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时光飞逝,中国大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已进行30多年了,胡耀邦辞世也已经20多年,神州大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探索者,在改革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胡耀邦面对传统意识形态和党内不同意见的压力,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最早站出来坚定捍卫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新生事物,竭力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众多实际问题,为中国尤其是广东改  相似文献   

2.
正时光飞逝,中国大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已进行近35年了,胡耀邦辞世也已整整25年了,中国大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探索者,在改革初期的80年代,胡耀邦面对传统意识形态和党内不同意见的压力,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最早站出来坚定捍卫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新生事物,竭力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众多实际问题,为中国尤其是广东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创新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那么,胡耀邦就是中国尤其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没计师,邓小平始终关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关心和支持广东的建设与发展。在广东改革开放,特别是广东经济特区发展遭受种种非议、面临严峻考验的艰难时刻和紧要关头,于1984年、1992年两次视察南方,对广东和经济特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华侨之于中国革命,可谓是居功至伟;华侨之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是功不可没。 拥有众多的华侨,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哪个地区拥有众多的华侨,哪个地区就占有经济发展的先机。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经济特区可谓是最具开创性的决策之一。而这一决策的最先受益者便是拥  相似文献   

5.
王达阳 《湘潮》2014,(4):7-11
我国经济特区3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同邓小平的名字紧密相连的。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主要决策者。我国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短短28年,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一跃而变成一座颇具规模又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城市,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被誉为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的亚洲“四小龙”。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吴南生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并兼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深圳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的重要领导者和见证人。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该忘记广东经济特区的主要拓荒者吴南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上,创办经济特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中,有3个建在了广东,这是与叶剑英的努力分不开的。叶剑英力主充分发挥广东的区位优势,实行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8.
10多年来,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中国经济动态变革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沿海特区经济的异军突起,它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所筹划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绚丽光辉。一我国经济特区的建立,经过了10多年的风雨春秋。寻觅其发展的足迹,我们发现其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0年,这是经济特区的初创时期。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1979年1月,广东省委在传达这次会议精神期间,首先提出了要在广东创办特区的设想,并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向中央汇报了这个设想。当时中央同意这个意见,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试办特区。中央在对创办特区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首先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和倡导。在4月中  相似文献   

9.
创建经济特区,是经邓小平提议,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80年至1982年,江泽民担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期间,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直接参与创建经济特区的实践。他多次赴广东、福建两省,致力于经济特区的选址、规划,千方百计地协调解决经济特区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积极参与在广东、福建两省实施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制定《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工作;率领代表团出国考察出口加工区,总结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经济特区建设和制定系统的特区政策提供参考。江泽民为经济特区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19):33-34
没有邓小平就没有经济特区 30年前,当时的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提出,广东是否可以按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方面“先走一步”时,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并亲自命名:“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就这样,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创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正吴南生是广东经济特区的主要拓荒者,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创办特区时,他主动请缨。从1979年起,吴南生负责筹办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其间,吴南生等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他坚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不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 想,而且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总框架。首先,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帮助人们冲破了旧传统观念的束缚,纠正了长期 以来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其次,在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指导 下,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促进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 程。再次,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帮助中 国人民闯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第四,邓小平经济特区 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形成了"一国两制"理论,使中国成功地从经济特区向政治特区探索,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 利回归,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伟大创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相当一部分政策、重大举措和理 论,都是从特区建设实践和邓小平特区经济思想基础之上延伸、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袁南生 《湘潮》2006,(11):10-14
胡耀邦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时,我国刚刚打开国门,外交工作正处在“开创新局面”的过程中。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重大转变起了关键作用,但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后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酝酿探索、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三个历史演进阶段。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为了有序地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采取的具有试点、辐射和指导意义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上普遍认为,举办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一、邓小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促进了中国经济特区的诞生和特区经济理论的探索广东、福建两省对外开放的设想引发出邓小平创办特区的战略构想。1979年初,广东省委在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想…  相似文献   

16.
珠海经济特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1979年3月,国务院批复珠海撤县建市。1980年8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近三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珠海按照中央“三步走”发展战略,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天下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过程中,经历特区的建立、发展到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7.
谷牧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实践者.在建立经济特区和推进经济特区发展的实践中,他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意见,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经济特区思想.谷牧的经济特区思想,不仅直接指导了经济特区的具体实践,而且为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孟兰英 《党课》2012,(11):122-123
杨尚昆同志在广东工作期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参与领导了广东改革开放、试办经济特区等工作,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经验。——胡锦涛在纪念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杨尚昆同志在广东工作期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参与领导了广东改革开放、试办经济特区等工作,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社会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对世界的影响日渐深远。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多年,吸引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较长时期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等学术刊物及部分学界先进的积极呼吁和组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