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任炳在《前线》(北京)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做官是个风险颇大的行当。不少人曾绞尽脑汁研究、探索能不能做个不断“进步”的“平安官”?尽管大多数已经碰壁,但仍有一些人认为已获“真经”,还在身体力行,这就是“不做不错”。何谓“不做不错”?简而言之是:做事难免失误,不做决不  相似文献   

2.
任炳 《前线》2011,(8):56-56
何为“懒政”?通俗、明白、形象而言,就是官员“拿着钥匙不开锁”、“装着钞票不买单”、“占着茅坑不拉屎”,就是“苦干不如‘巧干’、‘巧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  相似文献   

3.
艾迪 《党课》2012,(5):105-106
做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也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方向。许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别人,意志不如别人,条件不如别人,而是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曾国藩曾经说过,人若能立志,那么就可以做圣人了,做豪杰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又何必借助别人的力量呢?他认为君子之立志也,必须“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这样“才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相似文献   

4.
前沿观点     
《廉政瞭望》2010,(18):11-11
真干、实干、苦干、巧干 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对树立正确事业观提出了“四干”:真干、实干、苦干、巧干。所谓真干,就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真正诚心诚意、尽力尽责、一千到底。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6.
吴志菲 《党史文汇》2005,(10):10-14
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早在1997年前就将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我为什么要站在这里讲话?因为,我们是人!”这是王选第一次在纽约为细菌战演讲时的发言,她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中国人相信人死了以后有灵魂,灵魂是不死的。这个诉讼就是为这些没有声音、甚至没有名字的人所发出的一个声音,这个声音现在全世界都听到了。”美国历史学家哈里斯这样评价:如果中国有两个王选,日本就会沉默。他认为:王选是一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为什么中国受害者不能自己组织起来王选之所以积极投身细菌战官司…  相似文献   

7.
一天,老张和老李二人在闲聊,中间发生了一场小争论:老张:“我看,我用不着学外语。”老李:“为什么?”老张:“将来做翻译干部的人区当学外语,我将来不做翻译干部,所以用不着学外语。”老李:“哈!你这话里还有一个推理呢!不过,你的这种推理是不正确的。”老张:“怎么?为什么不正确?”  相似文献   

8.
黑妞儿     
她丑,而且黑,门牙两边又支出两颗尖牙,很容易让人想起动画片里的一个形象。组里有3个女孩,人们都说是两个半,那半个就是她。 听人说大宝增白粉蜜能使脸变白,她也去买了一瓶,抹在脸上一照镜子,你说怎么样,还不如不抹。咋地?底漆太深,就是盖不住。气得她狠命地摔了那个宝贝瓶子,发誓就这么黑下去。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于艳。可人们都不喊这个名字,而是管她叫“黑妞儿”,她也不很计较,她知道计较也没有用,嘴长在别人身上,反正自己黑。  相似文献   

9.
“人有脸,树有皮”,这是连小孩子都懂得的浅显道理。中国古语云:“人而无止,不死何俟?”就是说,人若不知羞耻,还不如死了呢。可见,知耻、自尊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时下却有些人认为:“都80年代了,还讲什么脸面?脸面值几个钱?”在他们看来,今天讲求实精神,讲竞争意识,就不该讲脸面;否则不是虚伪,便是窝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况说过:“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可见,“能群”是非常重要的。何以人“能群”而牛马不能?曰:人能够围绕某一目标主动进行社会交往,而彼不能也。可见,社交是非常重要的。对领导者而言,社交活动是领导艺术的一部分,同时有些又是在其权力范围之外的领域进行的,双方应处在一个完全对等的地位上,不存在你指挥我、我支配你的问题,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与其利用权力以组  相似文献   

11.
美丽心境     
美丽的心境不靠投资,而靠心灵的净化、心理的调适、文明的陶冶。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美丽的心境,而美丽的心境不是追求外在的美丽。拥有苗条的身材、娇好的面容、健美的体魄……却不如有一个美丽的心境。一位美容大师把人类化妆分为三个次层:最低层次是化妆容貌;再高一点的是化妆精神;最高的境界是化妆生命,拥有一个美丽的心境。  相似文献   

12.
一位领导干部说过这样一句话:“班子成员共事,就像演员们同台演戏,要互相补台,不可互相拆台。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都得垮台。”此话喻义深刻,耐人回味。班子成员之间,紧密团结,真诚合作,互相“补台”而不“拆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些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有一条基本相同的经验,就是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具体说,那就是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理解不埋怨,互相尊重不争权,互相支持不掣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而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是痛苦的,因为做经济学的人是痛苦的,一如侯宝林说相声:“苦呀—苦!”先说这目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总得要有个目的,学术语言叫“价值取向”。可是做经济学的人有什么目的呢?我看圈子内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只有一个目的,把他们涂鸦的东西变成铅字,混个职称什么的,便万事大吉了。这不邪门儿了吗?成年累月地伏案爬呀爬的,就为个这?可是不为个这,又为个啥呢?我就不知道中国的各个决策层有几个人是靠着经济学文章或听经济学家的话来决策的。当年里根在餐桌上见某经济学家画了几笔拉弗曲线,海吹了一通,就选择了供给学派作他的经济政策,着实叫经…  相似文献   

14.
最近,某局一个副局长的贪污腐败行径败露,被上级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审讯人员问他:“你所在单位有纪委、监察室吗?”回答说有。又问:“对你的问题他们有没有向你提出过警告和批评呢?”回答说没有。再问该局纪委、监察室的人,回答竟是:“他是副局长,又分管我们纪检,‘县官不如现管’,如果向他提出警告和批  相似文献   

15.
论自觉     
自觉即自我觉察,在认识和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后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远大目的的活动。自觉是人成长过程中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自觉就是通过人的自我修养、磨炼,从而达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觉包含自知、自制、自信、自强。实现人人自觉、社会和谐,距人类理想社会就不远了。自知。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自知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不自知者,自不量力,不自知,不能选择主攻方向,不自知,就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自知,就是清楚自己的长短优劣。用平静心审视自身,特别是要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能做什么?然后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好。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年至古稀,位至省委书记,一生也不能说没有劳碌辛苦,也不能说毫无是处,毫无功绩,然而最终却落得个“被开除党籍”——共产党内最严肃、最严重的处分——的结局。程维高的人生轨迹,不可谓不使人感到触目惊心!不可谓不促人惊醒和思考!唐太宗李世民有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程维高就是一面镜子,以他为鉴,确乎可以“明得失”的:程维高这个人,“得”了什么?又“失”了什么?程维  相似文献   

17.
人民 《廉政瞭望》2006,(8):60-60
(一)李登辉、陈水扁同坐直升机巡视。李登辉说“:如果我丢下1000元,捡到的那个人一定很高兴。”陈水扁说“:如果我丢下10张100元,就有10个人很高兴。”这时,驾驶员喃喃自语“:何不把自己丢下去,让2300万人都高兴呢?”(二)阿扁希望提高自己的声望,发行了一套印有自己肖像的邮票,过了一个多月,阿扁问邮政局长“:邮票销售情况怎么样?”局长“:还算不错,只不过有人常常抱怨粘不牢!”阿扁“:怎么会呢?”他随手拿起一张邮票,涂了一点口水在背胶上,贴上信封。阿扁“:这不是粘得很牢吗?”局长“:可是,大家都把口水吐在正面啊……”(三)深夜,阿扁要帮…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作茧自缚”的人,其“作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留”——为子女留下一笔财产。确实,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收入不低,待遇不错,再加上退休还有劳保“保险”,怎么还搞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勾当?说到底,除“贪得无厌”之外,就是为了“造福”子女。这使笔者想到了两位古人。一是东汉人杨震。他任太守时,友人劝他为子女留点财产,杨震不肯,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正因为杨震在“留”这件事情上有清  相似文献   

19.
过去只听说有忠臣、奸臣,看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才知道还有一种人是“弄臣”。关于“弄臣”,乾隆与和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对白。乾隆问:“你究竟要做一个忠臣、能臣,还是要做一个奸臣、庸臣?”和答:“奴才既当不了什么忠臣、能臣,更不愿当个什么奸臣、庸臣,奴才充其量不过是个‘弄臣’而已呀。”乾隆不解其意,和接着说:“自古以来,一切忠臣都免不了一死,而一切奸臣又逃不了一死,奴才实在不想死。”乾隆问:“‘弄臣’是怎么个当法?”和说:“其实,当‘弄臣’是不需要什么大本事,只是拣皇上喜欢的给,拣皇上喜欢听的说,拣皇上喜欢吃的进,只要…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一部电视剧中听到这样一句台词:“人生在世,高薪不如高位,高位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细细想来,的确如此。一个人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那真的是难得的幸福。可是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仁者见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