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联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问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归根结底是公民对该政权的认同。一旦失去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其合法性也就随之消失。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必须与时俱进的问题 ,不可能通过一次性的行动一劳永逸地解决 ,一个政党需要不断地时时刻刻以自己的先进性、代表性去赢得执政的合法性。这是苏共给我们留下的一大教训。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阶段,理论研究尤为重要,是一项基本工程,必须进行认真,反复的研讨。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和改革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政治体制的性质是由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的性质的决定的,或者说,社会结构、社会矛  相似文献   

3.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中力主革新的一派代表人物,他执政后,始终把改革事业置于首位,并逐渐提出改革不限于经济体制,而是包括政治、社会等全面的改革。苏共二十七大和一月全会(1987年)以后,苏联推动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势头更为强烈了,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看到,当前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口号以及实施措施方面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动向,本文试图对这些动向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粗浅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私营企业如同社会主义政权本身那样年久。不仅在新经济政策比较自由、放松的期间,和斯大林逝世之后的头几年,而且在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专政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农业和消费项目都是由私人生产和私人贸易的。虽然规模、合法地位、私人部门的活动在整个苏联的历史上发生了惹人注目的和经常没有想到的变化,但是,依赖于当时官方政治路线,私营企业总不会不存在。恰恰相反,在60年代和70年代,苏联工业社会成为深刻和广泛范围的社会经济改革的目标,在生产和分配中私人经济活动的新类型和体制发展到遍布全国。  相似文献   

5.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是前苏联地区惟一重掌政权的共产党,因而它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引起世人关注。本文拟从摩共是如何重掌政权、它现在面临哪些考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情况和分析。一、重掌政权和再次执政1991年“8·19”事件后,随着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摩尔多瓦也宣布完全独立,成为多党议会制国家,同时禁止共产党在境内活动并没收其财产,摩尔多瓦共产党被迫解散。但是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并没有停止为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从国内形势来看,当时摩尔多瓦独立伊始,摩共同苏东地区多数共产党境遇相似,在人民阵线等极右势力甚嚣尘上的反共气焰下遭禁,但…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共产党不仅经历了由被禁止活动到重新崛起的过程,而且在2001和2005年两度问鼎政权,摩尔多瓦因而成为苏联解体后在前加盟共和国中出现的第一个由共产党重新执政的国家,同时也成为欧洲大陆上惟一由共产党连续掌权的国家,这在独联体以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震动。摩共连续获胜并非偶然,它是摩共多年来,特别是2001年执政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摩共再次执政能否获得成功,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没有理论创新就要衰亡--苏联东欧共产党垮台的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苏联东欧执政党的衰败与其在重大理论上的僵化和失误密不可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深入研究这种状况及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的社会主义原则永存,但苏联却是用封建社会主义冒充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苏联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十个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苏联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关键是苏共自身出了问题。无论是在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领导方式方面 ,还是在发展经济、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制定农民和知识分子政策方面 ,以及在处理两制关系、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上 ,苏共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也有一些惨痛的教训。研究苏共的兴衰成败 ,不仅对于我们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而且在新时期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真正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苏联共产党的后继者——独联体国家各共产党经历了身份转换,从执政党变为在野党或曰反对党。20多年来,这些共产党组织规模锐减,但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制定新的纲领和行动策略,为使国家重新走上社会主义之路而顽强奋斗。由于受到自身矛盾的羁绊和外部环境的制约,独联体国家共产党要实现重建社会主义的目标,尚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共产党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与顽强的逆境生存精神在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中表现出独特性,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海湾战争后,伊共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在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避免向极权政治转变的民主集中制,主张将伊拉克建成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多元均衡发展的国家,并对当前中东变局和恐怖主义提出新看法;政治实践主要表现为反对国内独裁、反对国际制裁、反对战争以及参与战后重建。因受历史遗留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以及伊拉克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伊共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一、探讨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赫鲁晓夫篡窃了权力是苏联走上蜕化变质的主要标志,而勃列日涅夫则更加剧烈地把蜕变过程向前推进。苏联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的魔手不断向外伸张,从它的同盟国伸到了第三世界各国,冲出了欧洲。伸到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直到对阿富汗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一战争至今还在不断扩大之中。虽然它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同声声讨,仍然毫无悔祸之心。铁的事实,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认清了苏联是新的大战的主要策源地,是世界和平的主要敌人。这一客观实际,决定了认清苏联的国家性质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第一,认  相似文献   

13.
1989年6月,在苏联科学院院长古德良采夫主持下,召开了包括阿巴尔金、布坚科、扎斯拉夫卡娅、斯米尔诺夫等著名学者参加的"现代社会主义概念"专题讨论会。讨论会纪要分三次在《真理报》上连载。在此前后,许多学者、人民代表、普通群众也纷纷在苏联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讨论社会主义问题。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报刊和讨论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剧变后的1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崛起、迅速发展到面临严峻挑战的不平常的发展历程。目前俄共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中占110个议席,为议会第二大党,它是俄罗斯组织最严密、人数最多、对广大群众影响最大的政党,有30%以上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从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出现。我们认为,同国际政治旧秩序相比,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坚持民主政治,实行竞争共处。这就是说,在国际政治新秩序下,必须变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变强权政治的世界为民主政治的世界,变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世界为竞争共处的世界。应该承认,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它要求人们改变旧观念,从理论上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的白俄罗斯共产党和议会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俄罗斯共产党成立于1918年12月30-31日,是白俄罗斯最老的一个政党。白共执政70余年之久,直到1991年8月被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禁止活动。共产党在白俄罗斯政治空间的缺位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以维克多·奇金、谢尔盖·卡利亚金和瓦西里·诺维科夫为首的原共产党中下层干部发起成立新的共产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工会博览》2011,(8):260-260
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重要性、问题、对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政治参与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我国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提高农民政治参与质量、激发农民政治参与热情不仅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在政治参与方面存在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不高、政治参与意识薄弱、政治参与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应不断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等,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质量,进而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就在73年前,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告诉我们,俄国的工人农民已经夺取了政权并正在建设一个新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第一次不是少数人,也不仅仅是富人和受过教育的人,而是真正的人民,即广大劳动人民自己在建设一种新的生活。" 他要求我们,"美国的革命工人……作为美帝国主义毫不妥协的敌人发挥着异常重大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曾一度被禁与取缔,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也不例外,一度面临政治生活的边缘状态,但现在它却成为哈萨克斯坦令人瞩目的反对派政党之一.研究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斗争策略和基本主张,总结其经验教训与运行规律,是当代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建设和巩固执政地位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