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育待遇,是指因生育而产生的医疗保健服务、生育医疗费用、产假以及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补助等职工拥有的休假和生育保险权益。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生育待遇立法经由包括《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内的6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范,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发生了较大变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 引言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向纵深方向发展,确立生育控制的系统观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农村生育控制尚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存在着整体不够协调、系统运行有序度低的问题,阻滞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怎样确立农村生育控制的系统观,仍然有待于在理论上深入探析。人们通常只从“小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农村生育控制这一系统工程,认为生育控制是人口系统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但是国家对妇女生育社会价值的肯定,也是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负担,预防就业性别歧视、促进公平就业的制度保障。经济新常态、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和国家对性别平等的坚定政治意愿,使生育保险制度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生育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覆盖面较窄、各地生育保险待遇差距较大、生育保险基金来源单一、男性责任和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建议将生育保险作为独立险种,规范生育保险待遇的基本内容,提高统筹层次,扩大覆盖面,政府为生育保险基金托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剖析湘西杉木村的生育现状,意图阐明新时期苗族农民生育观的变迁及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变迁历程,对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影响其立场的生育率测算在人口学界的争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最后得出结论:基于目前中国的社会背景及人口现实,全面放开计划生育、使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已是大势所趋;即使生育自主,人口状况仍不容乐观,需要警惕"低生育陷阱",并在必要时实施鼓励生育及配套的社会政策,使中国人口更加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唯一的直辖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构想和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逐步迈向国际大都市。重庆要实现这一构想和目标,需要多方面条件共同发挥作用,但最关键的是要加强人口素质现代化的建设。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占80%,人力资源的数量多,质量低,消费方式仍以物质资本消费为主,而人力资本消费较少(包括知识资本存量和健康资本存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人口现代化的发展,影响了新一代育龄妇女的生育观。要提高人口现代化的素质,就必须优生,要保证优生就必须培养正确的生育观。政府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生育政策时,首先要清楚不同地域育龄妇女的生育观。研究新形势下育龄妇女生育观对人口现代化的影响,是我市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促进我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和军队改革的日益深化,军人的思想观念、追求目标、价值判断和行为导向等,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对军人的义务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重视和研究新形势下的军人义务观教育,就成为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生育女职工劳动合同问题某女职工C某1998年2月与中外合资的酒店签定为期两年劳动合同。1999年10月发现怀孕,4个月后,酒店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与C某终止劳动合同。C某不服,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又是现实的存在。在广泛存在着的芸芸文化现象中,对人类社会影响面最大,作用时间最长久的莫过于生育文化。生育文化的历史凝聚在现实中,成为构成人类文明的有机部分,并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以系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的青年生育趋向被动性晚婚晚育选择性独生优生模式,只生一个就够了已成为主流生育文化。随着生育理性的觉醒和高涨,青年生育已经进入成本约束型阶段,在明确生育需要承担巨大花销、巨大责任和巨大压力后,一些青年患上生育恐惧症。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 生育女职工劳动合同问题 某女职工C某1998年2月与中外合资的酒店签定为期两年劳动合同。1999年10月发现怀孕,4个月后,酒店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与C某终止劳动合同。C某不服,一是认为自己是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二是,如果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收入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困难。因此,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述。  相似文献   

13.
海防观,是人们对海防斗争和海防建设的根本认识态度和根本看法。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官兵的现代海防意识,对于稳定海防部队思想,激发官兵爱岛、守岛、建岛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防观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根据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结合海防部队的实际,认真搞好这一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在对传统官僚行政的变革中,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两种理论分别从管理与治理两个方面对传统官僚行政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做出理论上的扬弃,从而导致管理主义与治理主义之争。其实管理与治理对于变革中的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实现管理与治理的统一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变革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5.
生育价值观是权衡生育得失的内心尺度,对预测育龄群体的生育计划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生育计划的研究尚未关注到不同类别生育价值观对生育计划影响程度的差异及其具体作用路径。因此,以6个省(市)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类别生育价值观对生育计划的影响进行了测量,并验证了生育支持在此过程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育龄青年生育效用价值观中的个体情感效用对生育计划的正向预测作用最强,育龄青年因间接成本的焦虑而降低生育计划的概率高于显性成本。除了情感效用价值观以外,生育支持在生育价值观各维度和生育计划之间都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结论为理解当下育龄青年的生育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生育政策落地过程中培育积极生育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生育文化、推进现代生育文明建设、精准实施生育支持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特征与趋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上 ,就农村城镇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对“十五计划纲要”中关于“实施城镇化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对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特征作分析 ,并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基本特征分析对于农村城镇化的研究 ,大多都把着眼点放在小城镇的发展上。但是根据胡序威等人的定义 ,乡村 (农村 )城镇化 ,是“指至今仍以农村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广大乡村地区 ,也应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 ,使城镇人口的比…  相似文献   

17.
孙津 《中国发展》2007,7(3):6-14
该文主要说明了乡村研究的内容性质、活动状况、以及趋向可能。从现状来讲,乡村研究正在把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一个自为的文明形态来对待,而不是仅仅从对象性角度来寻求所谓“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对15年来各种实证调研的关注方面和运作方式的综述分析可以看出,乡村研究日益体现为从学术探讨和工作建议相结合的角度对某种文明形态建设的参与。乡村研究的发展趋向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可能,即继续保持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特点、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参与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乡村研究作为某种专门学科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建国以来的历届省委都非常重视民族边疆工作,树立了一个好的传统。在云南工作,如果不重视民族工作,不研究民族问题,就不算是称职的领导。在党中央和历届省委的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好经验。当然,由于“左”的错误影响,也吃过几次较大的苦头。其主要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同云南民族边疆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云南民族边疆地区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1981年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云南民族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9.
生育权利     
《政策瞭望》2004,(1):33
国家人品计生委第9号主任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朱全国 《前沿》2010,(10):145-148
西方隐喻研究的传统始于亚里士多德,他确立了隐喻在诗学和修辞学中的地位,隐喻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隐喻得以在这两个学科中存在的根源。对于语言不同方面的重视,隐喻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从宏观上讲,亚里士多德的隐喻既是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也赋予隐喻修辞和诗学的双重身份,这种身份特点决定了隐喻在后世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决定了无论是修辞学还是诗学,隐喻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范畴,对隐喻的考虑必然要从这个双重身份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