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10月,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新余罗坊会议期间,请了兴国县永丰区参加红军的8位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座谈会。1931年元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刚刚结束,毛泽东即将长达4万余字的《兴国调查》整理成文。如今我们重新走访了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4,(12)
《十年内战期间贺龙革命活动大事记》是《贺龙年谱》(征求意见稿)中的一段。为了纪念贺龙同志逝世十五周年(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逝世),特将这一段年谱在本刊内部发表。读者们有些什么意见,请直寄本刊转作者,以便能在《贺龙年谱》公开出版之前再作修改。  相似文献   

3.
正李井泉(1909—1989),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1927年8月7日,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途经抚州,年仅18岁的李井泉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起义军,在红十一军二十五师任政治宣传员。同年10月,李井泉参加了朱德领导的广东三河坝战斗。后因起义部队撤走,李与部队失去联系,留在广东大埔、丰顺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李井泉受中共广东东江特委派遣,来到中央苏区红四军前委送信。当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留下他在身边任秘书,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很年轻,精明  相似文献   

4.
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迫害,被撤销了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等所有职务。这年冬天,他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调回上海,“接受审查,听候处理”。他虽身处逆境,依然对党无限忠诚。一年后,组织上派他担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互济总会是党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来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一个革命的群众组织,需要与多方面打交道。而邓中夏曾担任过上海大学校务长,领导过上海工人运动,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同敌人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缉拿的对象。邓中夏出面领导互…  相似文献   

5.
郭军丽在《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党史文献学刍议》一文,认为“毛泽东致古柏的信”是一封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挑拨革命阵营内部团结、借毛泽东迫害彭德怀等人的伪造信。笔者认为这一断言是不对的。此信写于1930年12月中旬富田事变发生之后。当时古柏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的秘书,受总前委的派遣,正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镇协助先期到达的总前委特派员李韶九进行肃反。事变发生后,段良弼、丛允中等领导人不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权力来源与运作 邓小平是以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名义主政瑞金的.他是怎样当上瑞金县委书记的,早已众所周知.1931年8月上旬,刚从上海来到瑞金的邓小平及同来的金维映,碰巧遇上也于此时到了瑞金的中共赣东特委书记谢唯俊、苏区中央局巡视员霍步青,以及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余泽鸿夫妇.他们为扭转当时因县委书记李添富乱捕滥杀“社会民主党反革命分子”而形成的危局,经商议推举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这样,瑞金便有一明一暗两个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党史研究资料》1987年第7期发表了竹卿同志撰写的《一桩亟待澄清的历史公案——重评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为何未被选为前委书记》,指出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未能当选为前委书记,主要是毛泽东自己再三请求辞职。第一,1929年6月8日,红四军前委与闽南长汀的白沙举行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向大会递交了一份“书面意见”,明确提出“请求马上更换书记,让我离开前委”。——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毛泽东第一次向前委会  相似文献   

8.
对1930年10月中旬红二军团自峰口出击渡江的南征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认为是为了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红二军团南征不是为了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而是为了开辟和扩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9月31日邓中夏给长江局转中央的报告,指出了红二军团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将各零星苏维埃区域联系成整个苏维埃区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红二军团前委提出了具体的方案。邓中夏于10月19日在《关于红二、六军的报告》中向中央报告说:10月7日很顺利地占领了仙桃镇,前委“决定不再北进,移师南  相似文献   

9.
曾中生,190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四期生。从1930年11月至1931年5月,先后担任鄂豫皖边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鄂豫皖分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1935年8月中旬,被张国焘派人用绳索勒杀于四川卓克基北面密林中。在被张国焘关押期间,撰写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等多篇军事著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平反昭雪。1984年被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23):36-39
1931年1月开始的十几天当中,陈毅创建并领导的红二十二军——这支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屡立战功的主力红军,在肃AB团浪潮的冲击下解体了。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一纸调令,任命陈毅为中共赣南特委书记。接到调令的第二天凌晨,陈毅独自骑马离开黄陂,赴往兴国县城,那里是特委机关驻地,也有他温馨的家。陈毅的妻子——中共赣南特委机要秘书萧菊英,看到丈夫归来,心里交织着难以言喻的情感。她已知道红二十二军被解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陈元宰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干事、厦门市委常委(主持日常工作)、漳属特委书记等要职。 1931年1月,厦门党组织遭敌破坏,陈元宰被捕入狱,遭受严刑酷打,被判无期徒刑。他坚贞不屈领导难友进行斗争。在党组织营救下,于1933年12月出狱。中共福州市委派他到连罗中心县委任宣传部长并负责县委日常工作,为开辟连罗地区、支持闽东特委建立等作出重要贡献。“闽变”失败后,国民党大举“围剿”闽东苏区时,陈同任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六日,中共宁德县委召开“霍童惨案”专题座谈会.应邀到会的有黄垂明等十二位老同志,还有省地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联络组、地委党史办、地下党办以及县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县委副书记陈修茂主持座谈会。“霍童惨案”发生于一九四三年一月六日,我闽东特委书记丁进朝及特委领导的闽东游击纵队八十多人惨遭敌107师大屠杀。左丰美同志在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回忆时说:  相似文献   

13.
古田会议后,红四军前委曾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四军报告》。关于《四军报告》成文地点,黄少群同志在《关于古田会议的两则史实考证》(载《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一期)一文中说,“据有关部门查证,《前委报告》(即本文所指的《四军报告》下同)是朱德率军转移到闽赣交界的大田地方时代前委写的”。笔者认为,《四军报告》不是朱德代前委写的,报告成文地点也不在大田,而是红四军前委于1930年1月6日在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苑》2014,(10):43-43
“毛泽东致古柏的信”写于1930年12月中旬富田事变发生之后。当时古柏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的秘书,受总前委的派遣,正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镇协助先期到达的总前委特派员李韶九进行肃反。富田事变发生后,段良弼、丛允中等领导人不能正确对待党内斗争,他们公井反对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一方面进行军事对抗,另一方面不惜制造政治谣言,到处张贴“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和“毛泽东勾引白军反水”等反动标语。  相似文献   

15.
一、“中央代表团”的派出及其使命1931年春,中央政治局决定向中央苏区派出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三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它的形成及派出有一个过程.早在1930年8、9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两次讨论成立苏区中央局.10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了苏区中央局组成人员,并决定派项英先去苏区.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最终确定苏区中央局由项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吴振鹏、余飞,再加上当地二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暂由项英代理.10月29日,中共中央致信红一、红三军团前委,告知在项英未到苏区之前,苏区中央局可先成立,暂以毛泽东代理书记.这时,任弼时即被指定为苏区中央局成员之一.项英于1931年1月初到达江西苏区的宁都县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于1月15日在小布正式成立,宣布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一人、共青团中央一人组成.同时成立了由苏区中央局领导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毛泽东、朱德任副主席.此时,周恩来、任弼时还在上海,共青团中央一人和湘赣边特委一人名单尚未确定,余飞因故不能去苏区,曾山因发生“富田事变”与苏区中央局失去联系.当时在苏区中央局工作的,只有项英、毛泽东、朱德  相似文献   

16.
《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1929年7月—1930年4月)》(以下简称《情况报告》),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仅存的一份研究从红四军党的七大到古田会议的宝贵历史文献。但是,这份文件的作者是谁,长期以来是一个疑问。过去党史界一直认为是红四军前委候补委员、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所写。可是,1985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选编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参考资料》)中却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此件“可能是1930年春,陈定效(应为“郊”,该书印错——引者)因病由红四军回上海后,向党中央的汇报材料”。我认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该文件为熊寿祺所写还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工人通讯》是中国工农通讯社1930年7月在上海、1931年4月在德国柏林开始出版的刊物,有英文版、日文版、德文版。英文版向世界各国共产党和进步报刊发行,日文版定向对日本共产党及日本进步刊物发行,德文版主要是向欧洲国家然后是美洲发行。从目前获得的史料确知,《中国工人通讯》仅在1931年3月至9月间,至少先后向海外报道了鄂豫边、鄂豫皖边、湘鄂西、闽西、闽粤赣等苏区的情况。如1931年3月7日出版的刊物,就对鄂豫  相似文献   

18.
滕代远是平江起义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1904年生,湖南麻阳人,苗族。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后历任共青团平江县委书记、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醴陵县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7月与彭德怀、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党代表兼13师党代表。同年12月与彭德怀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1930年后历任红3军团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副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武装动员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19.
彭四芽 《党史文苑》2023,(S1):40-42
<正>1930年2月6日至9日,由毛泽东主持,在江西省吉安县陂头村,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因来不及赶到未参加)和红五、红六军军委举行联席会议(亦称“二七”会议)。“二七”会议讨论了政治、土地、红军、党的组织及苏维埃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二七”会议不仅对当时赣西南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的全面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郭兵主编的《红都瑞金》记载:1931年8月,中共赣东特委从宁都迁到瑞金后,谢唯俊(中共赣东特委书记)了解到李添富(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在全县大肃"社会民主党",并发现其中存在严重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制止,迅速扭转局面,以应对敌军可能对瑞金发起的进攻。此时,邓小平来到瑞金。苏区中央局巡视员霍步青对邓非常了解,在同谢唯俊等研究后,决定将乱肃"社会民主党"一事交给邓小平纠正。中共赣东特委委任邓小平为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并要金维映配合邓小平工作。霍步青何许人也?他为何推荐并与中共赣东特委共同决定由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