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旅游业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素有:"川东咽喉、秦巴门户"之称,全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构成秦巴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宣汉是形成达州五条基本旅游线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宣汉客观地融人秦巴旅游产  相似文献   

2.
何荆诗 《奋斗》2012,(1):59-60
双鸭山市是农业和资源大市,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和辉煌的现代农业产业以及一大批生态优良的自然景观。依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着力打造以“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冰雪”为主线的北大荒风光旅游区。同时依托挹娄文化、抗联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资源,整合要素、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旅游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湟源县依托日月山、丹噶尔古城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理顺机制、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旅游富民”的思路,利用交通区位、水利设施、生态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扶持以“休闲山庄”“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庙坝镇位于“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大竹县县城以南23公里处,是省“秦王桃”标准化示范乡镇、文化先进镇、综合治理模范镇,达州市工业重镇,被誉为大竹县的“南大门”。全镇下辖13个村(居)委会、93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约3.22万人,全镇GDP近3.49亿元、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513元。  相似文献   

5.
马芳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10,(18):69-69
荔波县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着力开发特色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推动产品转型升级,努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把荔波建设成为旅游大县。  相似文献   

6.
胡志安 《廉政瞭望》2013,(12):74-74
源远流长的巴渠文化和恢弘灿烂的红军文化融汇于川东北要冲——达州市。近年来,孕育在巴山渠水间的达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地方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吸取巴蜀文化精髓,打造特色水莲文化,不断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走出一条“承启传统、感恩奋进、服务民生、和谐共赢”的廉政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8,(24):I0002-I000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提出的“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千方百计提升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要运用大旅游的理念.高起点规划。新机制运作,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用五年时间把特色旅游业打造成宁夏主导产业”发展理念,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精品景区,是沙湖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总结全国各省市旅游业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经验,那就是需要形成各省市区的旅游核心区,打造自己的旅游航母。黔中旅游区是贵州省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经济格局中最为重要的“核”,大力发展黔中旅游区是进一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旅游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又将为推动贵州旅游大发展打造“航母”、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加以培育,以“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以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节庆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大品牌。  相似文献   

10.
左润华 《当代贵州》2006,(10):63-64
近年来,平塘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传统农业县,依托特色独具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坚持走精品线路,积极打造“世界地质奇观旅游县”, 上下一心强力助推旅游产业,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知名度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县上下呈现百业俱兴之势。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12,(10):50-50
古田县立足区位、产业、资源、侨乡、库区等优势,大力实施“融人环三核心区,打造省会后花园”的发展战略,按照“项目主导、主动对接、提速增效、奋力赶超”的发展思路,抓好“工业提速、农业增效、旅游突破、城市提升、民生优先、  相似文献   

12.
达州古时称“通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的达州是川东的工业重镇,是农业资源的大市,是川东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矿产资源富集,也是中国革命老区,旅游发展新市。达州及其周边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经过深度综合利用和多方面开发,经济总量必将占达州未来经济的重大份额,将达州未来经济支撑力量锁定的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上已成必然和现实的选择。达州市情决定了达州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在于时达州地矿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的深度综合开发利用。把达州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的奋斗目标,标志着达州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找到了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应摒弃"摊大"、"求全"、"无序"、"空心"等城镇化老路。时尚之城不仅仅是城市形象问题,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理念的高度浓缩。打造时尚之城对于城市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竹县良好的区位条件、较好的发展基础、起步的时尚产业、积淀的文化底蕴、县域内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打造时尚之城的最坚实的条件和基础。围绕"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定位,大竹县从城市规划、场镇建设、支撑承载、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具有大竹特色的时尚之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山西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领域整合资源,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增强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多层次创新产品,多角度强化服务,通过"点"上着力、"线"上打造、"面"上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点线面结合,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多要素配置资源,多平台共享信息,着力打造最优全域旅游环境;多主体参与投资,多渠道强化融资,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多媒介宣传营销,多方位合作开放,着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全域旅游体系;多层面统筹规划,多部门管理联动,切实做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6)
<正>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新兴旅游目的地。鄂尔多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天朗气清,自在养生"是鄂尔多斯旅游的总体形象,现已形成"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和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四大类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将旅游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强化政府推动,突出融合互动,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建设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个地区的现代文明进程,成都市金牛区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争创成都旅游业第一区”的发展目标。通过调研发现成都市金牛区背靠西部中心城市,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繁荣兴旺的商贸文化;软件、硬件设施设备实力雄厚。是开发打造旅游产业的最佳场地之一,只要全区共同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克服现有旅游产业发展的软肋,努力打造亮点,增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加强区域问的旅游合作,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一定能实现“成都市旅游业第一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魏景亮 《奋斗》2012,(11):64-64
一、求真务实。探索谋划发展新思路 (一)坚持科学理念,定位发展方向。将旅游名镇建设纳入“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之中,同时与牡丹江市实施的“贸旅牵动”战略进行有机结合;将小镇建设定位为配套、提升镜泊湖景区旅游功能,形成旅游与综合接待服务的优化组合,打造旅游产业龙头的重要举措;将促进“镇”与“景”一体发展,构建“大镜?白湖”旅游格局,作为旅游名镇建设的基本理念。(二)突出创新思想,绘制发展蓝图。以科学规划推进规划设计工作。指挥部先后组织国内外高水平的四家公司开展策划方案竞标.由专家公开评审,形成最终整体方案。目前。项目的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省住建厅专家评审。(三)根据发展需要,调整工作思路。以政府牵动、金融支持、招商建设为核心,打造旅游名镇建设新局面,走“建设、管理、运营”三者结合、三者并重的发展之路,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为小镇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新论断,为新时期伊犁河谷旅游业指明了方向,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结合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围绕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的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应重点从保护好旅游资源,开发好旅游产品,建设好旅游设施,创造好旅游服务,打造好旅游品牌等几个方向入手。推动伊犁河谷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和壮大现代旅游服务业。  相似文献   

19.
发展游旅业,对促进哈尔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南部地区特别是平原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要加大“731”遗址的建设力度,开展“航空工业游”新项目,打造特色“生态旅游”新品牌,在哈尔滨“南拓”中,做好旅游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20.
石阡是“中国长寿之乡”,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在打造长寿文化旅游升级版过程中,如何将长寿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促进石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