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学理论》2010,(2):119-120
鲁迅与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的联系,在当下鲁迅研究中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关注鲁迅在审美现代性谱系中与其西方先导的"家族相似性"特征,而忽略了他的特殊性。实际上,鲁迅活跃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期的中国知识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对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构型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可以将他的思想界定为中国本土化的审美现代性思想。本文即以鲁迅"中间物"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主义思维模式是怎样"构型"鲁迅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对鲁迅来说,还是对时人来说,鲁迅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斗士"(或者说"革命家"、"战士"、"知识分子"),而不是文学家.从鲁迅的思想历程来说,他起初是相信文艺有扭乾转坤的伟力,但在血腥的现实面前碰壁后,他反省并放弃文艺改造社会的原初理想,从而倾向一种激进的、暴力的武力革命,追求一种实际的、有效的最终解决手段.从鲁迅革命观来看,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当之无愧、不必讳言的"革命家".我们今天在反思鲁迅,"拨乱反正"的同时,也要谨防"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9)
在"五四"时期,鲁迅是作为彻底批判传统的战士形象出现的,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被民众誉为"民族魂"。实际上,在鲁迅的思想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矛盾的。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将鲁迅与魏晋名士阮籍、嵇康比较,以从中分析他的全盘性反传统的立场与他选择地接受了一些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与文化素质的事实,两者之间存有无可疏解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4.
贺智利 《理论导刊》2001,(12):45-46
鲁迅在近代美学史上建立了真、善、美三者统一的美学思想,这是鲁迅研究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应该说,这样的阐述,揭示了鲁迅美学思想在内容上的质的规定性,在思想体系的把握上前进了一步。但如果到此为止,那么只不过说明了鲁迅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契合,对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缺乏深入的开掘。说鲁迅的美学思想具有现代性是与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较而言的。中国古典美学虽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态,但其主要特征是以和谐为美。直到近代美学史上的王国维才首倡崇高。只有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美学思想,才真正实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林非 《瞭望》1986,(43)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鲁迅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精神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新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一切对待鲁迅思想所采取的轻率、虚无主义的态度和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十月六日,中国作家协会邀集在京的鲁迅研究专家和学者举行了纪念性座谈会。本刊特约请林非同志撰写专文,并摘要发表了陈漱渝同志在“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一篇论文,以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6.
雪丽 《侨园》2012,(12):40-40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县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鲁迅思想敏锐,行动果敢,著作颇丰,被尊称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降生时,其祖父在京为官,当得知抱孙子的喜讯时,恰逢友人张之洞来访,便给孙子取名为"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大名"周樟寿",字"豫山"。当鲁迅7岁进私塾学习时,因  相似文献   

7.
王锡荣 《各界》2014,(6):28-29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从民三开始,研究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他认为鲁迅的思想中受佛家的思想影响不少。有一次鲁迅对他说:“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  相似文献   

8.
徐海滨 《民主》2015,(3):45-46
<正>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主席称赞他是"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说起民进人与鲁迅的情缘,首先不能不提民进的创始人之一,民进中央前副主席、秘书长许广平。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伴侣,从1921年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就读与鲁迅相识,一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十几年与鲁迅相濡以沫,共面时艰。鲁迅逝世后,许广平继承了鲁迅的遗志,团结和保护了许多在上海的左翼文化人士,为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一生大约写过三次碑文墓记,全都出乎友情。一次是写《韦素园墓记》。韦素园是鲁迅支持的文艺社团未名社的骨干。鲁迅认为"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另一篇是《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墓主曹植甫,名培元,是一位"躬居山曲授徒"的乡村教师。鲁迅以"会稽后学"的身份撰写此文,系受曹植甫之子、翻译家曹靖华的请托,但更因为墓主"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历久不渝"。第三  相似文献   

10.
王洪 《各界》2008,17(9)
人们往往将文学作品称为精神粮食,惟独把鲁迅的作品称之为"药",其意如何,不言而喻,而恰恰鲁迅将一篇短篇小说名之为<药>,大概是因之而故吧.鲁迅为什么冠之以"药"为作品的文题,这里隐含了怎样的主题?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文章结构、典型人物和环境等方面来探究.  相似文献   

11.
谈起中华文明,我们常常会感到自豪和骄傲。讲思想有四书五经,讲文学有唐诗宋词,讲科技有四大发明,江山如此多娇,更有无数英雄竞折腰……然而,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吃得营养了、穿得洋气了、住得也相对宽敞了,却似乎很难找着那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和感觉。笔者学着鲁迅先生一篇杂文题目的句式,发出一声感叹:"中国人失掉自豪感了吗?"  相似文献   

12.
<正>战士的生活鲁迅是战士,但战士也需要生活,如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所言:"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实际上,鲁迅并非如常人印象中那样高大威猛、金刚怒目,而是矮小瘦弱、和蔼慈祥。许广平在回忆录中说,在平时,鲁迅对敌人说话也是少愤怒的。生活中的鲁迅幽默、随和,喜欢笑和开玩笑,萧红、章衣萍等人的回忆文章中都有所提及。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道:"鲁迅  相似文献   

13.
牧水 《民主》2013,(4):31-36
1894年10月28日,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出生在苏州城内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1932年"一·二八"沪战爆发后,叶圣陶与鲁迅、茅盾等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翌年,加入鲁迅、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6月,他与鲁迅、夏丏尊、  相似文献   

14.
论“吸取”     
《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需要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研究当代各种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1983年,报纸上有过这样一篇文章,根据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思想,主张我们在改革经济,放开搞活中,要有鲁迅的魄力,“勇于拿来”、“放手拿来”。在哲学、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中贯彻“双百”方针,用《拿来主义》的思想内涵来吸取当代世界的进步思潮,学习、引进各门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用鲁迅精神来批判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思想和资产阶级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哲学和社会学,抵制我们社会残存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等封建遗毒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稀世的宝库,为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它珍藏着一笔无可估量的思想财富,一代伟人智慧的结晶。 这笔财富是鲁迅先生留下的:在他的杂文、小说里,在他的书信、日记中。他那犀利、深沉的笔触涉及文学、政治、社会,论述人情、思想、伦理。他严峻地剖析这古老的民族,剖析敌人、友人,连同他自已。这样的说法或许并不过分:不了解鲁迅,就难于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的当代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洪涛 《理论导刊》2003,(12):44-45
鲁迅对当代中国社会及知识分子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启示意义:首先在于他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其次是他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鲜明的人生态度,再次是他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崇高的牺牲精神。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7.
阳翰笙的建议与三人同访鲁迅计划 1934年10月的一天,在上海爱文义路的一个弄堂里,时任"左联"党团书记的周扬敲开了另一位"左联"负责人夏衍住所的门.此前,因叛徒出卖,上海中央局经历了第二次大破坏.故而,夏衍、周扬等人均分头隐蔽,联系的频率亦相对降低.当周扬突然出现在夏衍面前时,夏衍还真有些意外. 周扬此行,是有一个计划要同夏衍商量.此前,担任"文委"及"文总"党团书记的阳翰笙,曾向周扬建议:"自从冯雪峰走后,好久没有向鲁迅报告工作了,是否近期约个时间一同去向鲁迅报告一次工作."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体制。帝制禁锢思想文化的长久影响却并没有清除。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们提出了反"奴性"的任务。人们看到,当时政治"未受思想上之淘汰",因而"满清虽是推翻了,但民治仍然不能实现"。孙中山号召国民"当把从前之奴隶性质,尽数)却"。陈独秀说,如果不将国民意识中"惟官令是从"等"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完完全全洗刷得干干净净","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当时清醒的思想者都在批判"专制"时候高声呼唤与其相对立的"自由"。鲁迅曾经指出辛亥革命以来思想文化进程中新与旧斗争的"反复"与"羼杂"。他说,中国在"进化","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要推动政治文化的"进化",我们不能忘记孙中山"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和李大钊的"弃陈腐之我"、"弃专制之我"的号召。  相似文献   

19.
流苏 《各界》2009,(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统思想教育下的一些文人通常耻于言钱,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当时的鲁迅就曾"冒天下之大不韪",为稿费打过官司.无独有偶,同时代的另一文豪--林语堂也曾为版权问题与书局对簿公堂. 1927年夏天,林语堂初次来到上海,潜心写作,并且常常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后来有人赞叹其中文好到难以翻译成英文,英文好到难以翻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20.
陈漱渝 《民主》2014,(1):52-53
<正>鲁迅最熟悉的是日文和德文,能读能译,日语说得相当流畅。在留日期间专门学过俄语,对世界语也极感兴趣。鲁迅说:"我于英语是漠不相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但这是过谦之词。实际上,鲁迅学过英语,能用英语简单会话,还根据英文书籍翻译过少量文章。鲁迅17岁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就学过英文,"一星期中,几乎有4天是英文"。虽然只有半年,但毕竟打下了一点基础。早年他翻译英国作家哈葛德《红星佚史》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