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国崛起既取决于一国的国内因素,也取决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国从其发展的国际环境、国内实际出发,坚持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就是要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增强综合国力,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际法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中国要充分运用国际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这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和平崛起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需要一个良好的国内法律环境,也需要一个以和平安全为核心价值的国际法律环境,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国际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和平崛起的提出,中国的国际法实践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中国的国际法学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王孔祥 《河北法学》2005,23(5):105-107
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是在长时间地学习、适应国际法之后提出来的,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和平崛起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对国际法的历史性突破,它势必推动国际法的创新,加快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崛起必然与边防产生交集,因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与国际社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推进的,而国际交流与合作则是以跨越边界线为前提的,跨越边界线必然与边防产生联系。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边防在和平崛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使边防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和平崛起,深入思考和系统梳理边防与和平崛起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笔者从和平崛起和边防的概念着手,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边防与和平崛起的关系,研究了思考边防与和平崛起关系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加深大家对边防与和平崛起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法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瑜 《现代法学》2006,28(6):158-164
利用法律尤其是国际法维护国际和平是法学家们的崇高理想,国际条约是谋求国际和平与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方式,推进国际经贸发展与解决经贸冲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措施,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目的在于谋求国际和平与建立和谐世界,从谋求国际和平到建立和谐世界是国际法目标的超越。“国际法—国际和平—和谐世界”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6.
国际政治资源是国际社会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发展状况和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转效率和兴衰,开发利用国际政治资源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论述中国如何在金融危机时期,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开发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顾磊 《法制与社会》2012,(1):146-147
伴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全面崛起还包括了随着而来的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实体要素以及对国际的影响力的崛起.在西方,有一些持现实主义观点的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决策者和战略家、他们坚持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挑战到国际的政治现状,和国际秩序产生剧烈的冲突.而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就是为了宣示出国家的中长期战略,以及消除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疑虑,让其他国家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改善或消除对中国崛起的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8.
李赞 《时代法学》2013,11(4):92-98
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的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法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的。真正的永久和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实现。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柏树义 《法制与社会》2011,(31):157-158,171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是国际法追求的首要价值,也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联合国制裁是安全理事会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安理会对十几个国家采取了制裁行动。联合国制裁具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基本上维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和平与发展、公正与平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嵌入国际社会的过程.国际社会核心价值的内嵌过程受到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世界的有限性、自我毁灭的经历与大国的责任.世界的有限性影响了国际政治思维方式,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抢夺型,在20世纪晚期表现为合作型;两次世界大战既是国际社会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过程;大国将其价值观嵌入国际社会,促进了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其责任不是推翻西方价值体系,而是弥补其缺陷,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和平、合作、和谐"价值理念,努力建设一个更为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曾哲 《时代法学》2007,5(4):12-17
法伦理学正义价值概念应导入中国和平崛起的法律价值这一在国际法域争论正酣的发展权平等保护问题,中国"和平崛起"是对"和平发展"本质的创新表述,一国崛起的权利即为一国发展的权利。"崛起权"即发展权,而平等的发展权则是人类最基本的正当人权形式之一种。中国和平崛起的正义价值在人权之发展权上应定位为:一曰价值的基础性,二曰价值的母体性。  相似文献   

12.
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法作为影响国际交往的准则,对国际社会的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寻求的是在国际和谐社会中的和平发展。本文就现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法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法治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的重大现实需求。依法治国也包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通过国际法院及国际仲裁等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应该成为我国的重要选择之一。我国应加强对高端国际法人才的培养、选拔,并积极向国际司法机构输送相关人才,增强我国运用国际司法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维持和平行动作为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避免冲突和恢复和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维和行动对传统维和原则的突破是国际环境变化和联合国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维和行动由"冷却冲突"到"解决冲突"的嬗变也面临着许多困境,"战后法"为维和行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法律语境,能力建设是它对维和行动提出的新的要求,它有助于推动维和行动向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维持和平行动作为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避免冲突和恢复和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维和行动对传统维和原则的突破是国际环境变化和联合国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维和行动由“冷却冲突”到“解决冲突”的嬗变也面临着许多困境,“战后法”为维和行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法律语境,能力建设是它对维和行动提出的新的要求,它有助于推动维和行动向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其核心是中国努力争取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此同时,中国又以自身的日益强大增加维护世界和谐的力量,促进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现实路径和目标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一是国内层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是国际层面——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①由此可见,和谐世界既是中国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基础,也是中国和平与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和谐世界的构建,必须依靠国际法来维持和完善,所以国际法就成为中国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外部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交互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良 《中国法学》2006,(4):110-119
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重要的外部社会基础,而国际法是构建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和保障。在国家间相互依存和经济全球化的“地球村”里,一方面,国际法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建构公正和公平的国际竞争秩序和提供国际合作的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内和对外发展战略势必要受到国际法越来越多的约束。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必然对国际法的和平与发展主题以及人权、法治和民主等普遍核心价值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赛事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发展和人权保护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与调整国际关系的现代国际法理念不谋而合。而二者的契合与互动也向人们昭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不仅使它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确定了它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而近年来的奥林匹克运动越来越多的国际法问题也提醒我们:只有遵守国际法,才能办好奥运会。另外,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国际体育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平崛起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敏友 《法学家》2004,(6):17-22
中国"和平崛起"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战略,是一种路线(发展道路),一种政策,一种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重要主体,应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承担国际责任。这也是维护稳定和平的国际秩序的内在要求。继二读通过《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草案)》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已经开始研究起草了《国际组织的责任(草案)》。鉴于国家和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应地,两套草案有相似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为了处理将来可能发生的涉及中国的国际组织责任纠纷,我们应当重视对国际组织的责任规则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