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1日,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创作大赛在中国美术馆揭幕。展览展出刘国松先生自1949年至2011年期间创作的作品160余幅,集中呈现了刘国松先生60年艺术创作历程。刘国松,1932年出生于安徽蚌埠,1949年到台湾。多年来,刘国松一直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3)
<正>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蚌埠,1949年定居台湾。他是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创始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国际影响。自1965年至今,刘国松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及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80余次,其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全球87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是当代被国际艺坛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1,(5):80-83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1949年定居台湾。14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20岁改习西画。1956年,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  相似文献   

4.
孙宁宁 《台声》2002,(5):40-41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中国画研究院、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财团法人智邦艺术基金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宇宙心印———刘国松七十回顾展》已于2月下旬在台北智邦艺术馆拉开帷幕,并将于5月下旬至8月初在北京、上海、广州巡回展出。刘国松先生是台湾著名画家,1932年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刘国松在水墨画的理论与创作上有杰出的贡献。中国美术史的近现代部分总会涉及刘国松先生,而论其画风又总是强调“创新”、“改革”。观刘先生之画,第一印象是鲜明…  相似文献   

5.
沐泽 《台声》2006,(10):55-57
8月25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台北艺术推广协会主办、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宝岛风情画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由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物司台湾处处长肖夏勇主持,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艾青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明、《中国文化报》社长郭沫勤等与来自宝岛台湾的著名画家李奇茂、刘国松等出席开幕式。本次宝岛风情画展邀请了台湾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李奇茂、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刘国松、淡江大学驻校艺术家周澄、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江明贤等在内的近20名台湾画家涵盖了台湾老、中、青三代艺…  相似文献   

6.
瑞毅 《台声》2003,(5):18-19
2003年2月28日至3月9日,由台北中山纪念馆等单位主办的“裂变·蜕变———大陆现代水墨画展”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中山画廊举行。画展期间,召开了“为现代水墨艺术立说学术研讨会”,并在台北首发了德国慕尼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裂变·蜕变———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一书。该画展和学术研讨会以及现代水墨专著,受到台湾美术界以及各界有关人士的广泛好评。《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和台湾当地的《联合报》、《大成影剧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这次学术活动。严格选择画家,确保参展作品的学术水准为此,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推荐…  相似文献   

7.
白宗仁 《两岸关系》2011,(12):63-64
艺术创作本无定法,水墨的表现形式,每个时代各有不同。在当代美术史上,刘国松是现代水墨画的推动者,是中国画革新的代表性画家之一,是两岸美术交流的先行者,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陆举办画展的第一位台湾画家。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上百次展览,曾当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获得多项国际性大展殊荣,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0)
正4月23日至5月20日,"苍穹之韵——刘国松水墨艺术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精选了台湾著名艺术家刘国松自1949年至2016年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70余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艺术家近70年的创作历程和成就。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台办等机构联合举办。展览开幕前夕,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哈佛大学教授施扬、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刘国松等10位华人学者和艺术家入选该院院士,刘国松的入选也是华裔美术家首次获得这一荣誉。  相似文献   

9.
朱建华 《台声》2000,(2):34-35
笔者与刘国松教授也可谓是老朋友了。1986年,笔者曾陪同刘国松、姚庆章等海外著名台湾艺术家赴敦煌、新疆等地参观考察,时至今日,刘先生回忆起当年考察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给艺术家们留下心灵的震撼。近年刘先生创作的大量系列作品:《丝绸之旅日志》、《丝绸之路纪游》、《塔里木河之旅》《月牙泉》、《北疆玉宇组曲》等即是对当年考察时最好的写照。1999年11月,迎澳门回归前夕,在一次海内外华人书画家庆回归、迎千禧共创巨幅长卷的活动中笔者与刘先生又一次相聚。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刘先生是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论战”,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徐复观和刘国松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本质及艺术创新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术在绘画中的地位,绘画的功能,庄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及中国画现代化的路向等方面实有着诸多的精神共鸣,对这两个世代在社会转型期的美学选择和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了一则令人莞尔的报道,说是不用多长的时间,台湾的爷爷和孙子英文的姓就不同了。原因是爷爷姓用的是汉语拼音,而孙子的姓用的是通用拼音,两者的拼法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据说就连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的个人资料将来在资料库里面也可能查不到。 细看一下媒体的报道才得知,原来在台湾吵嚷了数年的中文译音系统的争议,7月10日有  相似文献   

12.
越东 《两岸关系》2002,(8):10-10
台湾当局为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以“三通”威胁台湾安全、直接冲击台湾的经济为借口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从两岸试点直航五年情况看,并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也没有出现一起商务纠纷。两岸直航会威胁台湾安全的借口不攻自破。如果台湾  相似文献   

13.
除了在网络上饲养电子宠物之外,台湾的现代女性们又多了一项新的选择──上网养男生。目前,为适应这一需求,岛内的网络业者不仅开始提供各式各样的男人让网友选择和“饲养”,更开放经验交流区,让这些女性“同行”在一起交换心得。将男人当成“宠物”,随心所欲地饲养在虚拟的世界中,不用花费分毫。一但看不顺眼,还立马可以“除之而后快”。相信这是部分女性潜意识里梦寐以求的奢望。拜现代网络科技之赐,她们可以终尝夙愿了。 台湾的一个女性网站首页,开宗明义地申明:“在真实世界中,男性几乎主宰了整个社会,甚至这样的男性霸权…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5)
正被誉为"现代水墨之父"的刘国松,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命题之后,始终在"现代"与"水墨"的双重议题上,用乐此不疲的"革命"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进行着各种实验,到世界各地演讲、教学、展览,致力于宣扬中国画的现代化,终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现代水墨大家。2016年4月底至6月初,85岁高龄的他,再次将他的现代水墨艺术的"革命"推向又一个巅峰:一场集他一生经典代表作和最新力作的现代水墨个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常成 《两岸关系》2002,(3):41-42
2001年,台湾可以说是“新闻”不断:政治上政党纷争不断、“立法院’改选朝野地位互换,经济上股市连跌、失业率攀高、经济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社会上天灾人祸不断、异性风波频传……年关到来,台湾各行业按惯例评出了年度“十大新闻”,从中我们可以回览台湾走过的2001。“十大财经新闻”:反映经济衰退 2001年,岛内经济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台湾《经济日报》评选的年度“十大财经新闻”,  相似文献   

16.
孙宇 《两岸关系》2002,(8):58-59
5月24日至6月3日,北京市“2002年京味文化之旅”展演团赴台湾桃园、中坜、板桥、云林、台中五地为台湾民众展演五场。笔者与团同行,亲眼目睹了演出场景,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新文学自 2 0世纪 2 0年代诞生以来 ,曾有三次民俗描写的高潮。一是 2 0至 30年代 ,主要对封建迷信、奢靡好斗、欺压妇女等丑陋习俗加以揭露和批判。这主要是五四“民主”“科学”思潮影响所致。二是抗战爆发至 194 5年 ,殖民当局推行“皇民化” ,台湾作家对于民俗的描写成为保存汉民族文化的曲折手段。三是 1970年代以降社会转型过程中 ,民俗描写的主题聚焦于“传统”和“摩登”价值的摩擦和碰撞 ,表现出理智和感情上的两难。当“现代”的某些弊端日渐显露时 ,传统民俗的正人心、淳风气的意义 ,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其子郑经继位,自立为“国”,多次拒绝清廷招抚。郑经死后,子郑克继承其父衣钵,坚持与清廷分庭抗礼。1683年,施琅奉旨收复台湾,使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纳入大清版图,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台湾的“弃”、“留”问题上,又是施琅上疏力谏,使台湾永远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说施琅是“海盗”、“叛将”、“汉奸”,都是不实之词,应予推翻。施琅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功于民族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9.
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是台湾推展抽象绘画的先驱,他将抽象艺术的种子散播在台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且蔚然有成,对台湾现代艺术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陈正雄在现代绘画创作及理论上耕耘研究逾50年,享誉艺坛,是台湾抽象派的大师级人物,曾创立现代画学会及台北艺术家联谊会,并获选为理事长。有人称他为"台湾抽象绘画推手"、"台湾抽象绘画教  相似文献   

20.
丁宇 《两岸关系》2013,(4):41-43
4月2日至15日,"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追溯了1911年至2011年百年来台湾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示了台湾142位艺术家水墨、胶彩、版画、油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