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6,(4)
学界对民粹主义的研究存在断裂性和片面性的缺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民粹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助力中国革命的成功;第二阶段,民粹主义因与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路线上存在根本分歧,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当代民粹主义思潮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起挑战。应对民粹主义进行连贯的梳理和客观的评价,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引领民粹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伍本霞 《求索》2015,(1):44-48
1912年,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中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影响了中国学界的孙中山研究。列宁在读了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之后反应如此激烈,乃是列宁深感"修正主义"的危害,并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视同类似于他所批判的"修正主义"。实际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既与他眼中的"修正主义"有别,亦与俄国民粹主义不尽相同。它不仅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且其理论体系之本身完全是中国式的,确切说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孙中山民生主义关于避免资本主义之危害的思想同晚年马克思在俄国前途问题上的思考,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在自媒体时代,它借助互联网的平等性、聚集性和偏激化,释放社会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的重要角色。民粹主义虽是现代化的产物,却具有很深刻的反现代化倾向。因此,分析新形势下民粹主义的逻辑支点,探讨规制民粹主义的应对策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提倡"平均主义"。民粹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贫富思想情有独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7)
当代民粹主义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推动着"民粹主义时代"的到来,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扩展和拓深对当代民粹主义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深度,可以从揭示当代民粹主义的特性、圈定当代民粹主义的范畴、开展政治平民化趋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当代"民粹主义"的探讨、展开对全球当代民粹主义产生根源的研究、探讨应对全球当代民粹主义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入手,推进当代民粹主义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已成为西欧一道新的政治景观。在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多重危机的影响下,原本被排斥在政治舞台之外的以反移民、排外为主要政治诉求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崛起,成为欧洲"最显赫"的政治力量。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民众焦虑和不满心理的反应。经济上的不安全感,西欧社会面临的身份认同和安全问题上的挑战,各国的主流政党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危机与难民问题而导致其在各国国内政治认同下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思想和纲领政策的调整及其策略的转变,这些都为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政治空间和有利条件。虽然2017年荷兰、法国和德国的大选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右翼民粹主义的浪潮尚在可控范围内,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打破了西欧国家传统的政治平衡并重塑欧洲政治格局,深刻影响着西欧各国政治议题和政策取向的设定,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巨大威胁,使西欧社会思潮和民主政治面临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6.
冯钺 《人民论坛》2020,(3):38-41
西方民粹主义越来越以反全球化为旗帜,凸显了西方社会的深层次矛盾,虽然中国尚未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但民粹主义在中国似乎并不流行,主要存在于学术界的探讨中。因此,西方社会的民粹主义值得警惕和反思,但不能简单把西方流行的民粹主义现象拿来对照中国。中国要走出以经济思维、站在经济立场、用经济数据来衡量国家战略安全问题的定势。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反国安法风波以来,香港民粹主义愈演愈烈,追根溯源,在于其具有内外联动的双重驱力。在双重驱力的推动下,香港民粹主义日益高涨,并显示出一条独特的演化路径。双重驱力的结构与成因不同于主要以内部体制为批判对象的一般民粹主义,香港民粹主义还想象出了一个外部"他者",并将其作为主要反对目标。对内部体制和外部"他者"的双重反抗是香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粹主义更多集中在经济民生领域,并不是挑战和反对现有的制度,而是更多地反映出对公平正义的极端渴望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不安与焦虑。因此,对民粹主义思潮不能一味"围追堵截",要学会"堵疏结合""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
列宁开拓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两种策略》,确立了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原则,但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却语焉不详,反映了民粹主义的某些痕迹。而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现了民粹主义的许多理想。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回答了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和策略,摆脱了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在正反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民粹主义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推动主要体现在民粹主义的反资本主义倾向、民粹主义核心观念的流变、民粹主义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民粹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等方面。而民粹主义所含有的反智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错误思想则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民粹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非同步的现代化过程,在"时空压缩"下,现代化有多少副面孔,民粹主义就有多少副面孔。如果把明显可感的民粹主义概括起来,就知道民粹主义表现形态是有定式的,那就是情绪化、短视化、碎片化、极端化和工具化。把民粹主义通行的共同特点嵌入"现代性"话语框架,就成为理解全球化进程中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2.
谭毅 《青年探索》2014,(6):90-93
民粹主义是当前中国值得警惕的一种思潮。在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以青年为主体的网络上出现了网络民粹主义行为。青年网民的网络民粹主义行为有着深刻的现实社会根源,广泛的人群基础和开阔的价值空间。青年网民的网络民粹主义行为有造谣、传谣,盲目转发和盲目崇信,"人肉搜索",精英敌视等表现形式。这些行为负面影响极大,必须对其进行管控。既要及时制止极端的网络民粹主义行为,又要从根本上通过社会经济改革,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培育主流价值观和公民精神等手段,根除网络民粹主义行为存在的制度、社会和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崛起。既有的理论解释与研究发现难以区分民粹主义政党在不同国家兴起的不同因果路径。本文基于欧盟28个成员国2012年到2016年的数据,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强民粹主义存在三条稳健的因果路径:高失业率和高反移民率、高失业率和高欧盟不信任率、低腐败和高欧盟不信任率导致强民粹主义。这表明经济衰退、排外情绪和疑欧主义的不同组合是欧洲国家民粹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政治腐败与此无关。前两条路径主要适用于解释南欧国家,而第三条路径可见于欧洲各个区域的国家。应将反欧洲一体化、经济困境和族群文化冲突三个结构性因素加入"人民vs精英"框架以解释当前欧洲民粹主义政党之兴起:在国际层面,它反映民族国家和欧盟共同体的主权利益冲突;在国家内部,它表现为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经济利益冲突;在人民内部,它凸显基于身份认同的族群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西方大国遏制中国崛起力度的加码,一股以捍卫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名,大行民粹主义之实的社会思潮正在网络舆情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兴风作浪,并得到越来越多愤青们的拥趸和响应,甚至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这种以民族主义之名行民粹主义之实的错误思潮的兴起和流行,必将严重阻碍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与思考。一般而言,当一个国家处于落后挨  相似文献   

15.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在当代中国呈现出了比较活跃、非理性的特征,这是值得警惕和防范的。因此,在转型期,我们应该切实做好应对民粹主义撕裂社会、腐蚀执政党合法性的危险,彻底防范持敌意者假借兜售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而行民粹主义之实的投机行为和敌对活动。  相似文献   

16.
"激进左派"言论,存在严重的学理缺陷和"极化思维",其理论推演中存在多重"逻辑缺陷",其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刺激底层民众的现实指向,肆意挤压自由、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对学术规范和制度规则蛮横冲撞,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公害"。  相似文献   

17.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蕴含着双重阐释结构:就表层结构言之,是对《〈流亡者文献〉三、四、五》尤其是对《〈流亡者文献〉五》(《论俄国的社会问题》)的继续检视和完善;就深层结构言之,是在新世界历史条件下对西欧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上的重大隐忧与殷切期望所展开的具有深厚历史感的批判性分析。该跋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阐释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针对革命隐忧与期望,俄国民粹主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俄国村社的存亡,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走向与历史条件的关系等问题,展示了富有历史远见的先进认识,是在批判俄国民粹主义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成为人们认识以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为典型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窗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发展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俄国民粹主义从关注、研习、批判再到辩证分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谨慎的判断。马克思探究俄国民粹主义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析东方社会,关注俄国村社;研习俄国民粹派著作了解俄国独特国情;探讨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因素;辩证分析俄国村社成为共产主义的起点的国内外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为深化中非合作提供契机,中非合作也能够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内容,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中国需承担起推动中非合作共赢的大国责任,系统规划合作目标,做到义利结合、以义为先,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狭隘民粹主义,为中非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民粹主义是对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反映,是主张社会绝对平等的一种思潮。表象上,民粹主义不仅对内而且对外。对内,民粹主义以反精英主义和反智主义方式表达诉求,如仇官、仇富、仇精英,诉求的是平等、公平正义;对外,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合流,即以排外、仇外为指向的狭隘民族主义。但对外只是民粹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内才是其实质性的诉求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