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城乡统筹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立体改革思路一是通过推进省管县,减少政府层级,构建扁平化的纵向行政体制;二是市县平级,城乡分治,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体系,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人们一切自觉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现代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行政管理,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它实际上就是通过接收、加工、存储和传递各方面的信息,以计划、任务、指标、命令等形式传递给决策执行者,用以推动执行者进行行动,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过程。从广义上讲,整个行政管理活动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行政组织和政府官员之间  相似文献   

3.
城乡关系与地方治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流派可分为自然发展论、城市偏向论、乡村偏向论、城乡统筹论四种类型。目前,中国城乡关系在制度安排上具有显著的城市偏向性,导致市场分工和区位因素形成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为统筹城乡发展,地方治理亟待推进行政体制和公共政策改革,推进市县分治,实施次级城市发展战略,保障城市与县域经济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保障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行政审批局作为近年来行政审批服务领域政府创新的重要举措,备受关注,在一些地方风靡起来,同时也饱受争议。作为地方的大部制改革试点,行政审批局模式体现了整体性治理的一些特性。而整体性治理不仅是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变革,还需要建立在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信任机制等一整套运行机制之上。行政审批局模式目前还只是一些地方市、县的积极探索,没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上级相应机构与之进行对接业务,因而并非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标准范本,地方政府不能脱离本地区经济社会状况而盲目跟风,必须因地制宜。对于已经采用行政审批局模式的一些地方,可以结合整体性治理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改革完善。此外,行政审批局模式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机构衔接整合、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5.
王志华 《行政论坛》2009,16(3):93-96
从传统行政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西方行政模式的演变过程中,“公共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相关的理论、思想,或其暗含的行政价值之中。不同行政模式下与“公共服务”理念相适应的组织观在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实践中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既体现了“服务”内涵中效率与民主两种价值的统一与平衡,也融合了不同行政模式的“服务”理念。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的发展趋势则是以官僚制为基础,走向结构扁平化和政府组织体系多元化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随着服务行政模式的兴起,管理主义模式面临着终结,但管理主义模式的组织基础-官僚制对于目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依然具有工具组织的意义,其层级制、非人格性以及照章办事等核心精神是服务型政府实现规范化、理性化管理的必需.在服务行政范式中,相对于服务价值而言,官僚制位于规则操作层次,是实现服务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具有体制价值.  相似文献   

7.
管理方法是管理功能的手段和达到管理目标的途径。科学的管理,不仅需要有力的行政方法和切实的经济方法,而且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行政方法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所谓行政,源自“行使政治权威”的意思。行政机关、行政组织、行政手段、行政方式、行政命令等等,都是这个含意的具体体现。 国家行使政治权威的主要机关是各级政府。各个系统、部门、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行政组织,行使自上而下不同层次的领导权威。行政方法,就  相似文献   

8.
依照不同区域的具体行政环境,合理设置政府管理幅度与层次,对于建立和完善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以世界各国行政组织结构设置的统计分析为参考,结合现实背景,讨论了我国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管理幅度、国家纵向管理层次的设置问题,提出了对我国行政管理幅度与层次结构进行调整的设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20,(3):5-10
马克思主义国家行政管理思想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对资本主义国家行政体制与行政管理的批判;二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的设想。它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将愈加明显突出,成为主体部分;其二,必须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其三,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既要加强中央政府治理,又要扩大地方治理,形成协同、合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效能原则是行政管理中最基本的原则。效能,是指事务内部蕴藏的能力。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说的效能,包括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即处理行政事务不但准确、迅速、无误,而旦效果好。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人员的素质,行政程序的编制,决定行政效能是行政管理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一、行政机构设置与行政事务相适应,是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基础。行政事务即行政管理工作的对象、内容,亦即行政管理的客体。行政事务与其他事物一样包含着质和量两个方面。行政机构是为处理行政事务而设置的组织机构。行政机构如何设置即设立哪些机构,机构的范围多大,划分多少层次,自然由行政事务的质和量来决定。行政机构的设置适应行政事务,包括以下几点内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组织沟通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芒  段鹰 《行政论坛》2004,(5):19-20
行政组织沟通无效的原因:一是信息无法完整准确地送达接受者;二是接受者并未正确理解发送者传递过来的信息。提高行政组织沟通的有效性应采取适当减少组织层级、建立多种信息渠道、建立新型的会议制度和建立共同愿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治理的管制和一元不同的是,现代治理要求政府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防止政府规模的膨胀,要求行政组织减少层级,缩短指挥链条,给员工们更大的自主空间。与民众关系最密切的地方政府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根基,也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用现代管理模式,推进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改革,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只有地方政府加快自身的改革,做到职能上的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只有进行制度创新,让社会组织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成长土壤,让其在地方治理上有更大的平台;只有各级行政组织变控制为服务,变管制为协调,变命令为沟通,才能使中国地方的社会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行政信息沟通的障碍及排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信息沟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行政信息沟通不畅恰恰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根源主要是由于组织障碍、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地位障碍和地理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应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监督,克服行政信息传递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要杜绝说假话、报虚功的不良倾向;坚持行政信息沟通的科学原则;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专职负责的联络人员,明确规定沟通渠道,完善行政信息沟通制度;注意发挥非正式沟通的作用;遵循行政信息沟通的一般程序等举措,排除行政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分治到统筹是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变迁的轨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思想是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理论的基石。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城乡关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发生了三次主题转换,即:城市领导农村、城乡分治和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年来频发的"环保类群体事件"表明,城乡行政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公众参与城乡行政规划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政权、监督权的需要。公众参与城乡行政规划,有助于聚集公民智慧,促进最佳城乡行政规划方案的形成,保证公益和私益的平衡,保障城乡行政规划目标正确导向,提升行政规划的社会认同度,从根本上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公众参与城乡行政规划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公众参与主体范围有限,配套制度尚不健全。因此,城乡行政规划部门应树立公众参与的法治观念,国家应当努力扩大公众参与主体的范围,逐步健全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应急管理信息文本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内部交流的一种信息文本,承担了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的功能.受应急管理特殊行政文化影响,应急管理信息文本具有准确、简短和快速的特点,在传递中包含了行政和知识双重属性.由于在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从综合减灾模式走向全面危机管理的模式中,并没有改变原有行政机构的内部设置和功能调整,于是,应急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急管理信息文本的政治功能越来越凸现,而行政功能日趋下降.同时,作为应急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协调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导致在防灾、减灾和备灾日常工作中,应急办难以发挥其协调和规划的功能.因此,开发应急管理信息文本的知识功能有利于改善其行政功能,也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模块化和常规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县(市)政府是我国政权系统的最基本单位。目前,全国有2800多个县(市),所辖的人口占全国80%,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5%。由此可见,县(市)政府在整个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县(市)政府在组织政府工作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以此完成预定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县(市)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政府工作目标。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县(市)政府的职能有了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作为县(市)政府改革的目标,政府的行政行为将逐步减少,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在目…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9,(5):143-148
行政—立法关系在任何层级的政治系统中都是核心和关键。我国地方人大是地方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制度设计和功能的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和人大间关系进行阐释。由于行政—立法关系之间存在的张力,不同的地方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以北京市行政—立法关系的实践为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可以将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概括为三种模式,即人大主导的行政—立法关系模式、合作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以及竞争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9.
行政是指国家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或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依法组织管理国家事务的活动。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是使政府行政规范化、制度化,进而顺利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力保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机构设置方面。   我国目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在原来的国家政策性专业银行基础上沿革而来的,专业银行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类似于政府行政机构的组织管理模式沿用至今,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机构设置层次多,管理手段行政化,容易造成银行管理人员官僚主义。严格地按区域设置机构,容易使基层行产生浓厚的地方意识,经营意识相对淡薄,易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按区域的银行机构过度细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资金在更大的区域内自由流动,不利于银行向市场发展前景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