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依据小平同志的论述,道路问题是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道路,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末,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最近,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新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深切地感到,小平同志对这条道路的总体构想,作了深刻的论述。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他在同日本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就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周南 《求是》1997,(10)
香港的过渡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华夏儿女翘首期待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标志着邓小平同志擘画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将变为现实。在香港回归前夕,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更加深切地感到小平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怀,更加深切地感到他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英明正确。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中国“第二次革命”唐峻罗飞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正确地、全面地理解“第二次革命”,本文就其形成的历史动因、基本内容、特征以及小平同志对第二次革命的历史贡献作一浅析。一、小平同志设计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历史动因“改革是第二次...  相似文献   

4.
15年前,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广安县有三位同志在成都金牛宾馆极其意外地受到了一次接见,也是小平同志首次接见家乡人.这三位同志每忆及此事,如在昨日.事情是这样的:1978年1月31日,广安县委接到省委电话,说有中央首长来川视察,托买点土特产送去.时任县委书记的杨钟和党委们猜测,可能是小平  相似文献   

5.
五年前的春天,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工作时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这一构想既符合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又具有循序渐进,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改革开放18年来,贵州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千万贵州人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交通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贵州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拉大。就是我省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同样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我们党和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和平统一祖国,顺利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一个科学的构想。这个构想是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7.
凌河 《学习导报》2012,(21):46-46
这是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因为亲身受到的冤屈而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8.
《前线》1997,(4)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了。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全国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对小平同志的最好怀念。要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完成小平同志未竟的事业,就必须自觉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业绩、思想和风范。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亲爱的读者,在您收到本期《党史天地》的时候,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或许只剩1位数了。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就要到来!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设计香港回归大政方针的小平同志,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世纪伟人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立下的不朽功绩。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本刊从今年第1期起,就陆续刊登了一些反映这一题材的稿件。在举世瞩目的”’97·7·1”即将来临的时候,本期谨编发《邓小平与香港回归大政方针的形成》一文,以寄托我们对敬爱的小平同志的深切缅怀,表示我们对这一历史性盛大节日的热烈庆祝。  相似文献   

10.
南巡讲话是小平同志五年前留给我们党、我们人民和我们国家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无价之宝。在这个讲话中,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从理论上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是我们国家解放以来长期困扰我们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究竟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也曾争论不休。由于长时期“左”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只有  相似文献   

11.
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小平同志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则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就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把新时期的干部工作做得更好。一、重视队伍建设,提出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想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多次讲话中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早在1962年,小平同志就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2页)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深刻理解和把握小平同志这一论断的基本内涵,对于指导我们把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2月19日,是新中国开国元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全国人民纪念小平同志的日子到来的前夕,我沉痛地凝视案上的一本精装诗集。上面,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书名:《马万祺诗词选》,字迹苍劲豪放,更引起我的哀思,也使我想起小平同志与马万祺先生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农村、农业发展道路和农民问题的认识及探索,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小平同志的思想,认识中国国情,促进中国农村以至城市的整  相似文献   

15.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我通过学习和实践,体会到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认识时机,重视时机;二是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对于我们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讲,发展的机遇是存在的,而且还有着一些特殊的机遇。正如小平同志所讲:“不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落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应只是一种口号,而必须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贯穿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搞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包括对社会主义的解说,小平同志讲也有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包括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市场经济的问题、一国两制的问题,等等,都是小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如何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路线,贯彻得好与不好,我认为标准只有两条:一是看你那个地方的生产力有没有得到解放和发展;二是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没有得到提高。用这两条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就要潜心研究你那个地方的实际。确定本地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不能禁锢在哪一种既定的模式,而是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诸如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上,我认为有两个概念必须弄清:一是就整个国家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构筑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大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运用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对进一步加快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均衡发展:邓小平对中国地区发展的恢宏构想 邓小平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全局和加速中国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提出了通过非均衡发展带动全国大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统一的战略构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包括: 第一,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时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由此可见,小平同志提出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最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是借用古人的说法赋予了现代意义。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现代化战略是如何构想的,江泽民同志又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了小平同志的思想,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王怀超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犹如一声惊雷,响彻祖国辽阔大地,震撼神州万物复苏。它给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制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量,为中华民族奋斗不已的振兴富强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广大干部和群众由衷而热烈地拥护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它正在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雄姿英发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它既反映了小平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贯思想,同时提出的许多新观点又具有异常突出的尖锐性和鲜明性。这些新观点,标志着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升华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要更好地解决增加科技投入和加大反对伪科学力度问题□何祚庥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诸多贡献之中,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重大遗产之一,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我一直认为这一理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在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