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以后,在我国农村中,除了部分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外,还有3%左右的个体农户。这些个体农户多数是富裕农民,或者是兼营商贩或手工业的农户,或者是深山远林里居住零散的农户,也还有一部分是缺乏劳力的贫苦农民;另外,还有少数是地主、富农、被管制的反革命分子以及没有正业的游民分子。由  相似文献   

2.
正"小农户"这个名词在中央文件里出现,可能还是第一次。十九大报告强调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号文件浓墨重彩用一个段落专门讲这个问题。中国目前需要提倡或者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通过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现在所说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者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这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旁边还有两亿多小  相似文献   

3.
稳定脱贫旨在强调脱贫效果和质量,其内涵包括经济收入、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三个维度。经济收入推动农户个体成长且决定其社会生活层次,个体发展提升农户经济收入且影响其生活追求目标,社会生活状况促使农户调整个人心态且刺激其努力获取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依托国家重大战略协同推进贫困治理,是高效高质实现稳定脱贫的智慧路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农户为视角,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以及家庭因素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农户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评价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房屋类型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06,(11):11-11
不少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采用了农户兼业的经营模式。不同国家的农户兼业同其农业发展历程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时代背景,或者同一背景但处于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农户兼业的动因和规律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农户兼业既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是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1956年春,我们全省就已经实现了农业的高级合作化。那时,全省共有农业社19,400个,其中高的社18,198个。入社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7.89%,初级社1,202个,入社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9%。从1956年秋收以后到现在的这一段时间内,又有近1,000个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原来留在社外的两万余户个体农户中,又有15,000余户入社了。现在,全省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已占农户总数的99.6%,加入初级社的农户和仍然留在社外的个体农户只各占农户总数的0.2%了。这个简单的事实,说明了,全省范围的高级合作化,经过去年一年的考验,已经站住了自己的脚根。然而,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的确,一年以来,事情并不是那样一帆风顺的,我们遇到了人们头脑中许多复杂的思想问题,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农业社内外的许多矛盾,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生了许多缺点和错  相似文献   

7.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陈蔚东在现阶段城乡个体经营者队伍中,百分之八十左右为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它反映了农村改革后农户经济的一种客观走向,说明广大农民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主要社会力量。大批的农民走向个体私营寻求致富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条...  相似文献   

8.
《半月谈》2004,(2):74-75
对农村土地拥有发包权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家庭承包的承包方则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相似文献   

9.
我国共有一亿一千多万农户,已经参加各种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约有四千七百九十多万户,其中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有二十七万三千多户。这说明在已有的互助合作组织当中,普遍地大量地存在的还是互助组;在全体农民当中,还有一大半是单干户。经过一九五四年的努力,参加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可能达到并超过全国农户  相似文献   

10.
微观天下     
正扶持小农户要下绣花功夫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据《人民日报》)【评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中国农村还有大约2亿小农户,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所以,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更好地保障小农户的生存环境,给予必要的扶持政  相似文献   

11.
法博士     
这种情况下他该怎么办法博士:我是邹城"村村通"的个体客运司机,有一辆自己的客车。在我跑的线路上,还有另一个个体司机韩某也跑这条  相似文献   

12.
我省粮食三定工作在去年秋季进行的时候,有50%左右的农户尚未入社,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数字是按个体农户确定的。目前我省已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99%的农户都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过去若干小社也进行了合并。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实现,使粮食购销对象由320多万农户变成了近2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大大的便利了粮食购销工作。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在粮食三定工作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将粮食购销数字进行统一计算,以进一步改进农村粮食购销制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走访了长沙县黄花镇10户纯农户,就当前农民的负担问题进行了调查。黄花镇是长沙市近郊一个镇,镇办企业比较多,个体工商户不少,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把工业、商业、农业的总收入按人口平均计算,该镇人均纯收入已达1046元。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不高,尤其是纯农户,负担的项目繁多,任务重,苦不堪言。除了交纳农业税外,还要负担  相似文献   

14.
这里,新房林立,还有文化广场、农家公园、书屋、商店、卫生站、学校……宛如山村中的一个小城镇;这里,98%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80%的农户有了摩托车,100%的农户看上了电视,98%的农户有了固话或手机,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过上了城市般的生活。这里,就是郁南县的大迳村社区。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客观环境下农户的资金需求情况。本文以包括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活动的农户经济行为为基础建立Probit模型,利用湖北省辖区内九个地区2008年11月份75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家庭工商业平均收入的增加,农户的借款需求先下降后增加;随着家庭平均教育支出的增加,农户的借款需求先上升后下降;农村农户的借贷需求与农户是否有抵押物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农户在有借贷需求的情况下实际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概率也与农户是否有抵押物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农户的借款获得和是否是个体工商大户与种养大户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镇内金融机构数量与农户的借款需求和借款获得都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到甘霖镇施家岙村蹲点调研时,我把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确定为这次调研的主要课题。通过召开村情座谈会,走访部分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和个私业主,走访该村五个自然村的7户低收入农户和困难户,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村民群众的疾苦。低收入农户要奔小康,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后,沈阳市内的个体工商业户,必须给员工缴纳工伤险了。参保费用均由个体单位缴纳,雇工个人不用自己缴费。这是沈阳市首次将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而且,如果雇工单位停止缴纳工伤保险费,或者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雇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雇工单位负责支付。  相似文献   

18.
我完全同意周恩来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现在我对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作一些补充的说明。中国农村现在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大革命,即社会主义革命。1955年下半年,中国农民结束了自己在三岔路口上的摇摆不定。不仅是广大的贫农群众,而且还有广大的中农群众,他们拋弃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根据1955年12月底的统计,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60%以上。到今年1月底的统计,入社的农户则已经占全国总农户数的78%,共有9,281万多农户,其中属于高级社的农户为2,459万户。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情况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虽然多数的合作社到今天为止,还是半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民族地区自发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自发移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个体或家庭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自发移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同时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宣传的过度和建设的"缺位",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集聚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解决自发移民户籍建立平等发展的基础,以及把劳动力转移和培育适宜产业作为自发移民社区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完善好激励约束机制,也就是综合运用激励和约束两种治理方式来鼓励特定组织或者个体的正向行为,约束其负向行为。激励是为了鼓励正向有益行为,而约束是为了抑制负向不良行为。在实际治理过程中,二者要有机结合,共同发生作用。激励约束机制必须注重激励约束的综合应用,通过奖励积极行为、约束不良行为双向发力,达到规范特定组织或者个体行为的目的。激励约束机制可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