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经历了调整阶段和强化阶段,钓鱼岛争端随着美日同盟的紧密而逐渐升级。美国重返亚太和日本民主党上台后,美日两国因相互利益在钓鱼岛问题上密切配合。中国一方面应意识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在于中日之间的相互钳制,不会为日本夺取钓鱼岛冒风险;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军事实力,同时做好应对钓鱼岛危机的军事准备,为维护国家主权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国地位和大国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冷战以后大国关系与冷战期间相比有许多深刻的变化 ,形成新的特点。当今世界大国关系中一极世界与多极世界之争将是长期的 ;大国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型关系在一些大国间得到可喜的发展 ;各大国都重视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 ,在多边外交中谋求更广泛的合作 ,实现各自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政策明显地拉开了距离 ,他们的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化是由各自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所决定的 ,它对美中关系、欧中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的对华对台政策,是以维护美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其实用主义色彩十分浓厚。而现阶段随着中美共同利益的增多和美国需要中国合作的领域的增多,维护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因此美台关系的发展会控制在不破坏中美关系的大局这一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贺曙敏  宠东梅 《工会论坛》2004,10(3):102-103
冷战后 ,美朝之间仍存在安全困境 ,并且影响着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只有美朝调整各自的安全利益 ,把对方身份界定为竞争对手或朋友 ,并促成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 ,美朝安全困境才能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6.
<正>杨烨高歌主编2017年5月出版/98.00元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同属中欧地区,彼此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关系千丝万缕,层层交错。冷战后,在全球化潮流的裹挟下,地缘因素变得十分活跃。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也使得欧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对其邻国德国抱以更多外交和发展期许。本书从历史、地缘和文化角度对中欧做了追溯和分析,深入探讨了冷战后德国与其九个中东欧邻国的关系,议题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大幅度提升美台军事关系 ,特别表现在售台武器方面 ,不仅售台武器数目多 ,而且技术含量大 ,质量性能高 ,使美对台军售呈现出明显的技术提升。这些高技术武器的销售从根本上提高了台湾军队的作战能力 ,助长了“台独”“以武拒统”“以武谋独”的嚣张气焰 ,大大增加了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难度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一对台军售高技术化是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台军售的显著特点。从老布什政府 1 992年 9月宣布向台湾出售 1 5 0架性能先进的F - 1 6战斗机开始 ,几年来 ,美国向台湾出售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武器 ,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法德关系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法德关系及展望居培蓉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因冷战结束而大大改变,欧洲各国力量对比,国家利益及相互关系亦随之变化,欧洲由此进入新旧格局“和平转换”的过渡时期。格局的变化,德统一后实力相对增强为法德关系带来前所...  相似文献   

9.
罗会钧 《外交评论》2003,68(2):36-43
冷战结束后 ,围绕英美“特殊关系”问题产生了两个主要的争论 :一是冷战后英美两国应该放弃还是继续保持“特殊关系” ?二是这种“特殊关系”在冷战后是加强了还是淡化了 ?前一个争论主要发生在英国国内 ,尤以“疑欧派”与“拥欧派”之间的对立为代表。后一个争论 ,从英美关系的现状看 ,尽管两国在双边关系及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存在分歧 ,但由于两国继续保持并强化了战略伙伴关系 ,这种“特殊关系”在冷战后实际上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0.
冷战时期的中印巴三角关系以敌视和对抗为结构特征、以权力竞争和传统安全关切为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中印和印巴间的冷漠与对峙被打破,调整中印巴三角关系的历史机遇显现。“9·11”事件后,中印巴三边良性互动加快,三角关系的结构和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但印度的现实主义权力思维及其全球大国抱负有可能使中印、印巴关系陷于“安全困境”的结构性矛盾之中。中印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的三角关系,解困结构性矛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世界现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它们有进步的与反动的之分.当今世界民族主义表现为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泛民族主义"、部族民族主义等不同形态,特征各异,但就其作用而言以消极影响为主导.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具有国际化、暴力化以及民族主义与宗教势力连体发展的趋势,造成的恶果日趋严重,并有持续发展之势,但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其发展力度有限.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中日战略文化的碰撞与交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战略文化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在冷战后时代,这尤其表现在两国的世界观、战争与和平观、战略认知以及战略选择等方面.战略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冷战后中日两国的自身定位和相互定位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引起中日双方战略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的碰撞与交集,并影响正在变化中的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飞 《外交评论》2010,27(2):112-126
在国际关系中,存在着三个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现象。冷战时代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局势的发展。冷战后,苏联解体、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然而中美俄三国仍然在当代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中亚已经成为中美俄战略、安全、经济关系的交汇点,本文拟沿用大三角关系的模型和理论,以中亚地区博弈为切入点分析当前中美俄关系的特点、影响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努力发展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并把与东盟的关系视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最前沿和突破口.中国与东盟关系在冷战后总体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然而近年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势头遇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更是一时难以平息.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区域外大国的干预和东盟对中国关系的战略定位直接相关,也与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与东盟关系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和误区有关.对此,中国必须与时俱进,厘清对东盟以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思想认识,加强战略谋划,并在具体思路和策略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美日重建安全体制与中美日关系刘江永1996年4月,克林顿总统访日,并与桥本首相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标志着美日两国重建“冷战后”安全体制迈出重要的一步,并可能对日本的发展方向及中美日三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一、美日重建安全体制的进展与遗留的...  相似文献   

16.
以“9·11”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恐怖主义活动是对现存国际安全保障体系的严重 挑战,这类新型的恐怖主义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与传统的恐怖主义不同, 后冷战时代的新型恐怖主义具有背景复杂化、组织随意化、攻击目标多样化、行动范围全球 化以及手段高科技化等特点。新型恐怖主义的产生同当前不公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民 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某些大国实行的“单边主义”及其在反恐怖政策上的“双重标 准”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迅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及时适应地缘政治发展的时代背景,打破了意识形态和两极思维的禁锢,以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地缘战略为核心,积极参与和推动多极化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构建,增进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开拓了本国发展的地缘政治空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戴炳然 《外交评论》2010,27(1):63-77
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低谷和困难时期。以一种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的视野来分析中欧关系的现状,可以认定中欧关系的基础并未根本改变,正视当前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战略,中欧关系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日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罗永光日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随着冷战的结束,政治对抗更多地变为经济纠纷,日美之间在贸易方面的矛盾也就变得更为突出。去年7月的七国首脑会议,贸易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会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应确定各国经济增长的明确目标,对经...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美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即推行霸权战略。为此它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阻止其它超级大国的出现,推进民主制度和扩展美国的经济。这三点在运行过程中时常互相矛盾,因此使得美国的对外政策显得混乱,充满矛盾。美国推行霸权战略既受到许多国内因素的制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因素的制约,美国的所谓霸权地位是很难长久维持下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