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WTO Dispute Settlement and Human Righ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
源于GATT四十多年争端解决实践中的"司法克制"思想,在WTO时代也得以"衣钵继承"并呈现出新的特色.作为GATT /WTO争端解决机制从"外交取向"向"司法取向"演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缓冲"和"润滑剂",它不仅贯穿着GATT /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取向"的全过程,而且两者的"博弈共存"对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方式不断"机制化"从不同侧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可以预见,即便WTO争端解决机制演化成国际贸易法院,基于国家主权价值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特殊性等原因,"司法克制"思想也绝不会"销声匿迹".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应从"司法克制"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运作中获得理性启示,籍以善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4.
WTO争端解决的条约解释提供了迄今为止国际条约法领域最丰富、最具研究价值的实践。本文从国际公法角度,以1995年WTO建立后至2005年6月的158项争端解决报告为实证考察对象,首先阐明条约解释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重要性,然后着重概述WTO争端解决中条约解释通则的问题,扼要分析其特别规则,最后略比国际法院60年来诉讼案件中的条约解释实践,并得出若干结论,以期对我国参加WTO争端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举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对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几乎没有规定,相关举证责任规则是由处理争端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发展起来的。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规则的基本要求,其标准是初步证明(证据)标准,这种标准实质上是一种推定技巧,而非终局的证明标准。提供充分的证据并说服专家组是举证责任的内在要求。不同诉因、不同条款可能影响争端方举证责任的分配。争端方是否满足了举证责任的要求,由专家组最终评估、认定,专家组在这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裁量权。 相似文献
6.
7.
8.
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具有充分的理由适用非WTO法,DSB解决争端的实践表明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具有广泛的效力。非WTO法不仅可以使专家组中止管辖权,甚至在更多的情况下使专家组拒绝管辖,而且非WTO法能有效地证明某些违反WTO规则的做法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 detail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enalmost no dissent i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disputesettlement reports. Only a handful of articles have noted thisphenomenon, even in passing. The article first examines theempirical data with respect to dissenting and concurring opinionsat both the panel and Appellate Body levels. Fewer than 5% ofpanel reports and 2% of Appellate Body reports contain separateopinions of any kind. Second, it shows that the WTO is in factactively discouraging dissents and discusses why this mightbe the cas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dissents are valuable ingeneral and assesses whether more dissents would be a positivefor the WTO. It then reviews the few dissents that have beenpublished and demonstrates that 50% of the arguments raisedin dissents at the panel level were adopted in whole or in parton appeal by the Appellate Body, thus illustrating dissentscan and do make a differenc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keepingthe lid on dissents may ultimately erode the strength of the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and hinder the ability of the WTOMembers to make appropriate changes to the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10.
11.
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随时有可能被诉至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对此,中国是无法选择的,只能应诉。为此中国政府应塑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行政救济或司法救济程序,培养造就熟悉世贸组织协议规则和制度的官员和法官。 相似文献
12.
ADR是诉讼和仲裁的辅助手段,它对一些不易及时解决以致不能达成共识的争议能迅捷经济地加以解决,这也是社会进步和法制健全的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商事争议呈复杂多样化发展,诉讼不应是解决争议的唯一渠道,而应是实现公正审理的最终途径。ADR争端解决机制给我们的启示良多,特别是在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要求我们构建涵盖多种选择的争端解决方式,从而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纷繁复杂的民商事争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具有充分的理由适用非WTO法的基础上,结合DSB解决争端的实践,认为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具有广泛的效力。非WTO法不仅可以使专家组中止管辖权,甚至在更多的情况下使专家组拒绝管辖,而且非WTO法能有效的证明某些违反WTO规则的做法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国际投资仲裁体制,克服了外交保护和当地救济的不足。但是,晚近国际投资仲裁程序出现了正当性危机。其中仲裁员缺乏独立性尤为突出。因为仲裁员是国际投资争端的裁决者,是案件公正处理的保证,是整个国际投资仲裁程序顺利进行的核心因素。因此,应该构建常设性国际投资仲裁机构,避免仲裁员与案件的利益冲突,同时应该完善《ICSID公约》的规定,详尽界定仲裁员缺乏独立性的情形,以确保仲裁员独立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于有效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促进自由贸易进程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考察各成员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践后发现,占WTO成员大多数的发展中成员充分利用该机制的寥寥无几,而阻碍发展中成员利用该机制的原因在于发展中成员缺乏相应的能力,成员国内政府与私人产业之间的联系缺乏法律保障。发展中成员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政府在其国内为私人产业创建一种正式的行政程序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6.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The First Ten Yea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7.
Africa in the First Decade of WTO Dispute Settl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rican countries have largely been absent as players at theWTO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in its first decade. In recentliterature, thi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a number of factors,among them, the low volume of trade with an export base oftencharacterized by single unprocessed commodities, a complicatedand expensive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inadequate legal expertiseand a less litigious approach to possible disputes particularlywhen major trading and donor partners are involved. By showinghow and to what extent African countries have participated inGATT and WTO disputes, as well as in the DSU review negotiationsand other related processes, the present article argues thatthis weak participation by large sections of the WTO membershipis a danger to the long-term "predictability" function of theWTO, and could undermine the usefulness of the entire processeventually. It closes with various proposals on how the problemmay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8.
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例法这一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判例法是普通法法律制度中的一种传统,该传统是经由长期的司法实践形成的,而非来自于立法的强制性要求。严格意义上,判例法的突出特点是遵循先例,案件相同裁决相同。在一般意义上,判例法具有指导作用。在WTO争端解决中,无论是上诉机构的观点,还是上诉机构和专家组的实际做法,都体现出明显的案例法的指导作用的特点。与普通法制度不同的是,WTO的案例都是依据WTO规则的解释形成的,并非独立于WTO协定的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在国际公法中,还是在WTO争端解决中,如何界定规则冲突的概念,都是一个悬而未决、难以确定的问题。在国际公法和WTO争端解决中,关于规则冲突的概念,都存在定义的广义与狭义之争。在国际公法中,比较流行的是狭义的冲突定义,不承认权利可能与义务或禁止相冲突;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究竟是应该采用狭义的还是广义的规则冲突的定义,目前尚未有定论。然而,狭义的冲突定义在法律上是不恰当的,并且导致自相矛盾,因此,在WTO争端解决中,关于规则冲突的狭义定义是不可取的,必须首选一个广泛的定义,把允许与义务或禁止之间冲突的情况,即矛盾的冲突,也视为构成规则冲突。 相似文献
20.
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专家组为核心展开论述 ,并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出发 ,在一定层面上对整个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中 ,着重就专家组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程序、其断案模式的积极意义、其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我国的意义等几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