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否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合法性的巩固和提升。深入分析和系统梳理群众路线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实践启示,对于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的发展史。唯物史观必然是群众史观,群众是历史本位、本体,是实践主体,相信群众就是尊重历史。政党正义、政党价值的本质是发挥为民效用。群众路线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现代社会的价值保证与时代要求。怎样看待群众就是怎样认识自己,党员干部从群众雪亮的眼睛中发现自我,融入群众才能走好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3.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物,拥有经久不衰的三大时代价值,即认识论价值、合法性价值和科学决策价值,但也面临着群众主体分化、精英化官僚、阶层固化所带来的离散、退化和虚化挑战。只有努力促进公共决策参与的广泛性、积极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推进人才选拔的公开性竞争性,群众路线才能与时俱进,获得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梦的人民性、实践性特质决定了它与群众路线存在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即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确立了价值目标和力量源泉,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啃硬骨头"、"涉险滩"阶段,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任务,党应将群众路线的民主精髓长效化、常态化,探索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群众自身权益,实现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获得牢靠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支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梁玉敏 《求索》2013,(9):108-110
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重要主题,是哲学无法规避的必答之问。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释。从不同角度诠释此哲学问题.赋予人类生命以丰富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命哲学观:传统儒家“贵生慎死”。促进生死之融通.把对死的恐惧转化为生的追求:道家以智者的眼光从“重生乐死”、“生死俱善”两层面关怀生死,借以高扬个体生命之价值.对死亡以审美观照;佛家消极看待生死,提倡生死轮回,顿悟成佛,超越生死。儒道释三家生命观及其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死信念与思维活动.对现代社会追求生命本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是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工作单位,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它直接代表党的形象与群众接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天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首先要从群众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再服务于群众,满足广大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把群众路线作为基层党组织做好服务工作的根本方法,为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周新亭 《人民论坛》2014,(10):64-6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实现价值牵引是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运行的逻辑起点。应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模式,强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服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适当地引入群众"倒逼"机制,提高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智辉 《前沿》2003,(2):110-113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其观念经历了由“追孝”、“享孝”到“父慈子孝” ;从“孝养”到“孝敬” ;再从“孝敬”到“孝感”、“孝义”的演变。孝文化曾表达了中国人民敬老养老的优良美德 ,也曾作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而存在 ,在当代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追本溯源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表征了人类文明史的逻辑进程。人根本上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是"大生态动物"。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甚至是一个世界的改变。发达工业文明造就的"单向度的人"是对现代"文明人"的价值伤害。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生态文明就是纯粹的生态,它的背后是文化的底蕴与价值的皈依。伴随"丰裕社会"消费时代的娱乐精神,人陷入到"消费的迷阵",倾倒在拜物教盛行中甘愿成为受物欲奴役迷醉的"消费型动物"。和合的社会伦理价值将一种"生生为大""天人合一"的大生态观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广度贯通起来,期望投射出人的"生活方式生态化"与"人际关系生态化"的价值转向。大生态思维是整体思维、整体谋划和整体战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投射着大生态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建设能力。这是实现国家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也是现代执政党的必备素质。群众路线蕴含的民意与民主等合法性资源使其具备重要的合法性价值,但这一价值发挥所需的实践条件决定了其限度。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努力针对其边界科学有效地开发群众路线的合法性价值,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特别是合法性建设能力的重要考验,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真正使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法治建设的领导角色,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顺利实施的大势所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一种属于观念形态的理论成果,党的群众路线是一种属于实践范畴的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二者发生和存在的主体都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组织。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关联、良性互动的运行状态,这种状态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就像一条主线内含在党的群众路线之中,并指导着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内容构成、贯彻落实等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对于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着决定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质而言之,群众路线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结晶。  相似文献   

12.
张敏 《求索》2010,(10):117-118,121
"贵和"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贵和原则体现在处理对内对外关系上,便凝结成"民族和睦、四海一家"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要求我们妥善地处理好民族关系,正确处理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目标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这就决定着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必须与民生政治建设相结合,与党的作风建设相结合,与群众心理、风俗习惯等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建立和依托相应的制度体系,包括完善民情民意了解制度、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建立群众工作的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史上,周恩来以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世人所景仰.那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整体意识;尽忠尽孝、有情有义的传统美德;谦逊淡泊、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学习楷模,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践上,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胜利。虽然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仍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的重要法宝.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研究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于晓霞 《传承》2009,(6):12-13
在中国现代史上,周恩来以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世人所景仰。那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整体意识;尽忠尽孝、有情有义的传统美德;谦逊淡泊、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学习楷模,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客观上向我党提出了如何与时俱进地继承与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本文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初步梳理,揭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群众路线之间的关系,基于党的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如何丰富发展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具有仁民爱物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天下一统的大同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及开放兼容的理论品格。在现代化的张力体系下,齐鲁文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对物质、制度等世俗的力量进行整合,赋予这些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事实以历史与现实的意义,从而与现时代相接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共产党的生命线,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跳出历史周期率,寻找发展“新路”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即共产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民为本”的群众路线,是共产党走出历史怪圈的关健和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和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桓 《桂海论丛》2013,29(5):30-33
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群众路线与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党的主导作用相结合;高度警惕执政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危险;把作风建设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着力点,使经常性工作与集中性教育活动相结合,提高自我净化能力;注重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创建群众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