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竹盛 《南风窗》2011,(17):62-65
2004年,在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成立40周年的庆典上,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中国研究学者傅高义说:"没有这个中心的话,当代中国研究当何以进行?"中心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赞誉,与熊景明在收集资料上奉行"一本都不能少"的原则有关。在中国研究学术界,她常被称作"学术媒人"。  相似文献   

2.
正李侃如(Ken Lieberthal)教授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与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资深研究员、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前主任。同时,他是密西根大学荣誉教授,并于2009年前担任亚瑟·瑟诺(Arthur F.Thurnau)政治学教授和威廉·戴维森(William Davidson)工商管理学教授。1998年8月至2000年10月期间,李侃如曾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负责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李侃如教授的专著中涉及中国的主要包括《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相似文献   

3.
“中美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学者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罗斯、傅高义、密西根大学教授李侃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克蒂斯、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纳特、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京都大学教授村田晃嗣、日本防卫研究所神谷万丈,以及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张沱生、中央党史研究室章百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袁明、贾庆国等专家、  相似文献   

4.
70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预防犯罪方略》;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社科项目,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犯罪研究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获国家优秀图书奖的《犯罪学大辞书》……翻开这些著作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编撰者冯树梁的名字。在预防犯罪学这一专业领域里,他的名宇,牢牢印入人们的脑海里。98年的一个秋天,记者在诸暨的一次会议上有幸结识了这位大名鼎鼎的中国犯罪学家,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前副所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全国政法综治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的冯树梁。宽额的脸庞,面带慈祥的微笑,…  相似文献   

5.
阳敏 《南风窗》2007,(24):30-33
郑永年,浙江人,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季刊主编,著有《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转型》等。在本刊专访中,郑永年教授着重阐述了2007年改革模式的变化。在他看来,中国需要确立面向国际社会的改革"话语"。这一改革话语的变化正在慢慢成型,目前已经包括人本社会主义、民生经济、社会民主、社会赋权、选择集权、社会改革、服务型政府等诸多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5):48-49
<正>任何法律体制都是更广泛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广义"的法治概念都不可避免地必须体现出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特点。兰戴尔·裴伦堡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和澳洲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中文名叫裴文睿。他是国际上研究中国法治发展最为活跃的学者之一。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依法治国,一个伟大政党的庄严选择》,其中引用了裴文睿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走向法治的长征》一书中的观点,"尽管与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7.
三十九岁的王渤渤,一九七二年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获电脑硕士学位。嗣后,进人加州艾西根铎镇的全录公司研究部门,刻意追求他心目中的“大好前程和美式梦想”。然而,目前他已回台湾,和四位一同返台的中国朋友合资开办了一家电子公司,名为全友电脑公司。和他拍档的都是一些回归的人才。目前,人才向亚洲回归的趋势方兴未艾,使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企业管理技巧与科技上都因而日渐提高。南朝鲜、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尤甚。以往二十五年间,数以万计的亚洲青年才俊负笈海外,许多人都在声望卓著的美国学府,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和西方的一流大学取得高级学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理事长濑户宏教授应邀访问中央编译局并作了题为"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的学术活动及其变迁"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濑户宏教授介绍了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的发展概况、特色以及它与亚洲政经学会在研究立场与关注领域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9)
正中国的互联网创新正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8月17~19日,来自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美国著名高校教授一行来到中国,以调研"创新科技及管理"为课题,参观访问了奇化网、微信、小米、翼龙贷和软通动力共5家中国互联网创新方面的代表性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产业互联网、通讯、互联网金融等多个不同领域。这三位学者分别是:曾任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政府高级科技顾问的高科技和风险投资专家、哈佛大学管理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2012年4月10日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阿什民主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名家系列讲座"上,围绕"民主的发展和民主的衰落"的主题,以中国和西方为研究蓝本,发表了一次学术演讲。现将福山教授的演讲内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福山教授提出,所有的政治秩序走向衰败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制度与其生存的环境因素过于"亲密",以至于当环境变化时制度无法适应;二是社会关系的遗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6月7日至10日,我参加了由瑞士日内瓦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区域主义”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瑞士方面学者有日内瓦大学国际研究学院院长丹尼尔·沃纳博士,日内瓦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瑞纳博士,教授海涅、布鲁纳,该中心高级研究员兼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张维为博士,瑞士亚洲研究协会学者安建国博士;大陆方面的学者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教授姜义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  相似文献   

12.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用题词结束了关于特区的争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随后中国社会释放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驱动中国在改革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所有增量改革都已完成,这一轮能量的释放才渐近尾声。  相似文献   

13.
赵灵敏 《南风窗》2010,(26):6-6
<正>2004年,北京大学教授丁元竹主持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2010年前中国有可能发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危机,最有可能发生的领域为社会领域。现在,2010年即将过去,让人惴惴不安的重大危机并没有发生,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并超越日  相似文献   

14.
舒耕德是德国图宾根大学亚洲与东方研究院大中华研究项目主任,李安娜是图宾根大学大中华研究项目的研究助理。本文刊登于美刊《中国政治学刊》2011 年第 16 卷第1 期。该文使用二维的分析框架来调查中国地方政策的实施对政治体系稳定性和合法性产生的影响,将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与政策分析以及 "战略群体分析"这一"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制度主义"之变体结合起来。文章运用该框架对浙江省庆元县实施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意见与媒体     
美国《政策评论》05年12月/06年1月号文章:《中国在亚洲的追求》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问题研究中心高级政策分析员达纳·狄龙与小约翰·特卡奇克合写道: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力量,将与日俱增的经济实力有效地转化成了政治影响力。它提议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加强在外交和安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0月中下旬,江泽民主席将要来哈佛大学演讲的消息,使这个古老的校园沸腾了。“先有哈佛,尔后才有美国。”建校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一直执美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牛耳。这里不仅聚集了一大批国际学术界的泰斗,而且常年不断地有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和国家政要前来访问、讲学和参加各种会议。早在一年多前,哈佛大学就通过该校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EzraVogel)教授表示了邀请江泽民主席访问哈佛的想法。但直到10月江主席访美时,才正式定下来哈佛的日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MBA备忘     
认真追溯起来,中国第一批MBA诞生于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期间。当时出于两国经贸关系的需要,美国政府决定协助中国培养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在全国728个考生中招收了40个人。这些当时并不知道MBA为何物的人,在国家管理教育的基地之一——大连培训中心经过近半年的语言和管理知识强化培训,通过GMAT考试后,39人进入由美国人全程管理的MBA学业训练。1986年夏天,他们赶赴美国完成最后一学期的实习。39人的培训经费,几乎用掉国家经委全年出国费用的一半。其中,去美国实习的往返机票就是2万多元,而当时他们每月工资才55元。不过,尽管国家付出…  相似文献   

18.
兰心宇 《南风窗》2014,(4):26-28
<正>第三轮司法改革一个基本精神是,司法机关不是隶属地方的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是其中心任务,社会功能是法院、检察院行使法定职权过程中的辐射效果,依法履职公正执法,就是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甫一提出即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顶层设计搅动了司法体制的一池春水,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司法改革已经进行了两轮(2003、2007年分别启动),司法改革措施的推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2月7日下午,美国著名的中国及亚洲问题专家,即将就任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的哈里·哈定教授访问我系,作了题为“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的学术报告。哈定教授从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课程设置,该专业学生所应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15至17日,由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召开了“21世纪中日青少年犯罪问题研讨会”在沈阳市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储怀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的王牧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等中国学者与会。应邀参会的日本学者有关东学院大学法学部足立昌胜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院内田博文教授、三重短期大学法律科刑事法研究室佐佐木光明助理教授。会议收到46篇论文,约有50人参加了学术研讨活动。本次大会以“加强中日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为主题。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卜维义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中国在近年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所做的努力,包括立法、司法、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他指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也需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并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