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闹喜庆的淮河年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戌犬旺旺载歌去,亥豕摇摇舞春来。象征丰收、富裕、温和的猪年正向我们走来。随之而来的将是丰富多彩、欢乐喜庆的民俗民艺,给辛劳一年的人们以解脱和放松,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春节临近,我们慕名来到沿淮一些民俗浓郁、民艺成果丰硕的村镇,拜访了卓有成就的民间艺人,共同感受那绚丽多彩的岁末画卷,聆听那欢快动人的春节序曲。  相似文献   

2.
走进七月间的棉田,让人不由想到棉农,还有他满腹的心事。七月间的棉田,浸泡在一望无际的碧绿中。那按耐不住的绿,那争先斗艳的花,那悄悄诞生的桃,蕴含着收获的喜悦,所有的一切孕育着、传递着丰收的讯息。七月也是诗歌的孕育期。那满眼的碧绿,那遍地的生机,还有那份希冀,那份喜悦,组成了一串串灵动的音符,迸发出  相似文献   

3.
悠悠棕香情     
端午节前一天,路过菜市时,我耳边传来清脆的叫卖声:"新鲜粽子,新鲜粽子!"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卖粽子。清纯特有的粽子香味扑鼻而来,我豪不犹豫一下子就买了四个。我爱吃粽子,因为那醇厚的粽香和浓浓的母爱掺合的味道已积淀在记忆深处,散发出清纯的芬芳,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别说岁月无情,别说往事如烟,多彩的世界怎能预言前行者的脚步。时间可以尘封一切,又可以改变一切,但始终没有抹掉的是我记忆中那层层叠叠“车”的变迁。小时候,我最喜爱的东西就是爷爷那个我眼中旗杆一样高的马车鞭子和那笨拙的钢轴车。爷爷是生产队里的“老板子”头,长着柞树皮一样僵硬的脸且脾气很犟,谁也不能动他那视为“最高权威”的鞭子。爷爷经常赶车去村外的镇里,我也经常能听到关于高楼、汽车以及许多神奇的故事。终有一日,爷爷又要去赶集,我一边扫地、倒水、烫酒,一边哀求爷爷带我去。爷爷三杯酒下肚后,柞树皮一样的脸…  相似文献   

5.
北京不是我的祖籍。但生于斯,长于斯,在感情上,它永远是我的故乡。我的一切都与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时候,在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冰糖葫芦、心里美脆萝卜、烤白薯之类的风味食品。即使长大了,一提起这些还会馋涎欲滴。这两年,有音乐工作者在搜集整理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听了恍若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至于童年时代做过的游戏,那就更让人回味无穷了,比如春天放风筝,夏天养蝈蝈,秋天斗蛐蛐,冬天打冰出溜。一想起这些游戏,浑身的  相似文献   

6.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上全党日程。从长远目标来说,我们应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既然是长远目标,那就说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目前着手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说是为了达到上述长远目标而开始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常言说  相似文献   

7.
六十几年前,列宁写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他在这部著作里论证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或寄生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论断,已经生动地被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所证明。人们对于运用《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那一阶段帝国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民俗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应该贯穿于文化旅游的始终。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可以使人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譬如:婚俗,可以让人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婚姻制度发展的过程;服饰民俗,可以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民族工艺文化的发展状况,甚至美学要求;建筑民俗、节日民俗、饮食民俗等等,都是它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文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13,(12):F0003-F0003
亳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有着独特的民俗民风.众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都与这片土地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亳州那不一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   

10.
舒展 《唯实》2000,(10)
形容这伙人或那帮人的阴狠毒辣流氓习气 ,常常会冒出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俗谚。可是据传媒报道 ,在新疆裕民县察汗托海牧场 ,一名哈萨克学生发现了一只白乌鸦 ,将它放在黑乌鸦窝里 ,黑鸦们群起叼咬 ,学生只好将这只白乌鸦放回大自然 (2 0 0 0年 7月 12日《羊城晚报》第 8版 )。黑乌鸦是由于嫉妒心呢 ,还是由于排斥异己 ;白乌鸦是由于基因变异呢 ,还是一个新的品种 ;那只好留待专家予以论证了。鲁迅自喻为猫头鹰 ,民间传说它是预告不祥的鸟。鲁迅还自喻为火乌鸦 ,飞到哪儿 ,就会引起燃烧。这些比喻都带有自咎的性质 ,远不如学贯中西的学…  相似文献   

11.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棵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荡着童年的欢歌,温暖着我们的记忆。村头那棵千年古槐,校园中那棵钻天杨,池塘边那棵遮天蔽日的皂英树,村外那片铁骨铮铮的古枣林……常常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进入梦乡,留下一段甜蜜的故事.唤起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在豫西灵宝人的心目中,都会记住一棵树,记住那棵繁花似锦的苹果树。踏入灵宝.你沿着310及209国道一路前行,就会进入无边无际的果树长廊。秋风送爽,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2.
闲时翻阅旧报.见一消息,说秘鲁总统家因未按时缴纳电费而被供电部门“断电”,直到总统夫人补缴电费及滞纳金后.方才恢复供电云云。读罢实在令人惊讶不已,联想到我们国家的一些“电霸”纵然霸道,那也只是在平民百姓身上施展淫威,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秘鲁国的供电部门莫非吃了豹子胆吗?  相似文献   

13.
朱韬 《廉政瞭望》2012,(2):56-57
城市那点事儿 烧香设标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201I岭南新春民俗文化节,恢复系列传统民俗,包括新年竞投头炷香。结果头炷香最高竞投价逾lO万元,引起争议。要剖腹产先献血南京江宁铜井一名孕妇要在梅山医院剖腹产,可医院称,孕妇亲友要有献血证才能动手术。孕妇老公一旱赶到南京新街口流动采血点献血,拿回献血证,院方才动手术,致使孕妇推迟一天生下一名女婴。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都市民俗的包容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琼飞 《世纪桥》2008,(1):148-149
都市民俗是从空间上划分出来的一种民俗类型,它有着多种特征,包容性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特征。中国都市民俗的包容有一定的形式,包括对乡村民俗、国外民俗等的包容,这种包容性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场,沙海里的一叶舟 在五月生长的希望里 冲浪,荡漾出的绿色涟漪 是江南般的倩影 雪峰在五月哺乳 奶着棉苗稻浪防护林 勤劳的庄稼人哟 又开垦了谁家的处女地 沙枣花香漫过田埂 炊烟飘散着农家的温馨 看那枚红果醉倒在 绿色的波涛中农场·五月·绿色@陈文华  相似文献   

16.
母校·老师     
当我们从母亲的怀抱中迈开脚步成长 是敬爱的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阳光 您那无私而博大的胸怀 您那慈爱而祥和的目光 您那纯洁而高尚的情操 时时刻刻留在我们眼里 点点滴滴印在我们心上  相似文献   

17.
神奇、神秘、神妙的巴蜀文化是四川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持续光源.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这里有山川秀美的自然风貌,地势奇绝,青峰竞艳,丹壑争流,具有天下第一流品质的自然景观;这里有秀冠华夏的历史人文,上下五千年的巴蜀文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名人文豪竞相辈出,民族风情多样,民风民俗魅力独特.   ……  相似文献   

18.
<正>作家冯唐把故乡定义为一个人在20岁之前至少待过五年十年的地方,"每个人的故乡,就这么方圆五到十里。"他相信一个人的审美、口味、三观被这个称为故乡的地方喂养而成。随着改革的进程、经济的腾飞,外面世界的诱惑让我们离开故乡,去追寻更美好的梦。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故乡的那一抹云总刻在心上,我们总是带着对故乡深刻的记忆离开这个最熟悉的地方。然而,当我们背着空空的行囊归来,也许只有村里那颗老槐树能够抚平我们  相似文献   

19.
徐园 《江淮》2011,(6):28-29
一个足迹,讲述一段历程,而一段历程,映照一个时代。适值中国共产党90华诞,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敬仰,于江淮这片热土上,踏寻一个个红色足迹,拜谒一块块革命圣土,重温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路走来,我们用足迹丈量历史,用追忆浇铸信仰。让我们驻足,听!那幽静的云岭山区突然响起了枪声;让我们凝眸,看!那成千上万只木船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渡长江;让我们遥想——那无数的革命先烈如何为救国富民而殚精竭虑、上下求索。  相似文献   

20.
人人都离不开吃、住、行,可怎样对待它,却考验着每个人,尤其是执掌权力的干部。它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个人不同的品德、形态、灵魂美丑。在这方面,彭老总以他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一位共产党人伟大崇高的风采。 吃 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由于国民党的围剿、封锁,根据地条件异常艰苦,红军战士们有时连盐也吃不上,官兵们时感肚子里缺少油水。这时,身为第三军团长的彭德怀与士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