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黄祺 《新民周刊》2012,(25):29-31
老外戴亮说,外国人在中国的境遇,与中国人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而中国人如何看待老外,取决于他们怎么看待自己。老外们曾经的"贵宾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排斥与鄙视,同样是一种"畸形"。20年前,只要生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普通话带点儿化音,一个老外很容易在中国如鱼得水甚至一举成名。但如今,混中国越来越难。且看爱思考的老...  相似文献   

2.
侯磊 《新民周刊》2012,(3):90-90
实际上不论民主有用与否,它都是存在的,和每个人生活相关的。我们不再谈论外国怎么好而中国怎么不好,要谈论这一地区的民主是否与之相适应。曾经和一位"北漂"的欧洲老外聊起他们本国的民主,没想到他上来一句就是:  相似文献   

3.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25):22-23
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是啊,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只要天生一对蓝招子,外配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普通话带点儿化音,双臂最好金毛茸  相似文献   

4.
《新民周刊》2012,(46):22-23
许多初出国门的中国旅游者曾经觉得老外很夸张:天刚擦黑一家家铺子就都关门了,周日里甚至整天都不开门,怎么看都不像正经做生意的样子。老外也觉得中国人很夸张:买东西嘛,多大点事儿,居然成了旅游的一大关键词?到底是谁夸张呢?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大概真的会哑然失笑:一大堆中国人深更半夜守在电脑前"抢跑道",把一个莫名其妙的"...  相似文献   

5.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25):32-33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他们得提前适应一下。"近日,一组名为《中国2050》的摄影作品在网上被疯狂转载,片中的主角均是外国人,扮演着中国社会中的底层劳动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网友感叹,真盼望"外国民工"时代早日到来,自己也开个工厂专雇老外。  相似文献   

6.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5):34-37
从什么时候开始,留学中国已悄然成为欧美青年的一种"时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愿意把他们的未来"赌在中国"?6月,又到期末考试季,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考场上,插班就读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堂考试。十多名留学生坐在考场后排,对着考题一脸茫然,看起来,眼下这一门工科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太难。  相似文献   

7.
《新民周刊》2022,(33):6-7
2021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的支持下,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联合推出《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取得了空前成功。“老外讲故事”也成为上海的知名IP。  相似文献   

8.
如果只能依赖成本优势,那么中国公司的天花板已经越来越近了。一位外企的高管朋友谈到中国企业的竞争时,认为中国企业在后面追赶时很厉害,等到超过对手了,反而很容易出现危机。这让我回想起一位通信公司朋友的话:现在老外打不过我们,所以他们的策略就是撑死我们。因为中国公司还没有准备好做世界第一。中国公司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不过是...  相似文献   

9.
对于欣欣向荣又充满着传奇的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方巍并不陌生,只不过他更多地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艺术商人或艺术圈儿的朋友,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故事的缩略版是,在上海学习艺术后,方巍前往日本继续追寻自己的绘画理想;不过  相似文献   

10.
1899年,内藤湖南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就此开始了与中国文人之间的正式交往。在这期间,内藤湖南与中国知识分子展开交往,潜在地批判改良派的知识分子,高度赞美与自己抱有一样志向的"有识之士",与一批从事汉学研究、诗歌创作的文人形成了"唱和"的挚友。就在这样的交往之中,内藤湖南奠定了自己从事学问、研究中国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皓  吴雪 《新民周刊》2020,(5):36-37
我18岁时,站在党旗下宣誓入党,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热爱。平时我不爱拍照,连新闻报道中用的图片都是自己临时拍的,但等这场"战疫"打赢了,等我们的祖国好起来,我想好好和家人吃顿团圆饭,拍张全家福。我是罗皓,今年44岁,是一名退伍军人,2019年3月,我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调配到崇阳县下属的天城镇,成为了一名四级主任科员。2月4日,我突然登上了新闻头条,传播最广的那篇文章《这位湖北干部,火线提拔》刷屏,让大家开始认识我。  相似文献   

12.
乐正阳 《德国研究》2021,36(3):137-151
"潜园"建造于德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波鸿鲁尔大学校园内,是欧洲的第一座中国江南园林.本文以中国园林的营造体系为要素,结合其他海外中国江南园林实例,介绍和分析"潜园"的选址、园名、立意、设计思想和景物特色."潜园"虽占地不多,设计者张振山教授却能因地制宜,巧妙地体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完美地呈现了中国园林艺术之美.文章将"潜园"与第一个中国境外苏州园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明轩"、美国波特兰的"兰苏园"、洛杉矶的"流芳园"相比较,阐述了江南园林如何融入当地建筑和自然景观,体现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使古典园林艺术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赵雅楠  金姬 《新民周刊》2012,(31):32-34
中国留学生"洗盘子"的传统形象似乎已一去不返了。这些早早走出国门的孩子,家里往往不缺钱。于是,这片蕴藏丰富的海域,很快就成为各家机构争相捕捞的"红海"。产业链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里,某留学中介机构正在举办一场"和哈佛学生面对面"的活动。现场的4名女生大多英文比中文流利,因为她们大多在美国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的关系性思维与西方政治哲学的思维方式迥异。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以先秦诸子为源流,有"天道仁札"的通贯系统。"天"是中国人心中万事万物的本原和统摄;自"天"下降有"道"、"仁"和"礼"的范畴,它们开始关乎人间秩序。通过系统整理以"仁"为核心的关系性政治哲学,文章进而为汇通中国传统和现有国际体系的话语打下基础,为中国外交的顶层、观念设计,甚至为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以中国上升的物质实力为依托,沟通西方社会哲学思潮的语言学、存在主义、关系和实践等本体论转向,这一顶层设计可以通过系统性反思现有国际社会话语体系来突破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瓶颈。中国理应在关键大国关系的构建、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世界秩序想象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政治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45):34-36
1923年,麻将在美国的销量飙升到150万副,在上海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中居于第六位。同年,《纽约时报》刊登麻将学习班的广告,学费10美元;《名利场》专栏文章宣示麻将风暴正席卷美国……美国人称之为"麻将疯潮"(Mah-Jongg craze)。雀牌魅力,国界难挡。这些年欧美学校开设麻将兴趣班、老外组团参加麻将赛的新闻让中...  相似文献   

16.
叶青 《中国政协》2020,(7):66-67
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有了新面貌新气象。新时代政协履职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继承与改进创新有机结合。"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我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以筑基、与时俱进、凝聚共识,努力当好合格的新时代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7.
邵乐韵  龙怡 《新民周刊》2012,(20):39-41
"4·11"中国留学生遇害案,触动了中国留学生担忧海外安全的敏感神经,留学生圈子中掀起"自保"热潮。中国海外留学军团正逐年壮大,以拥有全美最多国际学生的南加州大学(简称"南加大")为例,2011年,该校7226名外国留学生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近3000人,占总数的35%。留学生人数增加,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23):51-53
"如果申请者没有能力提供比较多的财富证明,向签证官展示一些家庭近照,表明家庭生活和睦,不会因为小利出逃,对打消他对你的移民顾虑也有好处。"中国护照最不好用?每次看到港剧里的烂俗桥段,男主角直奔机场追赶负气出国的女朋友,小林都会由衷羡慕,酸溜溜地说:"放在内地,一个签证办下来,两个人早就和好了。"小林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  相似文献   

19.
周洁 《新民周刊》2022,(3):58-61
"Jonathan的故事是音乐剧人的初心,不论条件多艰难,始终保持对未来的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的门槛是高的——唱功、跳舞、演技,每一项都不能有短板。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剧演员在台上的光鲜和台下的辛酸对比格外鲜明:因为市场上的演出太少,除了微薄的排练和演出费外,部分音乐剧演员一度需要送外卖、开网约车补贴生计,才能维持自己对舞台的热爱。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风险和投资保护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涉及东盟国家的公共利益。为减少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投资纠纷,保障"一带一路"投资的可持续性,建立保障投资者与东道国利益平衡的投资体系至关重要。从1985年开始,中国与东盟各国陆续缔结了传统的双边投资协议以及区域性投资协议《中国—东盟投资协议》。虽然这些投资协议中部分条款的设置较为笼统,但大部分条款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总体上体现了中国对东道国利益和投资保护兼顾的"仁慈"型大国的投资法制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