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片丹心照汗青──《卢叨诗文集》读后陈征在纪念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读完《卢叨诗文集》,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革命先辈,出生人死,艰苦奋斗,做了大量工作,创建了不朽的功勋。卢叨同志自1932年参加革命工...  相似文献   

2.
6年来2000多个日日夜夜,在人生旅途只是一瞬间。在我,则因阿叨的离去,再不能听到他用睿智的语言同我交流给我启示,而倍觉漫长。至今,我对自己写的关于《卢叨诗文集》的《代序》和《阿叨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F0004-F0004
为纪念卢叨同志诞辰100周年,福建省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以下简称闽粤赣研究会)于8月9日在福州召开《乌山情——卢叨诞辰百年纪念》座谈会。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闽粤赣研究会名誉会长许集美,福建师大原校长、教授陈征,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研究员林强,  相似文献   

4.
乌山情     
今年11月16日是卢叨同志逝世20周年的日子。他于1915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三)出生于广东潮安,按虚岁是百年诞辰了。20年前,卢叨同志辞世后.组织上、同志们将他生前的遗嘱、交代一一给我送来。遵照他的意愿。是年12月2日.送卢叨同志回归乌山.回归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驻地、他长期战斗过的云霄水晶坪坑仔尾村后山石洞。遵照他的遗愿.  相似文献   

5.
卢叨同志是福建地下党的老领导、老红军,是福建老区红旗不倒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年是卢叨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在这个时候出版《乌山情——卢叨诞辰百年纪念》(以下简称《乌山情》)画册,举行座谈会,缅怀卢叨同志的生平业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翻阅韦立、杨涛、曾一石同志编的《乌山情——卢叨诞辰百年纪念》画册,看到卢叨同志陪同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克上将在龙岩考察时的一张合影照片。照片中有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龙岩地委书记程少康、龙岩行署专员沈茂槐、副专员兼地委宣传部长蓝天、龙岩地区文化局局长张惟等领导同志。我也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省总工会原党组书记、主席韦立同志家里保存着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2080封家书。近来,韦立同志将她与丈夫卢叨同志的559封通信及与儿女的部分来往书信,编印成《卢叨韦立书简》,也送了我一本。70年前我在厦门大学读书时读过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感受到用于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书信有时也独具魅力,能启发和教育读者,让人受益匪浅。这一次读《卢叨韦立书简》,其中提及的许多事情让我感同身受,在和老伴庄剑华交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为了纪念卢叨同志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年,老朋友、卢叨同志夫人韦立同志邀我和曾一石同志协助她编辑一本以照片为主、兼有文字的纪念集。定名为《乌山情——卢叨诞辰百年纪念》,今年6月正式出版了,颇受好评。出版不过一个多月,就有许多同志包括老游击战士、老党史工作者、大学校长、教授、在职省、厅领导等打电话、写信,盛赞这本书编得好,表达了对卢叨同志的敬仰和怀念,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9.
政声人去后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幅普普通通的楹联,却表达了一个朴素的人间哲理,在岁月洗尽铅华之后,这个哲理越发显得深刻。在卢叨同志诞辰100周年、谢世20周年之际。不知为何,我的脑海里总盘旋着这句话。作为闽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省政协原副主席、原省委党史征委会副主任卢叨,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老领导——原福建省委党史征编委员会副主任、省五届政协副主席卢叨同志,因病于1993年11月1 6日与世长辞。卢叨同志1915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的农民家庭,1932年12月参加革命,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和诏特区书记、县委书记,潮汕中心县委军事部长,潮澄饶中心县委组织部长,闽南特委书记、地委书记,闽粤赣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  相似文献   

11.
刚才程序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会议开始的时候,刘永生同志、卢叨同志作了报告,都讲得很好。我没什么新的意见了。既然要我讲几句话,那么我就把同志们讲过的话再强调一下吧!  相似文献   

12.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卢叨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他60余年的革命生涯,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公正评价。他作为我的前辈、导师和夫君,43年的相伴相随,他的品格,他的精神,他的实践,使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和薰陶。但是,我深知自己的经历和水平有限,为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不仅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毛泽东交办的一些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而且由于他与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共同爱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翻开《毛泽东诗词选》,虽然没有毛泽东与胡乔木直接唱和的诗词,但毛泽东许多首诗词的发表都和胡乔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2月2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党史顾问小组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顾问小组成员伍洪祥、温附山、左丰美、王直、张昭娣、王禹、王仲莘、卢叨、刘玉芳、李宗时、李德安、汪大铭、张立、张兆汉、张次愚、林志群、赵登英、钟大湖、简印泉以及有关的同志共28人,会议由顾问小组常务副组  相似文献   

16.
正集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毛泽东,因为对古典诗词研究透彻掌握精髓,所以在其叱咤风云的光辉一生中,创造出了一首首酣畅淋漓空前绝后的诗词。在毛泽东创作诗词的不同年代里,仅与柳亚子、周世钊和郭沫若这三位诗人唱和(以诗词相酬答)过。下面就把毛泽东与这三位诗人的唱和分别概述如下,来再现他老人家的领袖风采。  相似文献   

17.
在卢叨同志逝世20周年、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了一本回忆录.题为《乌山情》。编者把“情”字放在全书的灵魂处.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博大、真诚、纯粹而又浓烈的友情、乡情和亲情。遥远的回声,千结百绕.见证了无疆的大爱.见证了执着的守候.也见证了一段彼此珍藏的真情。  相似文献   

18.
梁琨 《党的文献》2007,(6):83-84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三次致信秘书田家英,请他查找一首咏梅诗.上午6时的信写道: "田家英同志: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8时半他又写信说: "田家英同志: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民族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相似文献   

20.
闽浙赣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城市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三日在福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七十多名代表中,有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闽浙赣地区坚持党的城市工作的老同志,有的是省、地、市、县党史部门和省直有关协作单位的同志。中共福建省委顾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程序、王洪祥、张格心、王一士、左丰美、卢叨、钟子湖、黄扆禹、张翼、汪大铬、林志群、杨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