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亮 《法制与社会》2011,(26):273-273
基层离婚案件审理中发现,原告基于被告对夫妻双方的感情破裂存在过错诉请损害赔偿后,部分被告亦在答辩中以原告存在过错为由向原告主张损害赔偿。对于被告的主张应依何种程序(反驳还是反诉)处理,实践中认识不一。笔者认为,离婚案件被告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起的损害赔偿之诉应是有别于原告诉求的一项独立的诉求。在原告基于第四十六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的情况下,被告的该诉求不仅具有抵销原告的同类之诉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是可能使原告向被告履行一定义务的独立诉讼请求。但被告的该项诉求要以同意原告的离婚诉求为前提,离婚之诉是该项损害赔偿之诉的前提条件。从纠纷的有效解决及诉讼资源的节约角度出发,被告的该项诉求以在原告提起的离婚之诉的同一案件中提出反诉为宜。  相似文献   

2.
原告:某女。 被告:某男。 原告某女因与被告某男发生婚姻和子女抚养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双方婚后感情不合,经常争吵。被告对我及家人从不关心,致使夫妻感情彻底破裂。现请求与被告离婚;孩子归我抚养,被告要负担抚养费用;在各自住处存放的财产归各自所有。 被告辩称:夫妻感情虽已破裂,但是还应以和为好,若原告坚持离婚,我也同意。孩子是原告未  相似文献   

3.
浅谈先予执行制度的适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先予执行制度的适用问题●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姜春兰一、充分理解和认识先予执行的意义先予执行是人民法院在对某些案件作出裁决以前,责令被告先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财物或者裁定被告立即实施、停止某一行为以满足原告生活、生产经营急需以使其合法权益免遭进一...  相似文献   

4.
原告杨某(女)与被告和某(男)于1997年登记结婚,二人均系再婚,再婚后未生育子女。2005年10月28日,原告以婚后夫妻感情不好,双方多次因家庭琐事争吵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离婚,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被告以双方年龄均已较大(诉讼时原告61岁,被告71岁),生活需要人照顾,起初不同意离婚,但在诉讼中见对方离婚的态度坚定,后又同意离婚,但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5.
原告刘某某(男)、被告李某某(女)于2000年12月办理结婚登记。由于双方性格不合,原告请求法院判令准予离婚。被告同意与原告离婚,但要求原告归还婚后欠的5万元欠款。被告提交的证据中有2001年8月5日原告出具的欠条一张,该欠条载明:兹欠李某某人民币5万元。原告刘某某称:对欠条的  相似文献   

6.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原告李某与被告朱某系夫妻关系,双方于1979年结婚,婚后于1 980年生育一子,即被告李小某。2002年,原告李某与被告朱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某号楼某号房屋一套,登记在被告朱某和被告李小某名下。被告朱某占20%份额,被告李小某占80%份额。201 2年7月31日,原告李某起诉要求与被告朱某离婚,并要求分割上述房屋。但被告朱某表示,该房屋系被告朱某和被告李小某共有,与原告李某无关,不同意分割。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原告李某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现原告李某就上述房屋的财产权属问题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房屋为夫妻共有财产与被告李小某无关。  相似文献   

7.
原告柯某与被告李某经人介绍认识,1987年结婚。生育一女。婚后双方性格不合.常吵闹打架.原告起诉离婚。审理中原告主张因原告生育女孩,被告重男轻女.常对原告打骂,现夫妻感情破裂,要求离婚。被告主张因婚姻系父母包办,婚后感情一直不好,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同意离婚。但双方就财产、存款、债务等问题争执达不成协议。双方均未提供相关证据。法院在如何处理本案问题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院审理了一件离婚案。被告患有精神病,久治不愈。通过多方做工作,由被告之兄及所在工作单位的代表充当其监护人。监护人同意被告与原告离婚,并就子女及财产的处置达成了协议,被告本人及监护人都在调解书上签了字。有的同志认为调解书既经本人及监护人签  相似文献   

9.
原、被告于一九七九年自愿结婚,生育两个小孩。被告夫权思想严重,常为家庭琐事殴打原告,经队干部、亲友耐心规劝,被告一直不改。原告遂于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四年两次起诉离婚。县法院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判决离婚,双方均未上诉。判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原告余某,现年22周岁,被告蔡某,现年27周岁,于1988年11月26日未办结婚登记手续,按农村习俗举行了婚礼。1989年4月原告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经审理认定为事实婚姻,并调解和好。1990年6月原告再次向本院起诉,坚决要求与被告离婚。请问此案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还是事实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告称,她因不堪被告的殴打等暴力行为而离家躲避,可被告多次到原告父母家骚扰,并且威胁原告及其家人.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案例,原告葛以兰以与被告孙传兵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庭审中查明,被告孙传兵应为盛传兵,而作为正当被告的盛传兵却因为未获得法院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被传票传唤的却是一个不存在的所谓孙传兵。据此,法院认为,原告葛以兰的丈夫为盛传兵,而原告却请求与一个并  相似文献   

13.
许玮 《四川审判》2002,(4):48-48
2000年9月,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恋爱。不久,被告外出务工。2002年1月,被告回家准备与原告结婚。2月1日,原告母亲与被告一起在原告上班途中找到原告,要原告到被告住所地的镇政府登记结婚。原告以要上班为由拒绝,经其母亲拉了两次,原告才与被告一起去办了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原告之女于1998年8月23日入住上海银河宾馆,下午即被犯罪分子(已于1999年被判死刑并执行)杀害,随身携带的财物被劫走。次月,原告向法院主张要求被告上海银河宾馆赔偿经济损失798860元(其中被抢劫财物28300元,丧葬费231793元,原告为办理丧事所支出的差旅费、住宿费95967元,对原告之女生前教育抚养费442800元),要求上海银河宾馆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0万元并向其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000年6月,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之女虽在入住被告银河宾馆期间遇害致死、财物被劫,但其死亡和财物被劫是罪犯加害行为所致,银河宾馆并非共同加害行为人。银河宾馆在管理工作中有  相似文献   

15.
【案情】原告周碧铮与被告孙晓俊原为夫妻关系,与被告孙振华、翁逸美原为公媳、婆媳关系。被拆迁房屋为公有房屋,承租人为被告孙振华,户籍人口为三被告。该房屋自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动迁一直由被告孙振华出租给他人使用,三被告居住于共同共有的本市南车站路产权房。2004年4月原告与被告孙晓俊结婚时原告户籍未作迁移,结婚后即与三被告共同居住于南车站路,直至2006年3月,2007年2月28日双方协议离婚。第三人上海新华利房屋动拆迁有限公司在动迁过程中,根据被告孙振华提供的原告结婚证等材料,并根据此  相似文献   

16.
[案情]王某与李某于2001年10月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不和,2002年2月王某起诉到县法院与李某离婚。起诉时,王某已怀孕3个月。被告认为双方无法共同生活,同意离婚。双方经调解协商,原告王某同意做人工流产手术,被告承担原告流产手术的一切费用。2002年3月10日,双方协商办理了离婚手  相似文献   

17.
1987年第8期《人民司法》登载的《此案应合并审理》一文,认为被告师春堂反诉离婚成立(原告张彩霞的本诉为要求被告给付生活费),法院应当合并审理。对此,笔者难以苟同。 首先,本案的本诉和被告的诉讼请求,二者的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不构成反诉。 反诉,是在原告起诉后,人民法院作出裁决之前,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与本诉的诉讼标的和理由有牵连的保  相似文献   

18.
离婚协议——一场诉讼的开端一纸诉状上,让法官注意到的是,原告樊灵写到,我和老公感情不错,我对他现在也有感情,但是由于被告一直不让我出去工作,加上他母亲对我们的感情一直不看好,我现在申请离婚,并且要求被告给我10万元的精神补偿。看到双方感情并未破裂,本来认为可以调解和好,在将原告、被告叫至法庭后,原告却态度坚决,  相似文献   

19.
原告:刘玉坤,女,1958年12月28日生,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第一重型机械厂金属结构分厂打字员。住该市富拉尔基区铁西26—10—1—6号。 被告:郑宪秋,男,1957年10月20日生,与原告系同厂工人。住址同上。 原告刘玉坤因与被告郑宪秋离婚及财产分割一案,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刘玉坤诉称:原告与被告郑宪秋婚后性格不合,彼此对理想、事业、志趣均有所不同,结婚13年始终没有培养和建立起真正的夫妻感情。被告对原告参加一些社会必要活动、残疾身体的治疗,横加干涉。1984年以后,原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曾在全国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取3枚金牌。这些荣誉使其心理反差增大,进而粗暴地干涉原告参加比赛,将原告打伤住院。原告与被告自1992年5月分居至今,感情确已破裂,请求法院判决离婚,财产依法分割。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院近年受理的离婚和民间借贷等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告在向法院起诉时提供的被告居住地不实,致使法院无法向被告送达。对此类案件,我们在立案时虽然严格审查把关,但仍避免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由于此类案件的被告大部分属于无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有的户籍所在地属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