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认为人生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机遇,一个是本人努力。没有机遇,光靠自己努力不行。很多环境下,大家都很努力,要是没有情况的变化,就很难成功。但是光有机会,你个人努力不够,就错过了。  相似文献   

2.
嫁到日本后     
薇小姐,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18岁那年单枪匹马以未婚妻身份东渡日本,一年后当了母亲。她说: “我是一手拿着护照,一手抓着自己的命运闯过去的……”那一年我没考上大学,呆在家中没事干,闲了便去三楼冯姨家看录像。有一次,冯姨说:“我介绍一个朋友给你好不好。”我说:“好呀!”也没太在意。过了几天,我见到了一个男孩,个子和我差不多,相貌平常,但很友善,冯姨介绍说: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男孩了,叫丹羽弘一。”我半天才反应过来:是个日本人呀!丹羽不会中文,我也不会日文,两个人用英语结结巴巴谈了几句。他是冯姨在日本的亲戚的亲戚,来中国旅游的,冯姨让我给丹羽当几天导游,我说好吧。  相似文献   

3.
不如归去?     
《南风窗》1995,(5)
贾玉霞,20岁,广州某餐厅咨客我是1992年10月离开河南洑阳市,到广州干上这迎来送往的职业的。长这么大了,很想了解一下开放城市是怎么一回事,就来了。你说我的表情很甜吗?我认为那是一种职业性笑容。当咨客,是餐厅的“门面”,顾客来就餐.总希望开开心心见到这里的张张笑容的。久而久之,我也许就不分地点一味微笑了。不过,工作时偶尔也会笑得很难看的,人总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对不对? 为什么心情不好?譬如说,我的理想是有一天当上大公司里的白领,但目前我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按我的理解,都  相似文献   

4.
残酷的慰问     
《南风窗》2016,(4)
正前些日子,正在云南采访时,我一天就接到了家里的3个电话,主题是:赶紧回广西老家探望、慰问堂嫂。早上,先是我母亲来电说,堂嫂病得很严重,全身浮肿,情况危急,让我赶紧回老家探望。说着,电话那头,母亲开始念叨起堂嫂的好,比如帮我们家种甘蔗、插秧、挑水等。似乎堂嫂的生命,即将结束。中午,我哥也来电说,"堂嫂的情况很不好",暗示我速回。晚上,我姐又给我来电说,她和姐夫将连夜从南宁赶回看堂嫂,怕错过了,有遗憾。完了,她不忘补充一句:堂嫂对我们家不错,帮过很多忙。  相似文献   

5.
现在,姑娘们眼光高,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心态不好. 我最近在讨论养老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女性发言总结说:"一句话,嫁人就要嫁准了." 我回复说:"不是嫁人问题,是做人问题.嫁人不是打枪,男人也都不是笨鸟,等着你来打的."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2)
正近来,有一篇网文《请严肃地告诉孩子:学习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在中小学生家长群流传。该文称:"……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有些家长以为国外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我去参加女儿班的家长会,老师们也异口同  相似文献   

7.
等了有十几分钟,大师还真回了电话。他懒洋洋地说:“你有没有搞错啊?现在才五点呀!你睡不着觉,也不想让别人休息好是吧?可你要明白,我如果休息不好,哪有精力为你排忧解难?”鲍春花忙说:“对不起,我是让她给弄胡涂了,一夜没睡,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8.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13,(34):11-11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您能长期坚持做好人好事?郭明义:我之所以能坚持做好人好事,在于儿时受到的良好教育。小时候看书上讲老一辈英雄的光荣事迹,心里就很受触动;包括学习雷锋去帮老人推车啊,帮学校修桌椅板凳啊,心里都有一种荣誉感。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看到有人挨冻,上不起学,急需要血液,心里就不好受,吃不好,睡不好,一天到晚总想这个事。把事做了,心里石头就落地了,心里会很高兴。  相似文献   

9.
杨晓春 《南风窗》2008,(9):95-95
生为一个敏感的人,很不适合在北京生活。如同马未都说的:"都说人太敏感不行,但是我走在街上,看见那么多难看的建筑,我接受不了,我就是对这个敏感,就是不高兴。"这点我很同意。不知道每天会有多少人因为总体这么难看的城市一天心情都不好。每天开车上班经过三环的时候,都会看见央视大楼,看着它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逐日生长。北京,正如几年前听到中奥成功时所预感到的那样,正在沿着城市宏大叙事的道路一骑绝尘。其间所有的标  相似文献   

10.
再见阿慧,发现她容光焕发。记得去年与她相聚时,见她一副疲倦、憔悴的面容,头发散乱,衣着没什么讲究。当时我心想:这女记者也不好当,整天忙忙碌碌、风尘仆仆,还不如我当一名秘书稳定。女朋友中,我和阿慧是无话不谈的老友。现在到了酒吧,更是可以上至天南海北,下至儿女私情,痛快地侃一通。我们互相称赞着对方的打扮,又互相开玩笑。我笑她道:近来如此漂亮有魅力,是找到了梦中情人吧。阿慧说:  相似文献   

11.
贾广健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位很有前途的画家,我对他的画一直比较关注。几年前,曾和中央美院的老师们聊天,说到现在很难找到优秀教没骨画的老师,并且画这种样式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都非常感慨,那时贾广健还在天津美院做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著名化学家法拉弟年轻时求学,用脑过度得了头疼病,到处看也看不好。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医生检查了他的病,却不开处方,说:“你去看一场马戏吧!”“看马戏?”法拉弟困惑不解。“是啊,看看马戏,滑稽戏也行,或者逛逛公园,爬爬山。我的处方只有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弟恍然大悟,照着医生的话去做,他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了。刻苦攻读免不了费神用脑,而大脑细胞的工作规  相似文献   

13.
腐败进行时     
王文学一开始是想利用合法的生意手段赚钱的,虽然他认为的“合法的生意手段”未必真合法。“尽管现在犯了罪,我还是真心拥护党,爱我一生中倾注了心血的农电事业。”王文学在狱中忏悔书中写道。他的如意算盘是:由于身份关系,自己不好直接出面运作生意,就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有能力的人代替自己操作,并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人要很精明,做事要很隐秘,必要时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想到了一个相识已久的年轻人——王亚星。“国家安全机关特工”王亚星的父亲是王文学的老同事,两个人一起在陕西省府谷县电力局工作过,住过一个家属院,两家关系很…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人看来,自私是不好的。其实未必。比方说,我就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也吃了三鹿奶粉,会怎么样?这种想法,当然很自私。但,如果三鹿集团的领导人,当初也这样想,也这样“自私”呢?惨案和悲剧,大约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益生(中学教师):我的日子不算过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说给你听,你会以为我假惺惺喊穷。你别以为我平时穿得总是那么整齐,手头一定很宽绰,那是因为我当老师,不能穿得皱皱巴巴。我两口子都是教师,两人每月工资加补助等共180元左右。我有一个小孩,临时请了个小保姆,钱要掐紧了才够用。我不懂物价学,但我感到物价这东西很奇怪:一斤好的苹果一元五角一斤,一斤好的菜心要五毛钱。当然,这是淡季的价钱,但淡季也要吃呀。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板”、“美女”成了一种流行称呼,以至于有人戏言:“遍地都是老板,满街都是美女”。那天,一个快递公司的小伙子给我送来一个包裹,我刚打开门,小伙子就热情地打招呼:“老板!你的快递。”弄得我有些不知所措,答应他不好,不答应他也不好。  相似文献   

17.
我的心底总藏着三个小故事,每次想起,都一惊。因为我原以为自己很聪明、很客观,直到经历这些故事之后,才发觉许多事,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方能了解。那是人性最微妙的一种感觉,很难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  相似文献   

18.
石破 《南风窗》2007,(24):19-20
温总理说:"我看了杨委员的条子,很感动。他眼睛不好,看不清字儿,发言稿全部是背下来的。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吧。"如果不是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流泪发言,没有多少记者知道杨志福是谁。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肥料专家。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信箱     
北京市读者张先生来信询问:我是一企业单位职工,最近两年单位经济效益不太好,可是领导说目前效益不好,将会少缴我们的养老保险费,请问:企业能否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少缴职工养老保险费?  相似文献   

20.
苏轼青年时代离开故乡四川眉山,一生漂流四方。他谪居广东时,作词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词放到今天中国城市化人员流动的大背景下,也很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