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又称西方文官制度。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影响所及,由英、美扩至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达国家自不待言,发展中国家多数也仿照改造形成了各自的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恩赐官职制”和总结“政党分肥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时至今日,形成了英美法德日西方五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公务员制度。这种制度对选拔社会精英进入政府,维护政局稳定,提高行政效益,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比较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结构、标准、调整机制和福利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评析,探讨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不同之处,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各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中共性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结构性设计以及政策性安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加大了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概括起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制度史、具体内容和制度改革三个宏观层面对西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史的研究文章从单纯制度史和国别史两个角度进行;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具体层面的研究体现为对西方公务员制度中各个模块的关注,这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各个模块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学者们又从改革理论和国别实践两个具体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总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丰硕成果。然而,我国学者关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它们是未来研究的着力空间。  相似文献   

4.
西方对韦伯官僚体制以及传统公务员制度普遍感到不满。为了应对新的行政生态环境的挑战与各种批评和诘难,西方主要国家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实践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比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要晚。战前,日本实行过文官制度,而“公务员”则是战后学习美国而采纳的名词。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对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是近代中国首次全面引进西方文官制度的一次尝试,是中国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探讨和研究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美国的公务员制度差异较大,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法规体系完善程度不同;对公务员的政治条件要求不同;对公务员的管理办法不同;公务员制度的用人标准不同等等。对中美公务员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认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性质? 它与西方文官制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时候,应当向文官制度借鉴什么? 本文以为要解决这些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仍然很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西方文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这对于加快我国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建设具有中国式的民主政治模式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开始于8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15年的历史。经过短短15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我国而言,公务员制度尚缺乏足够的法理性权威,与西方国家存在阶段性的差异。参与式政府模式以行为科学、心理学、更高层次的“理性民主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主张实施参与式管理办法,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 西方国家(如英、法、美、日、前西德等)公务员(或称文官)的培训制度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它的建立与公务员职业特殊要求分不开。行政工作是一门专业,公务员需要长时间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在政府庞大的信息、或者存网络中发挥作用。同时,公务员还需应付工作、职务和变换,准备晋升或转任,防止因专业过份狭窄造成人员流动和政府僵化。这就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建立的内驱力;而建立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外压力则是社会的迅猛发展。自本世纪40年代起,科技成就日新月异,知识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形成“知识爆炸”;20世纪前50年的科研成果远远超过19世纪;60年代的科技新发现比过去二千年的总和还多;80年代的科学知识年增长率达到12.5%显然,那种公务员只需“一次教育”的想法完全落伍。只有对公务员进行“回归的”、“终身的”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更新知识提供多种训练,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促进公共行政机器的高速度运转。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正是在这种内外夹攻下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是借鉴西方的公务员原则,依照自然公正原则建立的,在其适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理念基础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来看,二者既有差异,也存在很多共同点。因此,要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在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之外,还必须更加注重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官制度合理的、有益的东西,大胆地改革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其改革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公务员制度起源于19世纪后期,是为适应工业社会和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功绩主义取向的核心价值,它构成了20世纪西方各国官僚行政体制的基石。二战后,英美相继改革公务员制度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随着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西方国家陆续掀起“新公共管理”主导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务员制度在当代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核心价值正在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14.
WTO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体系下的各国政府为了适应新的生存条件 ,先后对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创新。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必然要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国情与环境的差别 ,决定了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目标、战略及具体措施上的不同。但由于共同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加上人事管理过程的共性 ,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韩两国作为文化传统相似,现代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邻国,建立了不同的公务员制度。两国公务员制度性质不同,但在公务员文化等领域又存在许多共性。本文在对韩国公务员制度进行综合评介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薪酬制度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和敏感的环节之一,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影响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薪酬制度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美国是公务员薪酬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公务员薪酬制度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灵活的工资结构、透明的奖金津贴、动态的薪酬调整机制。相比较而言,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历史较短,仍不够完善,因此,应该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国具体国情,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薪酬法制建设、完善公务员薪酬分类、优化公务员薪酬结构、健全公务员薪酬调整机制、调整公务员薪酬水平,尤其是我国可探索实行公务员薪酬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  相似文献   

17.
积极借鉴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先进经验,是提高我国公务员培训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培训机构、培训模式、法律保障等方面对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特点和先进经验,以便中国在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过程中加以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特征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从 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 ,在公务员培训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表现出和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但是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 ,我国的公务员培训观念、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有关公务员培训的法律和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可以根据国际和国内的情况 ,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经验 ,对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制度进行创新 ,以不断促进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和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英国、美国、法国等国不断创新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形式、内容、方法、技术,以选贤任能。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 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除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科学做法之外,更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从我国国情出发,广众博采,继承中国历代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一、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世界政治史上是无与伦比的.选官制度作为社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更替,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