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红光在《新湘评论》(湖南)2007年第9期撰文指出,语言的大众化、形象化、通俗化有助于理论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语言大众化是理论掌握群众的必备条件。大众化的语言具有亲和力。相反,一些艰深晦涩的语言,言不由衷,别人不愿意听,自己也不愿意听。大众化的语言具有说服力。大众化的语言清新晓畅,能拉近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感。大众化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语言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大众化、形象化、通俗化,有助于理论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我国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全书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吸引了群众读者,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我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人民大众的实际出发,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着力点,要充分运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大众化研究成为热点。邓小平理论的语言始终以人民为立场,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活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语言艺术,为群众说实话,善于运用群众语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和大众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实现理论和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和群众互动的过程,在“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辨证统一中,遵循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在逻辑;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反思,要重点搞清四个方面的问题:大众化不仅强调理论的自身建设,而且强调党和政府解决人民群众具体问题的实际措施;大众化不是理论掌握大众的单向进程,而是用理论指导群众实践和用群众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进程;大众化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根据受众特点的不同达到不同的目的;大众化的理论宣传不会阻碍学术创新,要在学术创新中开创理论宣传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苏俄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和武装大众的问题。列宁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防止用肢解的、修正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他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联系客观实际,也就是要与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任务、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大众化的实际对象相联系。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学校课堂、通俗化的语言、媒介、实践生活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潘静 《党史文苑》2012,(8):47-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群众学习理论、理论掌握群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时,不可忽视的就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出贡献,以及党的各代领导集体对此的实践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正>将科学理论与群众需要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从事的事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解释、给予指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的重要机制,是贯通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革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以理论武装和教育群众,是理论掌握群众,是理论的群众化.和谐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理论的沟通与交流,是大众掌握和创新理论,是群众的理论化.二者在"大众"的内涵、操作模式、贯穿的原则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在语言风格、思维习惯等方面适合中国人民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普及,主要是建立宣传教育体系,坚持群众路线,宣传内容有所侧重,理论表述通俗化,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2.
理论的内容源自大众,是理论大众化的一个内在条件。人民群众更容易把握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具有大众化的内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党的科学理论,努力使之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北京市委讲师团作为理论宣讲教育的重要职能机构,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21):20-21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表明,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否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的参与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依靠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跃 《探索》2013,(1):14-17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愿接受、会应用,并给人民大众带来切身利益.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是“三性”、“三化”,即群众性、现实性、导向性和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文章从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的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是传播理念和方法的统一。通俗化、实践性、群众主体性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理念。在传播理念的指导下创新传播方法,要注重传播语言的转化,传播媒介的运用以及言传身教相结合,避免出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庸俗化和灌输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本质性要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大众,以理论说服群众,使理论与群众紧密结合,使群众掌握理论,形成强大的思想武器,从而为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一个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现实过程,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口号。鉴于此,笔者将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纳入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来,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骨干进行教育,是切实提高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的首要前提,与此同时,对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的培养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把握时代性特点,着眼大众化要求,推进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理论掌握群众必须大众化;理论的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理论的大众化呼唤虔诚的传播者;"软"的任务要靠"硬"的制度保证;科学理论的普及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本质性要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大众,以理论说服群众,使理论与群众紧密结合,使群众掌握理论,形成强大的思想武器,从而为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一个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现实过程,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口号.鉴于此,笔者将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纳入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来,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骨干进行教育,是切实提高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的首要前提,与此同时,对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的培养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行者.其思想与实践主要是:他们注重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要掌握群众并能说服人、这样才能展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工人群众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先进的革命的阶级.要以高度的热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要用“严格的科学思想和正确学说来号召工人”,决不能作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要以工人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认真研究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