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李先龙,武菊芳1众所周知,十几年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和外国独资或合资经济更有了惊人的发展。然而,作为我国祉会主义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国有企业在全国...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土地要素能够不断进行交易和重组,使其利用率最大化,但现行国有企业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使用权处置存在有偿使用覆盖面低、土地资产权属不清、土地资产流失等法律风险,通过推动立法建设体系化、执法监察动态化、协作机制常态化、土地资产产权化,可以明晰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的产权,发挥土地资产的基础性作用和综合效益,服务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依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在其进程中存在着事先难以预料的种种难题,但其改革绝不会逆转,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特征。一、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企业经营机制。国营企业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束缚难以发挥出来,下一步的改革要尽快为国营企业创造与乡镇企业及其它所有制企业等同或相近的外部竞争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纵观中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难发现其总方向是要建立真正的商品经济秩序。为此必须创造两个条件,一是有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二是有一个能有效地自动地分配资源并能使独立的企业在平等的竞争中从事商品生产的经济运行机制。我们传统的经济体制中不存在这两个条件,因此,我们经济改革的任务,就可以概括为要在两个方面完成两个运动:一是企业经营方面的“独立化”运动,二是经济运行、资源分配方面的“市场化”运动(当然,所谓独立化不是完全不要统一,所谓市场化也不  相似文献   

5.
试论国有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李玉东1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关于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从制度适应性分析出发,认为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或产权)并不是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而强调目前国有企业的首要问题是不公平竞争条件下形成的软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已经取得比较大的成效。我们在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也要看到国有企业因原有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未彻底解决而产生的新问题。为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从产权制度和管理创新方面入手,进一步地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本文特指国有企业)的改革,自1979年春开始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在经历了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初始阶段后,从1986年底以来进入了突出“两权分离”、着重解决企业经营机制的阶段。人们的注意力已集中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并在此基础上着力研究、探索以较优经营机制为核心的新的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8.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一种比较普遍的经营方式。它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贷、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大公司几乎没有不是负债经营的,即所谓的“借鸡生蛋”已成为西方国家公司、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经营思想。但就企业负债的度来讲,西方国家一般都有一定的控制,企业负债率(贷款经营占自有资金的比率)一般不超过50%。相比乏下,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近年来呈持续增长之势,几近失控状态:1979年为29.5%,1994年为83.2%,其中有些省的企业负债率甚至在170%一190%左右,至今仍居高难下。…  相似文献   

9.
10.
过去20年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是解决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问题,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市场来决定,逐步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模式。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许多突出的难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外商来华投资也呈不断增长的势头。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有力措施,并且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与国有企业合资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即把投资的目标转向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对我国的投资掀起了新的高潮。到1997年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达2199.5亿美元。在投资方式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在直接投资方面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外商越来越青睐于以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乐章 《青年论坛》2007,(3):100-102
本文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内涵、相互关系出发,论证了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履行的职能,提出了政府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应执行的制定规则、保护幼稚产业和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管理好国有资产、制定产业战略、提供公共产品等职能。  相似文献   

13.
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与搞活国有企业──试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项飞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攻坚的主要领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14.
胡为民  齐凯歌 《前沿》2012,(6):77-78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既带给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潜在法律风险。然而,从市场经济中走来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处于"买方市场"优势地位,企业内部防范合同风险意识不够,麻痹大意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从而加大了企业防范风险的难度。为避免此类风险,国有企业必须全方位加强合同管理,逐步推行管理网络化、文本格式化、签订程序化、跟踪全程化、监督常态化、法教大众化。始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促进全面风险管理,推动企业健康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总结我国十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各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达成了共识。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重要内容之一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应当是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下半年起,一场来势凶猛的亚洲金融风暴,搅得不少亚洲国家天寒地冻,我国却幸免于难!这得益于我国及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法律对策,当然,还有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措施。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极大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受益匪浅。其中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就是:防范和化解风险必须实行“金融法治”,“人治”靠不住。事实上,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巴林银行事件后,我国对金融风险就有了相当程度的警惕,并加大了用立法规范金融体系和金融行为的力度。1995年,我国的金融立法富有成就,制定的金融法律有:《中国人民银行法…  相似文献   

17.
周朝华 《创造》2003,(6):10-11
几年来,武定县的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实现了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但从武定经济发展的态势看,要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走在彝州中强县位置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在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关键又在国有集体企业。贯彻落实州委"工业强州"的工作思路,难点之一,也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一)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理顺体制一是政企分开。中央及上级政府强调了多少年的政企分开,县委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有不少企业政企并么搞活?如果政企不脱钩,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吃败仗。政府应尽快转变职能,采取备…  相似文献   

18.
徐充 《理论月刊》2004,(1):159-160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十六大”提出的深化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大多面临着资产负债率过高、冗员过多、经营效率不高和资金周转紧张等难题,而仅依靠财政注资扩大所有者权益的办法或依靠银行信贷的办法来解决企业的上述难题,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解决国企难题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是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提高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机制问题。目前来看,要使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扬的热情主要就靠激励。为此,本文就如何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问题,从激励手段层面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