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面加强部队建设的同时,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风采。这里写的是人民解放军历次反侵略战争回眸。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同时命令海军第七舰队向中国领土台湾沿海出动,决定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7月7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织“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并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  相似文献   

2.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已命令美国驻远东空、海军对南朝鲜军提供“掩护和支持”,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宣布已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略中国领土台湾。面对美国武装侵略朝鲜的形势,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于7月7日和10日,由周恩来副主席主持先后召  相似文献   

3.
"不驱狂敌誓不从"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内战爆发,硝烟弥漫.27日,美帝国主义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给美国及其纠集的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外衣,任命美国驻远东军队的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在这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朝鲜党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4.
李正军 《党史纵横》2014,(11):50-53
正1950年6月25日,美国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共中央果断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下旬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侵略者。朝鲜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朝鲜隔江相望,唇齿相依,这场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安全息息相关。抗美援朝战争时的辽宁地区分为辽东、辽西两省和沈阳、旅大(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5个中央直辖市。辽宁与朝鲜一水相隔,辽宁人民像当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1950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美国军事力量进驻中国领土台湾。这使原本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复杂化了。当时,由于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共产党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节节推进,使美国扶植的南朝鲜政权面临着垮台的命运。在这种形势下,美帝国主义公然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战。随后,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任命美国驻远东军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9月至11月,骄横的侵朝美军曾根据三次错误的情报,实施了三次重大的战略行动,结果都使自己在战场上遭到惨重的失败,遂深陷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由于辽宁地区东部千里边界与朝鲜毗邻,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抗美援朝的近三年中,辽宁人民肩负繁重而光荣的支前任务,在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动员与支援,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妄图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6月28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9.
美国乔治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威廉·斯图克1995年撰写了《朝鲜战争:一部国际历史》一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朝鲜战争的起因、美国与苏联决策的过程、联合国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朝鲜战争对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作用等均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并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决议,美军遂以"联合国"名义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并很快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把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并不相干的地区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迫使新中国毅然决然采取抗美援朝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