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科技推动改革,传媒勾画未来——以互联网为新动力的大众传媒生发出对人的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冲击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许多青少年犯罪与媒体暴力、黄色传媒甚至犯罪新闻的报道都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我们应通过家庭督导、学校教育和社区预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大众传媒,同时提高媒介自身素养,传播优秀主流文化,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对青少年及暴力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这四个方面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沈璐 《法制与社会》2011,(21):172-173
大众传媒被认为是“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它对于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议程的设定上。本文主要结合大众传媒自身的特点,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众传媒对政策议程设定的积极影响,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大众传媒独立性和自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舆论、信息、文化传播载体和主要文化存在方式,对青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青年文化在大众传媒的传播过程中吐故纳新,使传播本身也具有了创造性;同时,青年文化得以在传播所产生的震荡中趋于融合,产生了新的价值和意义。大众传媒对青年文化的影响持续、广泛、深远,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彼此不断发展和革新。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有些公众不参与而有些公众参与公共环保活动?论文从公民自愿主义、大众传媒视角,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数据,分析了客观资源条件、主观心理愿意、社会网络动员、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公共环保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民自愿主义、大众传媒对公共环保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客观资源条件中的受教育年限,主观心理愿意中的环境关心、环保责任感,社会网络动员中的就业状况、政治身份、社会互动显著正向影响公共环保行为。相反,语言表达能力、环境污染关注显著负向影响公共环保行为。大众传媒需区分为电视传媒和非电视传媒,电视传媒显著负向影响公共环保行为,非电视传媒显著正向影响公共环保行为。上述研究发现有利于拓展公众环保行为理论,为政府提升公众公共环保行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联系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中介组织,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直接相关的环境。社区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以及沟通功能在防御青少年犯罪中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并发挥好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家庭的重要功能开始,探讨了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以及家庭如何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杂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大众传媒的繁盛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大众与传媒联袂狂欢中,女性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女性的性别意识、文化观念、话语权、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角色在何种程度上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大众文化所传播的性别文化观念又怎样对受众产生影响?本文拟从当代杂志这种主要的大众传媒入手,揭示潜藏于其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并就相关社会效应以及女性形象的重塑展开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胡刚 《法制与社会》2010,(1):166-167
大众传媒通常被称为是为美国的“第四种权力”,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生活。作为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的国家,其对外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作为一个系统的存在,其行为是受到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在当代,人们尤其会受到传播媒介,如媒体、网络、电视的影响,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以黄海波嫖娼为例,探讨大众传媒与舆论的关系,以期了解大众传媒是如何引导舆论导向进而影响人们行为的.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作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工具,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展,效率也不断提高,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既包含着大量的健康有益的东西,也存在不少消极有害的信息。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既要看到传媒的宣传激励、警告抑制、教育预防等积极作用,也要看到传媒刺激未成年人犯罪欲望、为实施犯罪提供便利等消极影响,并通过发扬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达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从从社会弱势转变为媒介弱势,这种现象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是如何形成的?本文通过对重庆媒体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定量和内容分析,描述了当前报纸和网络传媒中农民工利益表达现状,并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文章指出,大众传媒应是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社会协调功能,本质在于话语权的下放,而切实在新闻采编实践做到"三贴近"则是实现话语权下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广泛的渗透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由于它的"议程设置"功能。我国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不但不否认自己的舆论导向作用,还旗帜鲜明地把引导舆论作为基本任务。那么大众媒介如何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引导舆论呢,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韩剧看大众传媒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瑶 《法制与社会》2011,(2):173-174
本文借助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符号解析理论,以韩剧为例,具体的展现了大众传媒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过程,认为大众传媒凭借自身的话语权力,不论在节目制作与播出,还是在广告的投放上,通过贴近观众、传递符号、诱导观众,而后将观众转化为符号的消费者的模式影响着社会消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媒介暴力的涵义大众传媒(mass media)是指传到广大人群之中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子软件、电脑网络等。我认为所谓暴力,应指用粗暴的方式对人或物实施的攻击行为。媒介暴力是指大众传媒所承载的暴力内容。  相似文献   

16.
媒介公信力是大众传媒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课题,同样也是“传媒普法”需要深入了解的基础问题.两项媒介公信力的调查,显示了不同大众传媒在公信力表现上的差距,为有针对地开展普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载体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大众传媒不仅是普法工作的载体与工具,更是普法工作的主体力量.培育公民意识是普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与落脚点.“传媒普法”应当充分发挥媒介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培育公民意识的力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媒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分析美国大众传媒监督的法律、判例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大众传媒监督在控制腐败机制中的形式与本质。因此,要重视大众传媒监督,使其在反腐败中充分发挥功用,并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其中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传媒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罪案报道刺激青少年的犯罪动机、黄色传媒扭曲青少年的性观念、商业传媒助长青少年的消费主义倾向、网络世界颠覆青少年的传统伦理。  相似文献   

19.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某学者历时两年的研究表明,过度的上网行为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确实有负面影响。很多人过度使用网络,超出了正常娱乐和商业用途的范围,他们中的很多人患有抑郁症,有的自尊降低和焦虑。过度使用网络还可能影响夫妻感情,酿成家庭悲剧。网瘾对身心正处在发展中的青少年的毒害尤其严重。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除头脑发育受影响外,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痛、焦虑,甚至导致死亡。上网还影响青少年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减少他们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增强孤独感,从而进一步加重他们对网络的依赖,造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应结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以此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等方面来改善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环境,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