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具体的审判实践对少年庭法官的角色进行分析.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上与成年人不同,少年庭法官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要实现青少年利益的最大保护,既要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又要实现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这就使得少年庭的法官同时承担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2.
把少年犯改造成社会新人,把失足浪子教育成孝顺儿郎,把警示、教训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把欢乐、安宁返还给亲人和社会,这是连云港市新浦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矢志不渝的追求。多年来,他们通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关工委关注失足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工作,为了激励失足青少年早丑回归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街道关工委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多次次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一帮一”活动,用爱点亮失足青少年心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郭庚申是80多岁的离休干部、原总参部队的政委,他离休后没有安享离开部队岗位后的闲适生活,担任居住地的关心下一代协会顾问,是上海市长宁区帮教失足少年小组的主要成员,一直热心于保护教育青少年,挽救失足少年的公益事业。本刊在此发表他的这篇短文,并借此向这位受人敬重的老军人、老干部表示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在高检院与团中央就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实现青少年维权的有形化、规范化、系统化而联合开展的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中,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科根据院党组的要求,不但围绕青少年犯罪特点制定了《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实施计划》,而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进取…… 真诚帮教,让失足青少年走好人生路 “政府给了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要好好珍惜,以实际行动改过自新,报答检察官的真诚挽救……”这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葛某在由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科牵线组织的一次“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亟为关注的问题,而对聋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仍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构成聋哑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与健全青少年犯罪的共同方面,又有聋哑人的特殊因素。从共性来看,他们也和健全失足青少年一样,道德品质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损人利已等不良思想日积月累,这是构成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而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则是构成聋哑青少年犯罪的外部诱发因素。从特殊性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聋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是…  相似文献   

7.
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律政处的邀请,二月中旬,上海市徐汇区青保委主任、副区长刘奕民带队组团,由部分区青保委委员组成一行七人考察团赴澳大利亚纽省、悉尼等地考察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原因、预防措施、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行政组织机构以及法律法规。这是中澳两国在青少年保护工作领域中首次政府间的接触与交流。我随团出访,考察时间不长,但见闻不少。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青少年读者朋友们,当我以一名罪犯的身份向你们讲述我的人生历程时,我很惭愧。我相信大家在听了我的故事之后一定会为我感到惋惜。从一名在校大学生沦落为可耻的囚犯,我觉得最对不起的是养育我的父母、教育我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9.
需求结构偏颇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犯罪行为的直接内驱动力为犯罪的动机,而犯罪动机又为某种强烈的需求欲望所触发。因此我们在探索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中极有必要对失足青少年学生的需求结构作一番认真的剖析,以期找到失足青少年学生需求结构的偏颇与他们做出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采取对症下药的举措,帮助他们矫正需求结构的偏颇,促进他们悔过自新,成为守法有德之好青年、好公民。 一、失足青少年学生需求结构浅析。 我们曾经对入我校的近700名工读学生的需求结构通过与家长、学生个别谈话,问卷回答等各种形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失足犯罪也是一样,也有一个发生的“信号”。所谓犯罪“信号”,是指他们在实施违法犯罪之前在行为、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表现出的异常反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青少年学生失足犯罪前异常行为表现的研究,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制订帮教措施,加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对此,笔者在研究的同时,与众多教师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青少年失足犯罪的“信号”至少有如下表现:一、纪律散漫,学习成绩下降。除个别因激情而导致偶发性违法犯罪外,不少青少年学生在实施违法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这是一场具有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工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这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决定的。因而问题不在于要不要适应,而在于工读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笔者之见,工读教育只有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把工读学校建成具有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学生、职业技术培训、家教托管、预防控制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是对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护的专门审判机构,十年来,少年法庭认真贯彻刑法、刑诉法,结合《青保条例》采取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审判方式,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把惩罚、教育、矫治、预防犯罪结合起来,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青少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是我国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各方面对失足少年切实有效地实施帮教,如果缺乏可以操作的制度,全社会的帮教协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提出并设计实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即“一卡制”,就是想通过这张表卡使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工作成为看得见,抓得住的系统工作,成为司法一条龙,社会帮教一条龙,统一、结合、协调的规范操作的标准和纽带。在“跟踪表”中,我们将未成年…  相似文献   

14.
初见袁立,是在一个清朗的上午,这位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带着一种平易近人的风度接受笔者的采访,听着这位“爱心大使”缓缓地讲述一些故事,听着袁总平静地叙述自己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一件件壮举,笔者心灵很平静。当听到袁总谈起与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建立了“青少年教育阳光基地”又称“阳光基地”时,笔者不由眼睛一亮。而当得知这“阳光基地”是为了一些失足的孩子所设,是为罪错孩子培养劳动技能的一个“家园”时,笔者不由脱口而出,“阳光老总”。初听此言,袁总有点愕然,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企业经营者,一名平凡的社会公民。但这位给了贫困孩子以关心、给了失足孩子以温暖的老总确实太适合“阳光老总”这个称号了,是他,给了不少孩子以阳光、以希望。  相似文献   

15.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的大学生成立了“新希望社”,他们在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和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帮助、指导下,与长宁法院判决服刑的少年犯开展同龄人帮教活动。这些大学生以一种社会责任感从事帮教活动,以同龄人之间特有的互融心理交换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使失足少年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法律,为失足少年认罪悔罪、复归社会作出一份奉献。 日前,“新希望社”的大学生与长宁法院近年来判决的少年缓刑犯在华东政法学院进行了一次联欢活动,女大学生张焱在联欢会上的发言道出了大学生对失足少年的痛恨之心、规劝之意、帮教之情,值得失足少年一读,本刊予以原文刊登。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特别是少年(依我国刑法规定,少年犯罪的年龄为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故本文所指的少年为该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树人”的艰辛和时长。如何做好有犯罪倾向,曾有过劣迹,曾失足的少年的教育、挽救和改造工作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我庭对辖区内部分地方的少年犯110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对当前的个性,平时表现,家庭序列等与犯罪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以期为“树人”提供条件,为减少少年犯罪奠定基础,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6):F0003-F0003
2008年9月18日,8名江西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话网络失足少年,面对面交流青少年与网络教育问题。团江西省委联合江西省人大、省政协开展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两个<决定>是维护社会安定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对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保护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当继续以这两个决定为指南,十分重视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和学生闲暇时间的教育管理,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分类教育,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有效地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少年法庭的工作,使一大批失足青少年洗涤了蒙尘的心灵,矫治了不良思想和行为,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使众多因子女犯罪而深陷痛苦的父母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使不少家庭恢复了和谐和安宁。少年法庭已成为全社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少年法庭工作也已成为审判工作中一块温馨的园地,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
这伞的童话在你们头上撑开了你们— 膝胧的未来初萌的梦想创世纪的风暴舌lJ走过 不知多少代而你们的勇敢却来自那幼弱的躯干 和稚嫩的心智于是,历史在你们肩上 摇摇晃晃地前行……伞·童话·历史@阿夫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