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年来,“官们”中间流行“权力也是无形资产”说,笔者一位同乡,在农村当乡长时工作很勤勉,为政也清廉,后来当了副县长,就私下对我说过“权力也是无形资产”这句话。果然,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无形资产”,他一方面向上送礼行贿以求当上更大的“官”,另一方面放大已有“权力无形资产”利用值,大肆收礼受贿,中饱私囊,终致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沦为罪犯。在思考他的人生悲剧原因时,想到他曾讲过“权力也是无形资产”这句话,以为两者间是有因果关系的。正是这一为政思维误区,导致了他的蜕变,毁了他的一生。在企业界,品牌、商标…  相似文献   

2.
腐败新定义─—“权力寻租活动”最近,青年学者胡鞍钢与康晓光在一份报告中提出腐败为一种“权力寻租活动”的定义。即当权力可以产生经济利益的时候,则会有人向掌握权力的官员付出“租金”以临时“租用”其权力,以达到获取更大经济收益的目的。而产生这种“寻租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海明在农村金融系统担任县支行的副行长、行长已有13个年头。他现在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临猗县支行行长 ,是深受社会和同行业人歆羡的“实权派”。然而 ,他坚持“只要不贪不占 ,一切事情都好办”、“权力是人民给的 ,不能用它来谋取私利”的原则 ,始终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做人。一张海明身为一行之长 ,不愿搞特殊 ,更不愿抖威风。建行之初 ,农发行因业务经营需要 ,报经上级批准可以购一辆工作用车 ,多数同志建议买一辆豪华型桑塔纳 ,他耐心说服大家 :“再豪华的车我们也买得起 ,关键是还没有到耍牌子的时候 ,不要忘记很多农民朋友还没有…  相似文献   

4.
权力,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责任,但更多的时候更是一种服务。因而在对待权力问题上,一定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并力求做到“两要”与“两不要”。即: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以权谋事,不要以权谋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对权力的责任意识,也才能更进一步用好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而利用权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大事的同时,更要规范自己掌管的权力,并做到不滥用。因此,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这是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最起码的要求,这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要立志做大…  相似文献   

5.
朋友,当你坐下明亮的灯下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当你在霓虹灯下翩翩起舞的时候,当你与家人在电视屏幕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精彩节目的时候,你是否曾想到过“光明使者”——电站工人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6.
怎样看待有位的喜与忧,不仅是每一位为“官”者必须首先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检验其为什么当“官”、当什么样的“官”、当“官”追求什么的试金石和分水岭。当然,有位是可喜的。在人生的征途上,一个人获得某个级别的位置、掌握一定的权力,一方面使他拥有了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和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是他事业有成的标志,是其追求新的奋斗目标的起点,有利于他更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既然如此,云胡不喜?一个人在得到“官位”、获得某种权力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责任重于山。唐朝岑文本被提升为中书令,不但没高兴…  相似文献   

7.
陆勇强 《当代党员》2006,(11):23-23
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开着面包车搞营运。 有一天,朋友的车翻了,损失惨重。 看望他的时候,他恨恨地说:“哪个缺德的,在路上放了一块石头。”我问他为什么没有看到,他说看到了,但车速太快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8.
称谓的尴尬     
我的朋友到一个单位联系工作,因为叫了接待人一声“师傅”,使对方怫然不悦。“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叫师傅的吗?哪怕叫一声老师呢?”那位“师傅”愤愤地说。对此我感想颇多。 30年前,师傅们进驻学校之后,当被学生们称为老师时,师傅们就会更正学生:不要叫我老师,要叫师傅。不愿被称为老师不是因为自知没有学问,而是由于当时老师的地位不如师傅。今天,人们则更愿意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师傅,是因为老师比师傅的社会地位高了。 到朋友、同事家串门,该怎样称呼他(她)的爱人,一直使我很挠头。见面的时候可以用“你好”搪塞过去,但告…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朋友”就是瞄着你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他们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他们想方设法地讨好你的同时就在为你设置陷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前党组书记兼副厅长褚之田就是让他的“好朋友”黄俊杰拉下了水,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领导干部来说,谨慎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他非常普通。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名普通的矿工,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当采煤工人的时候,工友们称他为“矿山铁人”;当煤矿安监处长后,矿工们亲切地称他“铁面处长”。对他而言,当好矿工生命的“守护神”,坚决不出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01,(1)
如何用好党和人民给予领导干部的权力?汪洋湖同志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他的的眼里,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是清贫,是公仆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去服务,去牺牲,去奉献。汪洋湖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对每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对国家的钱,精打细算,花在明处。权力在他手中,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正是因为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与拥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成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忠实…  相似文献   

12.
程玮 《当代党员》2009,(7):65-65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Coogl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也一脸的崇拜。  相似文献   

13.
徐恒足 《新长征》2000,(3):40-40
二十多年前,外出第一难是吃饭和住宿。一次,我从徐州去南京,手里拿着省革委会宣传组的介绍信,天一亮赶到江苏饭店也住不下去。后经朋友指点,找到厨房一位炊事员认了老乡,他手也没洗就围着大围裙领我到接待处,用嘴朝我撅了一下,接待员立马就给我开了个房间。这位炊事员见我不解,就用手比划着告诉我,他手中握着勺柄,管这些人吃饭。这件小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又碰到类似的其它问题,逐渐使我领悟到“权力”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权力的大小,与管事的多少相关联。所以,人们“不怕官,就怕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  相似文献   

14.
廉洁的悲哀     
曾听朋友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很有权力的部门里,人人都会时常得到所辖单位送来的“红包”、“贡品”、“好处”.其中有位公务员,凡是人家送来的钱财礼物他一概不收,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之后,这位公务员经常看到各种意味深长的眼色和脸色,遭受到许多莫名的冷枪和暗箭,对此他全然不顾.其结果是:他不仅没受表彰、被提升,没多久就被调到一个清水衙门“廉洁”去了.  相似文献   

15.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5,(10):42-43
【请客埋单】 湖北的刘先生在兴山做生意,一天晚上,一名刚认识的朋友打电话约他去KTV唱歌。坐下没多久,唱歌的人陆续起身出了包间,而当他也准备离开时,服务员拦下他,称该包间消费1200元还未结账。刘先生称是别人请客,怎么要他结账,而当他拨打朋友的电话质问时,对方电话却关机。最后在民警调解下,刘先生先行付了钱,但“朋友”还是没联系上。  相似文献   

16.
权力是一种政治强制力,是迫使他人或他团体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这种政治强制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掌握在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本身没有良莠之分,有好坏之别的是对待权力的态度,是使用权力的行为,也就是权力观。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正确了,就会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为人民谋利的工具,人民就会赞成他,就会放心地把更大的权力交付于他;反之,权力观扭曲了,就会把权力当作“私有产品”,当作为自己、为家人、为小团体捞取“油水”的“资本”,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要求,组织部门负责同志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严于律己,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表率。这“三个一”为党员干部确立了以德修身、提升思想境界的高标准严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秉持一心为公。“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权力行使事关人心向背,当拥有权力的时候,慎用是最大的价值理念。“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决不能把公权当私器,  相似文献   

18.
他人无错     
鲍河扬 《廉政瞭望》2011,(24):37-37
我的一位朋友要我写一幅鼓励他孩子上进的字,我的书法很平常,只是朋友喜欢我的语言。这难为了我,不能用现成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不能“难得糊涂”,于是我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写下“他人无错”。朋友看后茫然,我便与他细说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19.
郭庆晨 《党课》2006,(9):50-51
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被人们讥讽为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的“三玩市长”。他本人受审时也承认,“三玩市长”的绰号对自己是名副其实。他的玩权力也好,玩金钱也罢,都离不开玩女人——他是因为玩女人才不得不玩权力、玩金钱的。他玩女人不但时间长,而且人数多。他在十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与九个情妇频繁往来,给她们买房子、买高级轿车、提供一次就是几十万元的“美容费”……这还不算,有的情妇为她生了孩子,甚至还打算为私生子设立上千万元的所谓“成长基金”。应该说,雷渊利的婚外情演绎得已经足够轰轰烈烈的了。然而,当他的结发妻子听到有关丈夫“在外面彩旗飘飘”的风言风语之后,非但毫不疑心,反而真心实意地为丈夫“辟谣”。说来,这不能怪忠厚的妻子对丈夫的苟且行为毫无觉察,而实在是因为雷渊利周围的“高级保姆团”对雷渊利的风流韵事包裹得太紧密。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位朋友在某单位办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该单位的工作业务,连续问了五个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都是"您应该找某科长,不要找我"。当他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去找科长的时候,结果科长说也不关他的事,应该去找窗口服务中心。这一来一回的折腾,事情没办成,时间却花费了不少。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