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提倡人们有读书的爱好,让人们培养看书的乐趣。温家宝总理在做客新华网,回答网友提问时就说到:“我们非常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时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  相似文献   

2.
读书,使我知晓了自然之妙美,人间之冷暖,世事之变迁;读书,给我快乐,催我奋进,伴我成长.我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7,(11):60-60
有价值的思想是美丽的.学习着是美丽的,思想着是美丽的,认识着的实践是美丽的。提倡写好书读好书就是提倡思想、提倡智慧和光明,消除愚昧和黑暗。——王蒙读书日谈读书。  相似文献   

4.
朱明勋 《前沿》2011,(10):54-56
中国传统家训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是二者的混合物。其精华主要表现在:在为人处世上提倡与人为善、在自处上提倡慎独、在持家上提倡勤俭、在为官上提倡清廉、在读书上提倡读书做人等五个方面;其糟粕主要表现在: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严重的上下尊卑等级观念、对妇女有严重的歧视、在择业上重仕农轻工商、教子有严重的迷信思想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杜伟 《中国保安》2006,(6):50-51
好想有份爱情我的老家在湖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的人们主要收入是靠家中的几亩薄田,我家也不例外。我家有三兄弟,我成绩最好,父母也最疼爱我,于是父母让两个哥哥早早辍学务农,只让我一个人读书,直到我考上重点高中。家人也对我寄予厚望,我在学校成绩一直保持前几名,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可是一场变故让我离开了心爱的课堂。父亲在帮别人盖房子时不小心从屋顶摔下来,落得个终生残疾。那以后,我便不想再读书了,家中有两个哥哥都到了成家的年纪,我不想拖累他们给家里增添负担,于是自己一个人来到武汉开始打工。在经历了…  相似文献   

6.
耕读人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平生无嗜好。最爱是读书。对我来说,生活的全部不是读书。可读书已成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似乎六神无主,心里空得慌,这是真话,我不骗自己。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什么     
读书是什么?这似乎不成其为一个问题,然而在许多人的脑子里,这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有议论一番的必要。我觉得读书是精神用餐,人之一日三餐是解决肉体饥饿的需要,而读书则是为了解决精神饥饿的需要。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思涩,言语无味,面  相似文献   

8.
“开卷有益“,是宋太宗用来劝勉人们多读书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已1000多年了。明代有位文人陈继儒也说过:“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一位外国哲人也如是说。人活在世上,要活得明  相似文献   

9.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提升人的素养。然而,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却让很多人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做这个调查时,一位读者感慨说:“读书?我都差点忘记了,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读书了。”  相似文献   

10.
陈永江 《前进》2012,(10):55-56
读书,不仅能扩展现在的空间,还能给人们指明未来的方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读书应当是一项基本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形态,是一种充实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融水图书馆开展"我身边的战‘疫’故事"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线上图书有奖问答、国学知识挑战赛以及"携手共战‘疫’,畅游读书月"等系列活动。活动吸引线上线下共1000多人参加,共征集到征文100多篇、绘画作品80多幅。同时还展出世界读书日知识板报,扩大读书日影响,提高市民阅读兴趣。图为4月23日,一名儿童在图书馆阅读。  相似文献   

12.
读书,使我知晓了自然之妙美,人间之冷暖,世事之变迁;读书,给我快乐,催我奋进,伴我成长。我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能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书钻研教材中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两个积极性,改变过去那种老师唱独角戏、搞满堂灌的现象,以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把我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得到的初步体会谈一谈,就教于同志们。一、精心设计教案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有人以为让学生读书就  相似文献   

14.
龙年牛日,我出生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缅边境的一个叫南段的拉祜山寨。按拉祜族的习俗,我有了第一个名字:扎努。读书那年,老师给我取了一个学名后就有了两个名字。从1971年六岁半父亲带我走进小学校门至今,转眼间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拉祜山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通了公路,昔日的黄牛运输队永远成了历史,人们的身上再也找不到我童年穿过的那种自己织染的土布衣服,草房渐渐减少,甚至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学校也由低矮的草房成为那里最漂亮的房子,读书的拉祜族子女越来越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和培养下,我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成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拉祜儿子。我为生长、生活和工作在日益发展的国度而幸福、自豪。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一种嗜好。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同志知识渊博,特别熟悉文史掌故,他曾说:“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形容早年进湖南图书馆读书的情形:“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旁征博引,对答如流,也是源于他勤于读书,他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读书是一种乐趣。孔子晚年仍勤奋读《易》,以至于把编书成册的牛…  相似文献   

16.
1913年 2月 3日,我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一个贫农家 庭,父亲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琼香”。我上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因我是家里最小 的孩子,全家人对我非常好,尽管家境贫寒,但仍送我上学读书。   7岁时,我成为本村小学中惟一的女学生。 11岁时,到海口市海南公学读书。海南 公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办的学校,校长、教育长和许多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在这所学校里, 我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我当时曾 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茶叶之盛》。老师看后非常赞赏,对同学…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同事们在闲聊时问我:“你八小时以内和人们一样照常上班,每年还能发表这么多文章,有什么诀窍没有?”我笑着回答:“说诀窍谈不上,我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但我自认为是一个勤奋的攀登者。1984年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自己的人生确定了一个目标:认真读书写作,力争有所收获。在具体行动上,我要求自己八小时以内努力工作,八小时以外读书写作。撒切尔夫人在《政治错在哪里》一文中说过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读书偶记     
对于读书,至今我仍属盲从之人,多是看看热闹,未能达到深入其中,读则明晰透彻,深得要旨,写则温文尔雅,汪洋恣肆的境界。但二十几年来,不曾间断,算来也无愧人生。几桩读书中发生的趣事,道于同仁。七十年代初,我升入中学。校园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充斥耳畔的是吵闹声、批判声,学校里唯没有读书声。那时候,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那样一种环境、一种氛围,读书者能有几人?我却有幸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赐教。班主任姓吕,教语文的,写得一手好字。吕老师每天早晨给我写一首绝句,五、七言什么的,先给我解意,然后要求我每日背诵下来。那时岁数小、记忆好,…  相似文献   

19.
周国平 《政策》2012,(1):90-92
围绕读书,各地常举办种种热闹的活动。我的担心是,当这些热闹沉寂下去了,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一如既往地不爱读书。当然,那些爱读书的人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我发表这些论读书的文字,意图是和后者交流。好读书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读书的癖好,就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