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DNA分析技术是当前法医生物物证鉴定中最主要的技术手段.STR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确定等;SNP分析技术可应用于身份鉴定、亲权鉴定、始祖推断和表型推断;DNA测序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的物种鉴定,其中新一代DNA测序技术能够分析更多的遗传标记,有了创建全部遗传标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死亡时间是法医和刑事侦查工作者在调查犯罪行为和其他死亡事件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之一。但是目前死亡时间推断所使用的传统方法常受到经验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推断的准确性。由于DNA和某些RNA在细胞内的含量十分稳定,而且个体死亡后这些遗传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呈有规律地降解,所以通过测定死后细胞内的DNA和RNA含量推断死亡时间成为法医学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硅藻检验用于他杀案件、意外死亡事件等几例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为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硅藻检验的结果,能够为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案件性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中毒案件。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比较复杂,有投毒谋杀、服毒自杀和误服等灾害事故.也有投毒后用其它手段杀害或伪装自杀。据我市统计,自1985年─—1995年期间,中毒死亡尸体占尸体总数的9.8%.由于中毒案件的发生数量多,影响大,后果严重。因此对中毒案件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现就150例中毒死亡案件作如下分析。一、一般资料1.案件性质150例中,自杀109例,占72.7%;他杀11例,占7.3%;意外事故30例,占20%.2.年龄,性别,各种年龄均有,但以18—35岁居多…  相似文献   

5.
法医DNA技术即通过对遗传物质DNA的序列多态性及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检验来进行法医学的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法医物证检验主要依赖于蛋白质水平遗传标记多态性,即血型、酶型、血清型等,其检验结论只能是“排除”或“不排除”。随着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新的遗传学标记不断被发现。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Jeffreys建立了DNA指纹技术,在个体同一认定和亲权鉴定上实现了从排除到认定的质的飞跃,开辟了法医物证鉴定的新纪元。随着PCR技术应用于法医物证检验及VNTR、STR位点等遗传标记的不断发现,近二十…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复杂损伤归类,对损伤机制的辩证分析和推断,总结出一种推断损伤形成工具、机制及成因的检验技术方法,在实践损伤检验鉴定和分析案件性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2002-2013年来已查破的30例重型、特大杀人碎尸案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出寻找被害人身源是案侦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全面细致勘查犯罪现场,寻找法医物证,为诉讼提供科学证据,在此类案件中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先进的法医学理论和检验技术,可为凶杀碎尸案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有益的帮助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三宗机械性窒息致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结合现场勘查及案件破获的情况,谈一谈在机械性窒息致死案件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法医学检验的作用,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诉讼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涉枪案件在东莞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随着DNA技术的发展,涉枪案件的技术鉴定由原来的指纹和弹道痕迹及射击残留物的鉴定扩展到了DNA鉴定,DNA鉴定的证据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现场勘查人员及技术人员的重视。本文总结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2009年至2011年17宗涉枪案件,并对这类案件的DNA检验鉴定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死亡时间的推测,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尸体检验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巧妙地消除不同体质的尸体冷却速度不均衡一致对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的数学模型,用以比较准确地分析推断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1.
DNA检验技术在司法鉴定中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但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还仅仅是刚刚起步的,在法庭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还会面临新的课题等待解决。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全面开展,这类群体是否也会携带两组DNA、他们子女的DNA是否会形成多倍体、是否能做亲子鉴定、孪生兄弟和孪生姐妹结婚、他们的子女如何确认等一系列新的法庭鉴定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相似文献   

12.
从1985年法医DNA鉴定技术首次应用到法庭科学以来,法庭科学获得了质的飞跃,改变了以往法庭科学检验只能"否定"不能"认定"的历史。利用法医DNA鉴定技术,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由于其鉴定结论的认定概率几乎接近100%,所以该鉴定结论被认为是铁证。但作为鉴定结论的一种,笔者认为,它不能优越于其他证据,决不能盲目夸大法医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只有符合采信标准,才能作为定案证据予以采信。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诉讼中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鉴定解决了困扰司法鉴定多年的“同一认定”的技术难题。DNA鉴定结论能为刑事诉讼提供有力证据,但它仍然是证据的一种,并非“铁证”,盲目迷信DNA鉴定具有危险性。应该审查DNA鉴定的偶然重复性、污染可能性、鉴定水平的差异性、鉴定书的规范性,以及与其他证据的关联性。DNA鉴定结论只有与其他相关证据相印证后才可以作为证据予以采信,其证据效力必须经过审判人员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并采信后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14.
常规PC R技术大都以大量DNA分子(一般为105个以上)为模板进行DNA扩增,单分子PCR技术是一种以极少量DNA分子(1、5或10个分子)为模板进行扩增的技术。在高保真度DNA聚合酶作用下,单分子PC R技术能扩增出高度一致的DNA。文章介绍了单分子PCR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特点及其法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15.
法医痕迹是指在命案现场中反映在尸体上的痕迹和血迹等生物检材分布情况,在命案现场分析中,根据法医痕迹分析案件是介于法医、痕迹与侦查之间的一个桥梁,是新世纪法医工作与痕迹工作的延伸,把法医学与痕迹学结合起来,运用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特别是尸体上的心理痕迹,对于提高命案现场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拓宽法医学和痕迹学的研究范围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混合斑的检测分析.一直是法医学特别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各种提取和扩展方法在混合斑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分析比较了诸多研究方法.并对混合斑中精子DNA分析的应用前景和结果评价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法庭科学中,人身识别主要采用下列四种技术:指纹识别、虹膜纹识别、DNA技术和牙齿形态识别.指纹载体是综合性有机物,虹膜是软组织,在重大灾难性案件中,它们极易被毁坏,且我国也尚未建立起非犯罪人口档案库;DNA技术虽然鉴定精确,但成本高、检验周期较长,因此这三种技术都有不足之处.相比之下,牙齿形态鉴定法效果较好,文章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PCR技术是依赖于靶DNA序列侧翼上所结合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经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PCR循环包括DNA热变性、引物退火、链的延伸三个步骤。PCR技术是陈旧、污染、腐败、降解和微量物证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破解喀纳斯猜想中作出了权威解释。  相似文献   

19.
凭借语言质料,以突破"侦查死角"为切入点,以"法哲学"与"语言哲学"为其认识论指导,吸收和借鉴"刑侦学"、"语言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以此讨论"语言刑侦学"之理论基础;以"刑侦原理"为其实践操作支持,通过"语言"的功能二重性潜移默化准刑侦人员(学员)的逻辑推理能力与人文素质养成,以此分析"语言刑侦学"之应用价值,以期为"语言刑侦学"学科立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例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死亡案例分析,探讨了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相关法医检验的应对要素。研究发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是外伤后早期未发生出血、经数日或数周突发出血,引发伤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症状及体征,经CT复查而发现的一种延迟性出血。其成因为外伤时外力作用致脑实质多发小软化灶,持续地损伤脑内血管,因诱因导致血压的突然升高或附近组织急剧变化的抵抗而发生出血。所以,对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需结合调查,全面分析其伤后医疗病历、CT检查回报以及尸检病理组织学所见等,综合判断。以避免引起伤者、致伤者、医院甚至办案单位等多方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