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什么大型的网络平台企业在数字时代能够以远超传统时代工业企业的速度聚集和增值资本?数据时代是否能够创造一种更为公平的经济体系还是反之?对于数据时代的资本运转,应该采用何种监管的态度和策略?这些都是构建数字时代经济体系必须直面回答的问题。通过对数字经济体系与工业时代生产体系的价值分配比较可以发现,数字时代的资本方一方面提高普通劳动者强度、效率和延长劳动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消解发明者权益、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市场费用和逃避制度责任,从而达到更有效地积累剩余价值,可称之为数字(时代的)剩余价值,如此加速了财富向更少数人集中的趋势,引发包括两极分化、增加社会矛盾、破坏市场秩序等一系列问题。数字剩余价值既有生产性和创新性,也具有剥削性和垄断性。治理的策略一方面要进一步鼓励经济的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则要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报酬收益,更有效地优化税收调节机制,坚决强化反垄断、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建设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2.
3.
“气温、风向、云高、能见度……”防城港市气象局气象应用工程师韦华红每天往返于办公室和户外地面观测站,观测并仔细记录下160多个气象数据,之后输入电脑,再编报自治区气象局信息中心。而在没有电脑网络之前,韦华红把每天采集到的气象数据一一填表,再编成电码,然后通过电报、电话上报,一切都要靠手工操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建设三十年: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建设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社会建设取得相当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但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但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教育机会不断扩大,但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社会保障改革逐步推进,但是其防范风险的能力还不强;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但是其社会功能仍然有限;基层社区建设不断加强,但是居民认同与自治程度依然有限;社会奉献显著成长,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性力量;突发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公共安全仍然不容乐观;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但是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数字经济的物质性和虚拟性与社会—政治范式中效率和公平的不同耦合情形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现阶段,不仅社会—政治范式中片面追求效率的一面不适于我国的发展,其与数字经济的虚拟性相耦合的情形更会在扩大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的情况下阻碍共同富裕的达成。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高质量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更是福泽庞大人口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新时代下应走中国式发展道路,坚持数字经济的物质性,并选择更突出公平的社会—政治范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问题的途径是在自我价值实现系统中引入以社会价值评价为表现手段的社会价值导向。人的社会存在是社会价值导向引入的理论依据,社会价值导向引入带来的人生自我实现系统的转变是引入的现实依据。引入社会价值导向后,自我价值实现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社会价值导向引领下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有了抵制和消解错误人生观和错误人生问题的支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治理应满足数字赋能与技术赋权两大期待,但实践中却漠视了人的主体性价值,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也未充分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数字治理价值的偏离。以“数字抗疫”实践为例,总结在数字治理实践中暴露出的民众隐私安全受到威胁、数字技术引发的附带风险、数字鸿沟与技术冷漠、数字形式主义的扩大和数字权力的失控等典型问题。数字治理要遵循由安全可信、智慧高效、人文关怀、数字包容、开放共享和多元共治所组成的价值体系,以人本观念统领数字治理体系建设,以法治原则维护数字社会秩序,构建整体性的数字治理能力体系,以制度变革破解科层制的技术困局,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数字治理价值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规划》并具体化提出“2522”总体布局,即“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两大基础,“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两个强化数字中国建设关键能力,“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两个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规划》的出台,意味着全面开启数字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多方协力,坚持整体主义方略,通过优化路径、创新能力引领、提升数字政府传播能力、数据治理转段与创新、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等,系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蓝江 《求索》2023,(1):57-65
在乔纳森·克拉里看来,被资本主义控制的数字平台和智能算法,让我们的生活世界变成一片数字焦土,在这片数字焦土上的生命变成了无根者。无根之人的形象并非诞生于数字资本主义,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从薇依到本雅明,都以各自的方式描绘了现代资本主义对于扎根于大地的人的生命的刈除,切断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断裂更为极端,使现代人的生命不再扎根于真实的大地,而游荡于由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构成的寒冷的界面上——这个数字化的界面却是生命的焦土。而破除数字焦土的希望,在于被资本主义平台和算法遗漏的剩余数据,延续福柯和本雅明的道路,坚持剩余数据的考古学。唯其如此,现代人似乎才能破除唯利是图的摆渡人卡戎的幻象,建立起新的物体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从“互联网阶段”发展到“平台时代”,头部平台企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滥用共同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时常发生,需要构建完善共同市场支配地位制度对其进行规制。数字经济条件下,该制度的适用主要存在缺乏法律和理论供给、认定标准失灵、救济措施不充分等问题。在做好数字经济反垄断的宏观背景下,应从制度的调适、标准的优化、救济模式的扩充三个维度作出回应,以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下数字中国的崛起历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伴共存。老龄社会新形态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日渐突显,呈现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的新影响与新态势。数字老龄化并非旨向“技术与社会”的二元博弈,其概念要义在于从适应技术到参与社会的理论递进;在继承“积极老龄观”理念与发展“健康、参与和保障”行动中丰富积极老龄化的共识范畴。中国数字老龄化超越了西方国家以技术为中心的单一逻辑,在国家战略与社会治理共举的复合结构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在弥合数字鸿沟上,中国数字老龄化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凭借制度、理念、文化与人才等多重优势,中国将进一步释放数字红利,积聚老龄社会下建设数字强国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大趋势》一书流行时,那时我才十几岁,对之并不太感兴趣;当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与其德国夫人2009年推出他们的《中国大趋势》时,我买了一本,想看看时隔近三十年后,这位先生是怎么看待中国这三十年走过的路,又是怎么分析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读过后,收获不少,全书处处充满着对中国大趋势的睿智思考。作者认为中国当下建立的新的社会体  相似文献   

17.
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我国目前的社会不公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提升中国居民日常支付的便捷性,降低央行对人民币的管理成本,协助政府打击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对资金流量存量的实时监控,增强金融稳定性,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促进社会技术进步等。同时,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其有望通过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抗衡Libra,重塑人民币结算体系,促进国际互联网经济新秩序形成,提高SDR中人民币权重,强化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顾土 《同舟共进》2012,(1):65-69
我国内地的电视剧创作,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电视剧在大陆的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及在人们心目中的文化位置,都远超其他国家和港台地区。在这里,电视剧可以作为纪念日的献礼,可以当作文化思想的接受渠道,也可以被视为历史的再现,被多数人看作是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甚至是许多人唯一的艺术享受。从电视剧的播放、创作和收视率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每个时代的普遍心理和政治、社会的风向。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以前,对于广大民众尤其是劳动群众来说,真正的、普遍的公平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有力地促进和保障真正的、普遍的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要经历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逐渐发展过程。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尽最大努力不断促进和保障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