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说来,腐败分子要受到双重惩罚,一是政治性的法纪处罚,二是社会性的经济罚、资格罚等。我国对腐败的处罚过于倚重单一的政治性处罚手段,在社会性的经济处罚方面严重不足,造成一些腐败分子腐而不臭。某些腐败分子由于过去所拥有的权势和金钱,在狱中倍受礼遇。有的高级领导干部出狱后,利用其以前的影响和关系经商谋利,成为巨富。 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因犯规操作搞垮了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的尼克·利森,被判刑6年半。利森出狱后的所有收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禁毒办法和有关戒毒方面的法律对于禁除毒品的吸食或者注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仍然有大量人员吸食、注射毒品,而且吸毒的人数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目前禁毒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对吸毒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不无关联。其中刑法没有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是原因之一。(一)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各种毒品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由于刑法并未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处罚,从而给第六章第七节的各种毒品犯罪提供了犯罪的诱因。由于我国吸毒人数逐年增多,毒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3.
<正>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对拒不纠正或者本规定发布后违反本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近年来,涉及权钱交易的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教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加大对涉及权钱交易行为的惩处力度,《中共中央纪  相似文献   

4.
公众普遍关注反腐倡廉当今,困扰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新华社《半月谈内部版》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联合向50名专家问卷调查表明,腐败成为专家眼中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次调查列举的14个选项中,认定腐败为当今中国第一位问题的专家比例高达42%,远远超过其他。专家普遍关注:如何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使消极腐败现象尽可能地遏制在最低限度? 在这个问题上,专家的看法与公众完全一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反腐倡廉也是热门话题。据媒体报道,代表们在听取“一府  相似文献   

5.
潘在清 《新东方》2008,(6):19-23
要取得防治腐败的新胜利,必须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我们对加大防治腐败力度的必要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同腐败做斗争的决心,提高防治腐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大预防腐败工作的力度。3月,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预防腐败的问题。对此,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广大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不变的方针。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  相似文献   

7.
晓阳 《新东方》2000,(4):44-44
晓阳在《决策与信息》上撰文提出。要有效遏制腐败。必需加大腐败成本。提高其风险系数。让腐败者身败名裂、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8.
顾耀昌 《群众》2010,(7):26-27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这不仅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已逐渐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努力将各项污染控制的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的坚决态度,而且也为我们今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这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2004年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部署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2.
腐败的经济逻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兵 《桂海论丛》2001,17(2):14-18
文章通过对腐败现象的经济学透视 ,对腐败发生、传播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腐败的内在逻辑进行病理性的分析 ,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收益与成本的经济理性阐释 ,从而深刻揭示了隐藏在腐败表象下面———实际支配着腐败行为因果关系的体制性综合社会因素———腐败者之所以腐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14.
时文朝 《政策》2003,(1):25-26
据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统计科提供的信息:到2002年11月,湖北省信贷存差已达685亿元!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巨额存差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短期运行状况来看,银行信贷存差是由存款和贷款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存款增长较快,成为存差形成的基础;贷款有效需求不足,贷款增速减缓,是形成存差的直接原因;分业经营下的体制约束,缺乏存差资金向信贷转化机制,是存差形成的内在原因。从长期趋势看,存差的形成是经济运行结果在金融领域的集中反映,是伴随着商品相对过剩而出现的,在它的背后,是供给相对过剩,生产能力过剩,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信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忽略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紧缺现象,存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我们应努力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放任信贷存差发展和扩大,二是信贷资金盲目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集中。 总之,存差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正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更要站在战略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些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细化规定,在作出罚款处罚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这种规定并不合理。基于平等原则、比例原则以及行政处罚之本质的考量,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并不能作为确定罚款数额的裁量因素。因此,关于作出罚款决定时必须考虑当事人经济承受能力的规定并不妥当,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16.
一 在目前暴露出来的各种腐败案件中,以贪污、受贿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腐败最为突出。公正地讲,我们党并非不重视反腐败斗争,为此建立的制度很多,法规很严,打击也狠。但为什么经济腐败依然呈增长蔓延之势呢 ?我认为,除开经济腐败是一个与公共权力相联系的世界性、历史性的“顽疾”,现行的反腐制度、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的原因外,我们忽视利用经济手段遏制经济腐败,即忽视了利益在反对经济腐败中的巨大作用,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是举贪反腐基本上无利可图。其结果往往是,有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有…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人事月报》2010,(10):42-43
案情介绍:王女士是一名资深护士,退休后受雇于一家私人诊所。一次,王女士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操作不当使药液发生混合,导致该患者出现面部涨红、呼吸困难等现象,诊所负责人张先生发现后立即停止输液,并减免了患者的医疗费,但是患者家属认为诊所应承担赔偿责任,多次找到诊所索要赔偿,并声称如果日后患者检查出问题,诊所必须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8.
单位腐败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以单位名义集体实施的危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腐败行为。包括单位犯罪行为和单位一般违法违纪行为,是腐败现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单位腐败之所以得以产生和蔓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单位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部门和企业利益的明晰化以及法律制约机制不完善,促使一些单位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搞腐败行为。改革开放以前,地方、企业的利益主体观念比较模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经历了从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这一转变一方面使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晰,同时也使  相似文献   

19.
20.
《今日新疆》杂志社编辑部:近年来,我们公司陆续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其中就明确规定:"工资属于公司机密,员工之间不得相互打听,对一经发现,或者举报经查实者,将给予打听者和说出者扣除工资的处罚。"我们感到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