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所引只注页码)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文选》收集了邓小平同志在1975年至1982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谈话。这些讲话、谈话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是怎样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这个伟大转变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重新确定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也是我们国家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大家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了。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代表和核心。粉碎“四人帮”后,他领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性错误,实行了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十四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里所说的精髓显然不是主题,而只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前提和哲学基础。主题应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求到的“是”,这个“是”应该是融会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方面面的主旋律,抓住它就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这一理论。基于这一认识,通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与思考,我们认为,发展才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高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不朽文献,是一部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辉思想的经典著作。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也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身经百战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文选》不仅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卓识和胆略,也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既反“左”又反右并取得伟大成功的光辉战斗历程,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是这些年党内曲折复杂斗争的记录,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建党思想的典范,是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锐利武器,对即将开始的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宝库,也是议论说理文章的典范。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学到邓小平同志的观点,还可以学到《文选》的议论方法。 《邓小平文选》中的议论方法很多,如分析法、引证法、例证法、对比法,类比法、比喻法等等。本文仅对使用较多的分析法,引证法、例证法加以探讨。 分析法又称因果分析法,它是通过剖析,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议论方法。在《邓小平文选》中,常出现这种方法。 在《增进中印友谊,加强南南合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页)这段话中,两个论据是“因”:愈富的人愈悭吝;富国  相似文献   

7.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并且明确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应该体会把握好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它既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一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天地》2007,(6):43-51
1975年,邓小平在领导整顿的过程中,就同“四人帮”进行了正面斗争。1976年初,邓小平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当年4月再次被打倒。但邓小平即使是在自己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仍以巨大的勇气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复出后的邓小平同“四人帮”展开了正面斗争。这种斗争把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摆到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199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页)还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页)这是站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75年至1982年9月的著作)共47篇,417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10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93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的著作)共119篇,383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68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143次。 摘自(真理的追求)1999.3《邓小平文选》中的“社”与“资”  相似文献   

12.
在批判林彪、“四人帮”的种种谬论时,连累而受到误解,因此也可以说受到某种伤害的,恐怕莫过于“一分为二”这个观点了。有人说,林彪、“四人帮”的分裂活动和整人哲学,同“一分为二”的观点有关,并因此断定它是片面的;也有人说,“一分为二”是极“左”路线的哲学基础。诸如此类的看法,甚至在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当前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化的形势下,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把兵团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是党的十四大强调的一个基本方针。它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重在建设”抓住了,抓好了,精神文明才能硬起来,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结合兵团多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重在建设”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页)邓小平的上述思想,也就是我党提出的“科教兴国”思想。 一 “科教兴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结构的理论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获得经济的迅猛发展,就必须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下文引文属该卷的,只注页码)紧接着这段话邓小平同志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373页)明确地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当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它不仅有着恢宏的历史感,同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深刻哲理。纵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发展才是硬理"的思想贯穿始终,它以简明生动的语言,极其精炼地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浓缩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包含着巨大的思想容量。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论断进行深入思考,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1975年至1976年,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有一场政治较量。在这场政治较量中,邓小平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同毛远新以及他背后的“四人帮”进行了斗争。通过这场斗争,广大干部和群众看清了“四人帮”的面目,奠定了后来粉碎“四人帮”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庄严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这一“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要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条成功之路,有必要从哲学层面上对“走自己的路”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政治交待”,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出的一个醒目的而又崭新的重大命题,认真探讨这一命题,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一、邓小平政治交待的篇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哪些篇目属于政治交待的范围,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要素:第一、作者自己的说法。1989年5月31日,当时北京政治风波正处于酝酿升级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决定:“现在换第三代。要真正建立起一个新的第三代领导。”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8页。以下只注页数)为此,邓小平同李鹏、姚依林两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邓小平文选》第142页)邓小平同志这段论述,对于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