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定县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三个三”:建设好“三支队伍”、狠下“三个功夫”、建设“三三个环境”,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设“两课”精品资源共享平台,是信息网络化时代改革和创新“两课”教育教学,增强“两课”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然而,就目前“两课”精品资源共享建设来看,在建设水平、技术条件、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两课”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此,要从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资源共享内容和健全配套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和完善“两课”教学精品资源共享建设,更好地发挥“两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和造就党政后备人才,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实现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预期目标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大学生“村官”计划总体分析、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与基层组织建设、大学生“村官”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历史上的知青运动的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执政理念,公安机关必须把这个执政理念内化为新的公安追求,将公安队伍建设和警务活动融入保障和建设“美丽中国”之中,通过树立与“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相称的警务理念;塑造与”美丽中国”相称的人民警察形象;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开展警务活动,努力实现警务质量之美,承托起保障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成绩大于问题的形势下提出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是政治道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反对“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也要反对“道德万能论”、“道德无用论”,更要反对“人治”。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的本质特征,需要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重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和揭示新的社会阶层与“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与“劳动者”,新的社会阶层与统一战线中两种“爱国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要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若干紧要的关系,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元主导”与“百花齐放”、“事业性”和“产业性”、“学习”与“创新”、城乡关系以及“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化政府间关系的构建作为“五位一体”现代化布局的重要推进因素,与这五方面的建设密切相关——构建网络化政府间关系能够有效推进这些方面的进程或提升其水平,因此,有必要在阐释“五位一体”现代化布局的缘起及网络化政府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五位一体”现代化布局与网络化政府间关系的相关性,并探讨网络化政府间关系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起,形成了我国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格局。那么,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和十七大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到现在的“四个文明”,这是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打造“先进性论坛”学习教育平台,大幅度提高党员素质。2005年来,我们江汉区委组织部共投入80多万元,建设了24个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的“党员之家”。建立机制,增强学习自觉性,为“先进性论坛”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区广泛开展“江汉大发展,党员怎么办”、“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组织书记论党建”等学习研讨和征文活动,举行了“学党章用党章”知识竞赛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演讲比赛。全区基层党组织不断丰富论坛的活动形式,如花楼街开办的“党员论坛”,城管局创设的“创新论坛”等,对强化党员学习、发挥党员作用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祖国陆地辽阔的边疆和海岸线是“边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俗”与“流”的交流,可以扩大每个个体能够调动的资源量。要从爱国守法、人格平等和本性自由等新观念结构的高度来进行促进边疆“俗”、“流”和谐的制度建设。不仅要注意边疆“俗”、“流”和谐建设的硬指标,还要关注这种建设的软指标。“俗”、“流”和谐对于实现边疆各主体的两种心理预期均有益处,因而对和谐边疆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世界”。未成年人犯罪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和谐,事关民族和社会的未来。当前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峻,并呈现严重的上升势头,正值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幸福广东”的建设,离不开对这些“问题孩子”的关注,离不开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为此,本文在阐述当前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提出了工读学校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七大力量”,建言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工读学校建设,为建设“幸福家庭”、构建“幸福广东”,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办好一件惠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南张楼村的“城乡等值化”与城阳的“新市镇”建设等农村发展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单一的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乡村经济格局的解体,一个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会开始形成。在“城乡等值化”和“新市镇”理念下,从农村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让农民与农村、农业一起得到发展,就地实现“农村城市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也离不开社区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首批试点地区,在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中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强化管理,着力建设“服务台”,夯实信息资源应用基础;优化信息内容建设,资源库、辅助教学网站建设、“乡土课件”开发进展顺利;强化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学用结合”,确保信息资源应用出成效。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既与其自身生存及发展相关联,亦关乎一个国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要求党与政府务必将“保护生态、解决生态”问题置于基本的政治活动中,以推动“生态文明”的合理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需依生态学原理为导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及环境之间,努力寻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便要求党与政府树立、强化“生态为政、生态法制、生态行政”的观念及意识,力求形成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19.
洛桑 《青海人大》2006,(1):23-2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根据我粗略计算,在中央五中全会《建议》中,将专门阐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19)、(20)两节除外,直接提到“环境”、“生态”两字的共有十多处,间接提及生态环境问题,比如,类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更有好多处,由此可见《建议》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3年省警协工作安排,为配合推进厅党委部署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和“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开展“双联双建”(即“内联警心,建设和谐警营;外联民心,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层基础,经报请厅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国庆节前后省警协与省厅政治部拟举办以“山西民生警务的理论、实践与展望”为主题的第四届警学论坛,主要围绕以“双联双建”为特征的山西民生警务和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切实搞好这次警学论坛与征文活动,省警协和省厅政治部及理论研究部门要求各单位要认真组织、积极参加此次警学论坛征文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