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和森与向警予的结合是志同道合、自由恋爱的结晶。 蔡和森与向警予的爱情萌发于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巨型邮轮上。1919年底,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50多人乘坐“盎特莱蓬”号法国邮轮从上海启航前往法国。35天的航程对一般人来讲,必定觉得漫长而枯燥无味,但对于热恋中的男女来说,却显得短暂而情趣横生。蔡向两人经常一起观看日出,讨论学习和政治问题。在谈到个人婚姻问题时,他们都强烈地反对旧式婚姻,主张大胆追求新式爱情和理想的完美结合。当邮轮停靠在终点站法国马塞港时,他们俩都惊喜  相似文献   

2.
马涛 《广东党史》2010,(2):20-23
<正>蔡和森是中共早期革命史上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1919年蔡和森与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国,在巴黎接受共产主义。1921年底,蔡和森回国,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于1922年在中共"二大"上同妻子向警予一起当选中央委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期间,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活动中,向警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蔡和森。为进一步寻求救国的真理,他们双双乘上央克莱蓬号邮轮,远涉重洋去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5  相似文献   

4.
肖玲丽 《湘潮》2015,(3):339-341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有着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短暂而又精彩,曲折而又光辉。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倾注一生。蔡和森与向警予的婚姻,作为他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人生中的光辉篇章,令后人称赞学习。1919年,蔡和森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获得了去法留学的机会。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向警予积极参与运动,参加了"新民学会",也获得了  相似文献   

5.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爱情与他们从事的事业一样,既收获了成功与喜悦,也遭遇了失败与痛苦。他们的爱情帆船在航行中遇到了暗礁激流,以致终究未能抵达生命的彼岸,途中不得不痛苦地分道扬镳。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简讯     
《湘潮》1995,(5)
简讯3月30日,双峰县隆重纪念革和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蔡和森生平事迹报告会,向蔡和森塑像敬献花篮,蔡和森、向警予、蔡畅以及母亲葛健豪的群体雕塑破土动工的奠基仪式,参观"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和"蔡畅事迹陈列室"。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委、...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20年代,蔡和森全家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找革命真理,震惊神州,新闻界争相报道。20世纪30年代,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的子女们寄居苏联国际儿童院,留学莫斯科高等院校,攻读工、农、医,以后均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家。他们是蔡妮、李特特、蔡博、蔡转。他们和父母工作在不同的年代,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他们的名声不如父母那样显赫,但他们的业绩无愧于他们的父母,无愧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为推动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生平思想研究,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南开大学蔡和森、李富春研究中心与《党的文献》杂志社拟于2015年5月在天津联合举办"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1920年5月,留法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对志同道合的湖南青年学子结为良缘,他们是蔡和森与向警予。婚礼是在法国蒙达尼市法文新司学校的一间木板平房里举行的。当着几十位中国同学,蔡向二人共同朗诵了他们编写的《向上联盟》的诗册。婚后,二人合影留念:肩并肩坐着,共同捧着一本翻开的《资本论》。意寓二人结合的共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向警予作为中国妇女的先驱,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一生确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马克思主义胜利的一生。1向警予,1895年9月4日(农历7月16日)生于湖南省淑浦县城的一个商人…  相似文献   

10.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政治舞台叱咤一时的革命风云人物。他俩的爱情曾一度被无数革命青年奉为楷模。然而,和两人从事的革命事业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一样,他们爱情的帆船在航行中也遇到了暗礁急流以至终究未能抵达生命的彼岸,途中不得不痛苦地分道扬镳。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1.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位于溆浦县城警予西路,占地面积12亩。纪念馆由向警予故居、生平事迹陈列室、纪念广场三个部分组成。步入纪念馆大门,一条桔红色花岗石铺砌的大道犹如一条彩带飘向纪念广场,向警予铜像纪念碑矗立在广场的中心,碑体总高9.4米,红色磨光花岗岩基座的正面镶嵌着陈云同志题写的“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金色大字。纪念广场右侧的纪念碑园,建于1995年,主碑呈正六面体,镌刻着蔡和森同志1928年7月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沿着杨柳依依的河堤,踏着鹅卵石小径直达向警予故居。故居建于明末清初,是具有湘西民居特色的五柱穿斗式木…  相似文献   

12.
湖南一向被称作人杰地灵之地.自辛亥革命之后,就产生了如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李富春、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等一批对中国革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在开国将帅中,湖南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一 蔡转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与李一纯的女儿。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蔡和森在会上与瞿秋白、毛泽东等人一起批判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会后,蔡和森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赴北方局指导工作。他的女儿蔡转就是1928年2月出生于天津的。按照中国人一般的习惯,给女孩子取名都比较注意选择那些柔和美丽的字眼。“蔡转”,她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据她母亲李一纯回忆,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里,蔡和森又添了一个女儿(第一个女儿是蔡和森和向警予所生的蔡妮),高兴至极,同时也对女儿寄予厚望: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大的转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寻找自己追求的目标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和亲切感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20世纪初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寻找自己追求的目标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和亲切感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20世纪初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湖南党史人物传记资料选编》第一辑出版经省委批准,由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辑的《湖南党史人物传记资料选编》第一辑已经出版,内部发行。本书收入了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等十五位我党早期重要  相似文献   

17.
向蔡同盟     
罗绍志 《新湘评论》2010,(12):52-53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夕,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  相似文献   

18.
徐特立作为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和培养了几代青年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等,在青年时代都曾受教于他。徐特立嘉言懿行、为人师表,深受青年们的敬重和爱戴。在徐特立六十寿辰之际,毛  相似文献   

19.
向蔡同盟     
罗绍志 《学习导报》2010,(12):52-53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夕,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8,(8)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母亲,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这个家庭出现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4位了不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这4位革命家所从事的早期革命活动,都联系着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葛健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