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社诸君的小说,往往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敢于火胆的自我暴露,重在直抒胸臆而轻于精雕细镂,一般说来多属为艺术的“表现自我”的作品。不过由于作家们的生活阅历、精神基石、艺术素养、个性特点和审美情趣又同中有异,致使他们的小说也呈现为各别的色彩。仅以他们的小说语言而论,郭沫若虽也受过日本“白桦派”自叙抒情小说的影响,但他的小说语言就富有诗人气质,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格调,惠特曼式的“喷火口”也依稀可见。因而其小说语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小说,最近在评论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讨论。人们多以为,他的小说(主要是其前期小说),基本的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但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一般都是徘徊在作品的外部形式、色彩和格调之间,几乎不曾注意到他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各个方面,并对其浪漫主义的特点及其意义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为此,笔者就这个课题作一试论。众所周知,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其根本的特征,“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是表现理想”。这里的“理想”,在我国“五四”时期创造社的浪漫派作家中又称之为“内在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的“文法”论在他的整个小说艺术理论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圣叹的“文法”论似乎远逊于他的“性格”论。因为他对“文法”的具体分析有时失之穿凿附会,令人想起明代七子死于绳墨法度之下的伪古典主义与八股时文作法之迂腐套子。这种见解当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果不对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从美学的高度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仅从上述的几点理由下断语,至少是轻率的。本文拟对他的“文法”论略作一些探讨,以求理解金圣叹所重视的“文法”在他整个小说理论中的地位及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戏剧艺术十分重视作品的叙事性 ,重视对作品叙事因素的发掘与表现 ,因而 ,在传统戏剧中 ,叙事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 ,有着显著的小说化倾向。与传统戏剧不同的是 ,契诃夫剧作有意淡化作品的叙事性 ,强化作品的抒情性 ,着力发掘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形形色色的主观感受 ,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而剧作“散文诗式”松散的戏剧结构、浓郁的“契诃夫式情调”、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大量的“无声语言”和丰富的潜台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抒情色彩 ,从而使得剧作具有了诗化倾向 ,并给人以含蓄深沉、清新自然、柔美秀美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5.
氛围小说是指主要“表现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气氛的小说”。它侧重于通过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气氛的描叙渲染,来突现具有时代普遍性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从而反映现实,表现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也可以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卡夫卡的书信、日记、随笔为依据并和他的小说相互印证 ,以“恐惧”为中心 ,去理解他的生活、写作以及他的整个生命 ,认为“恐惧”对于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世界观看来,结婚是幸福、神圣和美好的。几年前,我一位已婚的男性朋友,在和我出去交际时开玩笑地告诫我,不要暴露他已婚的身份,当时我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笑骂他“流氓”。没想到,几年以后这样的“隐婚”行为竟然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乡土小说与诗歌创作在喧嚣时代下呈现为多元并置的格局,它既关乎着世俗文化的大众接受维度,又与多重审美旨趣的建构密不可分。其中,乡土小说与诗歌的互渗是新世纪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作家行走在表意与抒情的字里行间,并在纷繁表象的背后寻求自我内心沉潜的乡愁。小说与诗歌内在的关联性是文学精神架构自觉与自在的状态,诗性的乡土具有现实主义气质的人文关怀,又具有浪漫主义审美旨归的诗性怀乡,从而,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内省中去自觉探寻现实建构的开放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还记得高加林吗? 在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中,他是一个一心向往大城市、想丢掉“农业”户口而不得的“农二代”.他曾经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又离开……经过几番进城的搏斗,最终他还是在黄土地上认命. 《人生》于1982年发表后,曾经感动了一代人,不仅因为描写了高加林跌宕起伏的人生,更因为那种在“市民”与“农民”中艰难选择的现实悲剧. 今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曾经沉重的户籍之门,缓缓开启.只是,城外的“高加林们”,还想进去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扬弃传统的模糊语言而选取确切的范畴概念——“范式”来把握、论述、界定唐诗的抒情艺术 ,本文从艺术情感的真挚、升华和含蓄三方面 ,论述了唐诗抒情艺术范式的主要品性。由此对唐诗抒情现象进行了美学分析 ,进而对唐诗抒情艺术的创作、接受、批评和理论进行特定视角的专题研究 ,试图建构起唐诗情感理论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
喜剧语言有两种:一种是风趣的,属于抒情喜剧;还有一种嘲笑的,便是属于讽刺喜剧。作为喜剧语言的大师,鲁迅善于激发多种多样的笑声,使人会心的一笑,或嘻嘻地笑,或哈哈大笑。怎么样呢?为什么要笑呢?笑声过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发人深省。贯穿十六卷杂文和小说,喜剧语言给文章增添了色彩和风味:或者妙趣横生,富于情致;或者以嘲笑的笔触,撕毁种种伪装,起到不同的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采用荒岛小说的文学样式,构建出全新的“反讽式’情节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荒岛变乐园”的理想化模式,开创了荒岛小说探索人性恶的先河;《蝇王》并没有脱离社会现实,而是借助荒岛透视人性的弱点和西方文明社会潜在的邪恶,警醒人类不要让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3.
他是地下赌场的常客,为了学赌术生平第一次挥起屠刀;他因为害怕暴露,接二连三地将同伙杀害,演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当他准备上演“最后的疯狂”时,警方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14.
法理学的文章既难做,又很容易做。说其难做,是因为法理学是以思想性内容,原理性规则,涉及根本性制度原则的阐释与构建为必要。显然,没有一定阅读积累和严密思考,没有历史经验和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做出一篇有分量、有启发和有实际意义的文章绝非易事。说其容易,是因为法理学本身就是论理之学,大可八仙过海,各显飘遥,只要有灵机一动的命题,怎么样也可以做出篇自以为是的至理文章。何况如今学界是处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人才遍地,大师辈出,甚至可以定额、定产、定做。法学界“语不惊人死不休,话不惑众心不甘”,掀波造浪,让人不知所云之作已然成为时尚,法理学界尤其如此。但观此处王人博之文,命题虽有些飘忽,可细读下去,却知其有很深的玄机。作者以三十年前的“七五宪法”为阅读解释对象,断无利用民法消灭时效之意。相反,他是旨在由此展开一个思想深刻,内容宏大,指向现实的法理叙事。作者以“七五宪法”的“重大缺陷”为开端立论,实际已做了含蓄的点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是立足于大概是他自己的“现实优越主义”,以“今人”优于“古人”,“现在”胜于“过去”的思想方法,发现了他的优越的现实词汇和卑下的历史词汇之中隐藏着的“重大缺陷”。而所有这些,通过他的“贴近阅读”的方法,又不过?  相似文献   

15.
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劳伦斯心理小说创作的核心。他力主通过对人的无意识激情和性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示各种人物的心态和社会心理,对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有所揭露,具有进步意义;他以精细笔触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被誉为英国的“心理派”小说家,对当代的西方小说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说法     
作家韩少功写了一部叫做《马桥词典》的小说,评论家张颐武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声称这部小说和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小说《哈扎尔词典》有某种类似之处,韩则否认这种说法;不久前,韩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张侵犯了他的名誉权——这就是前一段传得沸沸扬扬的“马桥事件”或“马桥案”。 读者应该看得出我在这段简短的描述里字斟句酌的努力。这样做的苦衷很  相似文献   

17.
盛大林 《检察风云》2002,(23):58-59
《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南风窗》等几家极具影响力的报刊,最近都以很大的篇幅对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的事迹作了报道。十几年前,作为小说《新星》的主人公“县委书记李向南”的原型之一,他就曾誉满全国;十几午后,他又因其石破天惊的举动,再一次成为“明星”。他经常在广场上与群众进行直接平等的对话,现场解决问题;他勇敢地在本地区“挤水分”,声称“宁可当实事求是的倒数第一,也不当弄虚  相似文献   

18.
当代顺口溜     
顺口溜,又称民谣,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现实。顺口溜在内容上反映的多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茶楼酒肆中久议不衰的话题,是老百姓抒情言志、褒贬世风、议论时政、抨击时弊、表达爱憎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说“民意闲谈中”、“上山下山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它的思想主题究竟是什么,自来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就有不尽相同的评说,最早论及这部小说的是吴敬梓友人程晋芳,他在吴敬梓身后所写的《文木先生传》中说这部小说“穷极文士情态”;在《怀人诗》中亦说:“《外  相似文献   

20.
老枪     
北方  梅子 《法治纵横》2011,(3):69-72
七 神州集团老总赵远方在池塘旁,望着水面,此时他又点起一支烟,他的脚旁已扔下了五六支烟蒂,此时他没有了垂钓的兴致。可以说,神州集团公司发展到今:天,赵远方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也实施了血腥的罪恶。“12·16”案就是他和马明强在“泰吕公司”诈骗案由可能暴露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