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党中央提出“党委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后,一些厂长顿觉轻松,认为党委接过了思想政治工作这副担子,厂长可以“歇歇肩”了,甚或可以“甩手”不管了。显然,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产生这种误解亦非偶然。记得当初提倡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有人就抱怨:“厂长抓生产经营已经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做思想工作?”“让厂长两副担子一肩挑,纵有三头六臂也枉然。”有的同志甚至认为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由此再看看当前一些厂长同志要  相似文献   

2.
在上期的《也从“两个100%”想到的》中,笔者对存在“两个100%”现象,也即“明知故犯”的原因提出了一孔之见,搁笔之后,尚觉意犹未尽,还有些想法想在这里说说。 还想到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抓典型恐怕是我们多少年来最为得心应手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历史上,最让我们自豪和炫耀的是,我们曾经树立了张思德、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反映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还宣传过一批影响巨大的先进集体。这些先进典型以无以伦比的榜样力量感召和激励了共和…  相似文献   

3.
阅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登的“我与政工”文章 ,颇有感触。如果让我谈从事政工的经历 ,可谓太浅太嫩。原因是自己干政工的时间太短 ,可是在干政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我又有不少感受。我是1998年企业重组后 ,从行政“一把手”换位到站段任党委书记的。担任党委书记一年多 ,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无论是党建 ,还是思想政治工作。我感到正是这些被有些人认为是务“虚”的工作 ,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进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巨大威力。说实话 ,干了几十年行政工作的我 ,做梦也…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区别不同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这指明了当前深化改革中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要把江总书记这一论述落到实处,我认为把握职工心态,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当前职工的心态如何呢?从全国总工会最近的一次调查及本单位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情况来看,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心态:1、失落心态。这种心态突出表现在主人翁地位问题上。这个问题是随着企业…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的观念怎么转变?有哪些观念需要破除或进一步破除?有哪些观念需要树立或进一步树立?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引导者、“领头羊”。如果这支队伍对自身观念转变的问题都一片茫然,“以己之昏昏”很难使别人“昭昭”起来。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来看,要从“政治方面的政治”的观念向“经济方面的政治”的观念转变。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于是就改革,就开放,就大力吸收一切有利…  相似文献   

6.
现在不少国有企业中都出现了“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的提法,即把保证和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笔者对此是基本赞成的。但是在工作中我也听到了一些对于“效益型”提法的异议。比如有人提出,以保证和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主要目标,这是否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新人相矛盾?很多情况下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不一致,甚至可能互相矛盾,这时如何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定使命?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认为,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考虑,还应当…  相似文献   

7.
年终岁末,又到了许多人忙着写年终总结、述职报告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报告”出笼一多,“工程”一词亮相的频率就会大大提高。于是,关于“工程”一词,笔者送生出许多断想。自从党和国家为帮助失学)L童重返校园而开展‘希望工程”活动并产生巨大影响后,“工程”这个词也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用名词,“XX工程”不断出现且有泛滥的趋势。那么,这些所谓“工程”的质量如何呢?是否存在“豆腐渣工程”呢?笔者随手翻开一本杂志,就看到某些单位的经验总结里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称之为“人才工程”,将加强党…  相似文献   

8.
A.思想政治工作患了“软骨病”当人们反思近几年思想政治工作时,大家都感到“削弱”了。特别是“改造”一词出现,使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本来以坚强有力著称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今却患了一种“软骨病”:一提思想政治工作,有些政工干部就想起来理亏,说起来嘴软,做起来心虚;对先进的思想行为不敢理直气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铁路局党委号召并组织行政干部“跑步进入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他们做了以下四项工作:①建立健全了“岗位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最近又推广了基层单位创造的实行“一岗双包两制”的经验。②在全局总结推广各层次行政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共17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车辆段在开展“岗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于1988年起建立和推行了“一岗双包两制”。“一岗双包两制”,就是在以厂长为首的各级行政管理岗位上,层层对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承包,在实行经济工作责任制的同时,实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把“两手抓”的方针落到实处。这是新形势下党  相似文献   

11.
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从何而来?从职工群众中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从何而来?从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古语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经营人心”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善于从职工心理分析入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活,才能不断增强实效性,进而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处在思想政治工作最前沿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分析、走访、谈心”三项制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五个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党政分开以后,企业党组织不再直接管行政工作,包揽一切,而是通过保证监督实行政治上的领导。这种由“直”到“曲”的变化,会不会削弱党的领导?会不会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威信呢?我们不妨从哲学的角度来探个究竟。“直”与“曲”是一对矛盾范畴。无“直”无所谓“曲”,无“曲”也无所谓“直”。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直达目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确立下来。那么是否共同富裕只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运作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政治范畴的特殊规律呢?其实不然。共同富裕这一基本原则里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它是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共同富裕的意义所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却一直没有摆脱“加强——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怪圈。是什么原因造成“加强和改进”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长效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矛盾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社会观念多元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意识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意识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看,一种社会观念的出现或变化,不仅取决于科学的理论引导,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交流程度和个体的文化修养、现实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世界经…  相似文献   

15.
在“精”的基础上来“管用”在“管用”的目的中求“精”西安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刘孟学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应怎样正确理解“精”与管用的思想。科学地贯彻运用这一项指导原则呢?一、“学马列要精”,重在强调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政治行政二分法经威尔逊提出,古德诺进一步系统阐述,韦伯予以补充和深化以来,曾经一度风靡一时,但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却受到了严重的批判。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多数的批判却忽略了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中阐发的“二分法”的思想。我们发现,古德诺思想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协调政治与行政来实现民治政府和高效行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窃以为,“三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需要练出一手抓“活的灵魂”的功夫c何谓“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列宁的话告诉我们说:“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c”具体,是事物存在的形态,凡事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人和事,”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在“三讲”教育和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掌握好这个“活的灵魂”c只有牢握好这个“活的灵魂”,才能在“三讲”教育中深入地剖析自己,从而有力地促进自己的进步;只有抓住这个“活的灵魂”,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从具体的事实出发,就事论理,增强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恩芳:思想政治工作,包含着思想和政治两个层面的工作。思想和政治,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区别在于:思想是就个人而言,政治是就社会而言;思想工作着眼于个人,政治工作着眼于社会。联系在于:个人思想一旦汇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行动,它就成了政治。思想和政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历史的教训在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于“政治”,使之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从社会控制出发,用政治信条、口号去控制为个人利益思想着的个人言行。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定位于“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张廷春 《党政论坛》2008,(16):36-36
我对“成熟”这个词一向敏感和存有戒心。这是一个含义复杂的字眼,相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人身上,成熟显示着泾渭分明的两种生命状态,价值相悖的两种处世哲学,截然相反的两种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人文”?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