,信访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设计与安排,虽然在一定的时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一制度客观上与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不适应,在现实实践中业已成为国家政治认同流失的重要渠道,如果不进行制度优化和创新,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信访制度的突破与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与紧迫召唤.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1)
随着改革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信访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信访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前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信访制度改革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视角,认为信访制度改革应坚持党政主导、多元参与,实现信访治理的系统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信访治理的法治化;注重疏导、加强引导,实现信访治理的综合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实现信访治理的源头化。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9,(4):28-35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宝贵制度资源,它是体现"公民信赖"的制度,是遵循"动态民主"的制度,是简便高效的"权利救济"制度,是范围广泛的"权力监督"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视野审视信访制度,当前的信访制度具有特质数据、负正效应、隐性推力和刚性依赖等四大特性。新的历史时期,信访制度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权益保护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风险预警、政策纠偏的制度设置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和实施权力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法定渠道,从长远而言,推动新时期信访制度的改革完善,应积极推进以信访立法为抓手的信访法治化进程,推进信访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下的重要制度设计,推进信访机构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特色智库。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行政相谈制度在日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与评价监督制度以及苦情救济推进会议共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苦情救济体系.日本在建设和发展行政相谈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了法制化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日渐成熟的行政相谈法规体系、完整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明确的行政相谈委员工作职责、成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纽带等方面.当前,我国应当借鉴日本行政相谈制度的法制化经验,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信访机构调查督办权、扩大社会参与等途径,不断推进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阐明环保第一审批权的含义与适用范围;通过比较环保与规划、国土、建设、工商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说明建立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的法律依据;介绍了环保第一审批权实施现状;以及就建立和完善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有关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信访制度民主属性的确认是理解信访制度性质的重要方面。依照直接民主的多重含义,信访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特征,但这一特征主要指涉信访活动形式要件。同时,信访制度还具有非直接民主特征:一方面,在权利救济案件尤其涉法涉诉案件中,信访处理原则并非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信访处理结果也很少直接受制于访民意愿,这些均与直接民主特征不符;另一方面,伴随科层化和法治化发展,强调权责法定、形式理性、规则之治、诉访分离等要求将使信访制度与直接民主更加疏离。以信访形式、信访结果、政治功能和权利救济功能为维度,可以发现信访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特征和非直接民主特征,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复合民主属性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9,(4):45-54
信访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的基础性制度,而价值理念、权利保障、组织机构及其权责关系是其核心要素。根据历史背景和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可将我国信访制度70年的历史变迁划分为创立期、发展期、重塑期以及全面改革期等四个阶段。总体而言,我国信访制度呈现朝着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明显趋势。本文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范式,剖析信访制度变迁的历史图景和内在逻辑,挖掘其制度精神中内蕴群众路线之历史基因,且重视经济社会结构剧变等情境性因素。在制度模糊性的结构性约束下,信访制度变迁的历史图景源自中央政府的权力配置逻辑、地方政府的压力与责任逻辑以及信访人的权利逻辑等多重逻辑之间的交融碰撞和互动互构,在有效回应民意和规范社会秩序之间寻求均衡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访制度变迁的逻辑起点和核心线索。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信访制度的由来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鸿 《团结》2005,(1):11-15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历经三个月广泛讨论的信访改革最终以“稳妥改革”的方式定下。由来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形式。信访在行政领域为公民提供的补救措施,公民通过获得司法行政中的补救,以保护其利益。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布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是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起点,由此这一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一…  相似文献   

20.
高荣伟 《求知》2014,(4):60-61
<正>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并探索实行官邸制。"探索实行官邸制",寥寥数字,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引发了各界的颇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